“朕真的有决心么?”面对朱高燨提出的质疑,朱棣自己陷入了一种自疑之中。
他真的有改革的决心么?他本以为他是有的!尤其是经过刚刚交谈之后,他便知道,大明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现在不改,后世子孙便无人能改,因为出问题的是祖制,是他爹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大明所有皇帝中,除了他爹自己能改,也就只有他这个儿子有这个权限去改!
如果他这里不改,朱高炽定然不敢改,而朱高炽不敢改,朱瞻基也就改不了!
这样一来二去成了祖宗之法,那后世子孙别说去改,就算是去指责祖制不对,那都是大逆不道!
所以朱棣原本是铁了心要改革的,为此他情愿换下自己大儿子,把继承权交给老四。
这个代价对他来说已经够大了!他没想到,要改革这些制度,要付出代价远比这个还要大,甚至要动他的头上!
削皇权,看起来简简单单三个字,可其本质上却是违背皇帝这一位置的自然属性!
因为皇权自出现以来,就注定了要集权!只有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皇帝之位才能坐得稳!
因此,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皇帝都要集权,汉武帝如此,唐宗宋祖也如此,他爹自然如此。
就连他,也在不断集权!因此,他爹千方百计废了丞相,他在有锦衣卫的情况增设了东厂。
这些举动,无一不是在加强皇帝手中的权力,让臣子更难造反,让他们话语更有权威。
而现在,改革要削皇权!亏的是朱高燨提出的这种理论,换一个人来,都要被九族消消乐!
“难道这皇权不削不行?”朱棣还是带着侥幸心理道:“没有更柔和一些的办法?”
“看吧!儿臣就说!”见朱棣如此,朱高燨便是一笑道:“合着您老口口声声要改革,这革到自己头上便不革了?”
听着他的话,朱高煦自是暗自点赞,心道老四给力,朱瞻基则是眉头一皱,心道这四叔大逆不道!
“竖子怎敢!”朱棣被自己儿子如此调笑,面上自然不喜,沉声道:“朕岂是那等半途而废之人!”
“只不过是兹事体大,不可轻动,有道是事缓则圆,虽是有这个必要,难道不能先从其他地方着手?”
他考虑当然也不止是自己舍不舍得问题,除了他的个人问题之外,皇权还关系着国家的问题。
削皇权,本质上是要动摇国家之基的,有效果还好,若是没效果,反倒玩崩了,那他不是白挨刀了?
“要从其他地方着手,当然可以!”朱高燨点了点头道:“不知父皇可听过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似有耳闻!”朱棣记得,这也是老四写的书,好像叫什么政治经济学,他听于谦提过,“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可以先从经济着手?”
“这是自然,无论怎么改革,经济都是第一步!”朱高燨道:“改革之前,要先保证百姓能吃饱饭。”
“父皇之所以觉得皇权不可轻动,实则也是由我大明的经济基础而决定,大明的经济状况决定父皇不能轻易动作。”
“所以父皇如果觉得急了,咱们可以先改经济!不过孩儿还是告诫父皇,改革一旦开启,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会牵涉到皇权!父皇必须有心理准备!”
“老四,你得先给朕说说,会如何牵涉皇权!”朱棣有些担忧道:“总不至于改了,反倒会丢了咱朱家的皇位吧?”
“这自然不会!”朱高燨组织了一下语,解释道:“依照儿臣之法,随着改革进程开启,父皇有三个权力要逐步释放。”
“第一,是立法权,要想改革如今的大明,必须重立新法,此法高于一切,称之为基本法!”
“如此改革之后,便要开始依法治国,除了皇帝之外,无人拥有法律豁免权,做到皇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唯有如此,才可限制皇族权力,打击地方豪强,解放生产力和逐步解放生产资料!”
“第二,便是司法权,此权乃是如今朝廷大理寺、锦衣卫、东厂三家共有,必须收归一体,保证司法公正!”
“不然,若是立法公正,司法却不公正,那就无信于民,无信于百官,于国无益!”
“而除了这立法权与司法权之外,最后一权便是监察权,必须用监察来限制立法、司法二者,以防官官相护。”
“除了这三权之外,剩下的其他权力便可有可无了!而三权一分,父皇日后便无法朝令夕改,也无法随意抓捕任何官吏,同样,也无法再监察百官!”
“这岂不是说,朕不能再干涉朝局?”朱棣一时间有些惊讶道:“那若是看到贪官污吏朕又当如何处置?”
“将罪证交予司法机关,司法机关自会惩治!”朱高燨一脸理所当然道:“皇帝以后只需要任命内阁大臣管理民生,再管理军事问题即可!”
“除此之外,所有事情都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而治,如此方可逐步改家天下为公天下!”
“当然,儿臣知道如此改革会对父皇有诸多不利,可此法却是长治久安之策!”
“因家天下集权于一人之身,以一人之力决断大事,国家兴亡便与君主能力息息相关!
“若是遇到贤明君主,自可家国兴旺;遇到平庸之辈,家国还可维系;但若是遇到那等昏君,则家国必败。”
“父皇须知,不是所有皇帝,都如父皇这般雄才大略,也不是所有皇帝,都能保证勤政爱民。”
“故而权力必须加以限制,以防后世子孙,真出现几个大逆不道的,不仅败了江山,还要害了百姓!”
朱棣听着这话,自然便思考起了利弊关系,其实听到要分权的时候,他的感觉是很抗拒的。
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虽然他也在克制自己,但也办了不少肆意妄为之事,陡然分权,他当然感觉不适。
然则朱高燨后面的话却让他意识到了分权的好处,固然这些举措会限制皇帝的权力,但也保证了国家运行的底线。
因为他确实无法保证后世君主都有他这边手腕,能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
一旦真出现那种不管事的昏君,那么集权反倒会导致大权旁落,加速国家的崩坏!
这不是危耸听,而是以史为鉴,明朝之前已经有太多大权旁落,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
“所以按照此法,移民黄金洲之后,这也是你要建立的新秩序?”朱棣看着朱高燨,有些惊讶于朱高燨的魄力。
如果说新建一个国家需要很大的魄力,那建立新的国家之后,又要主动分权,那就需要更大的魄力了。
朱高燨听此,自是点了点头道:“差不多,如果儿臣在黄金洲建国,也会采取类似策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国安定!”
实际上在他看来,各种主义没有出现之前,这种君主立宪制才是最佳的建国方案。
因为君主立宪不是说就把皇权当成所谓的吉祥物,纵观后世那些君主立宪国家,国王的权力其实有小有大!
区别就在于是主动立宪,还是被动立宪!而要搞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就一定会出现,且必然与旧封建体系产生矛盾。
与其等到矛盾无法缓和产生对立,不如先行立宪,组建解构封建体系,使变革平稳落地。
同样,现在朱棣准备让他改革,他也只能选择君主立宪,因为只有这个体制,才能适应工业革命之后的新社会!
如此表态,自是让朱棣越发犹疑,不过朱高燨见状,又道:“父皇也不必如此作态!”
“儿臣所说的分权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行之事,并非改革之初就要实行,权力只需缓缓释放。”
“依孩儿之见,当前我大明的经济和教育都无法满足分权的条件,要达到那个时候,起码也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需要这么久?”朱棣有些诧异道:“可是你将琼州建立至今,也不过十一年而已!”
“父皇,这不一样!”朱高燨摇了摇头道:“恰恰是因为琼州当初一穷二白,才可建立新秩序,反观大明,却是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秩序。”
“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远比在一张已经写满了秩序的纸上添加规则要简单!”
“故而要在大明改革,就要先缓慢的推倒原有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秩序!”
“而且父皇要的不是简单改革,是在改革的同时不断向外殖民,这也是一个漫长过程,足以耗费几代人的精力!”
“因此,改革不是说立儿臣为储君,将二哥他们赶到黄金洲便能直接开展,相反,要想做成这些事,便需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
“而眼下,大哥监国这么多年,在百官之中最有威信,对国家情况最为熟悉,改革怎么能少了大哥参与?”
“同样,二哥英勇善战,与其直接前往黄金洲,不如先助国内铲除外患,一一扫平周边之乱,增加国力之后,再行扩张,自然事半功倍!”
“再者,瞻基今年年方十八,正是为国效力之时,大哥推不动的事情,可以让瞻基来推,他是皇太孙,谁敢得罪?”
说到这里,他便环顾了众人一圈道:“父皇刚才说得好,要做大事,就要父子齐心,兄弟和睦!”
“既然决议改革,为何咱们一家便要四分五裂?我看不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穷尽三代人之力创他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面对他的眼神扫视,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煦或是一旁的朱瞻基,都是身子一震!
集中力量办大事,穷尽三代人之力创事业?老四的这个想法属实太疯狂了一些!
虽然自古以来的大宗族都是这么做的,可皇家却因为皇位的存在,从来都不会齐心协力!
可以说,朱高燨的这个提议,完全超乎他们所有人的想象,有些反这个时代的常识。
但这个提议却又是那么符合当前现状,毕竟以往天下就这么一个,而现在却拥有那么多等待开发的土地。
这种时候,还真就如家族创业一般,集结所有力量先发展,才符合他们的个人利益!
一时间,朱高煦与朱瞻基自是有些心动,朱棣也是思考起了可行性,片刻之后便道:“那你准备怎么做?”
“成立大明发展革新委员会!”朱高燨笑了起来:“会长父皇来当,儿臣担任顾问,二哥算一个,瞻基算一个,以后把大哥、三哥也拉进来!”
“以委员会为基础,以改革发展大明为目标,大明出人力物力,儿臣来出技术和钱财,不断吸纳优秀族人成为会员。”
“唯有如此,改革才能顺利推行,大明也才能顺利扩张,等把新大陆全部开发完毕,再行分治之策,岂不更好?”
“我看可行!”朱高煦第一个点头同意,这个提议相当于把他也纳入了权力中心,他自然双手赞成!
“皇爷爷,四叔此极佳,孙臣也赞同此议!”朱高煦表态之后,朱瞻基也忙点头同意。
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至少能保住他和他爹权力和身份,远比发配新大陆来得好!
他们相继同意,朱棣顿时便觉不对了,怎么绕来绕去,他想做的一切都被否了,琼州还是老四的琼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而他却成了这什么会长!
那么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后,他到底是皇帝,还是会长?他有些想不清!但让他说出哪里不对,他又说不出来!
毕竟老四这个提议几乎顾及了所有人的利益,把老二和朱瞻基都拉上了贼船,他自也没有理由反驳!
想到此处,他看向朱高燨,一脸的疑惑,难道这才是老四的最终目的?翻脸只是手段,合作才是根本?
而他这么一看,就见朱高燨一脸笑意道:“既然都不反对,那儿臣可否理解为这个大明发展革新委员会现在便可成立?”
此一出,朱棣的心便是一沉,直觉告诉他,朱高燨成立委员会的目的没这么简单。
这小子要的大概率不是一个皇位,而是比皇位更上层的存在!那有什么位置比皇位更上层呢?
天下共主!?他眯眼看向了朱高燨,或许这个老四的野心和手段,远比他预想的要可怕!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