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等人在胡妙音的带领下进入了白金行宫内,入内又见其中金碧辉煌,顶上有水晶大吊灯,地上皆铺着瓷砖。
一条红毯沿着走廊不断深入内厅,眼睛望去,端得一个庄严大气。
朱棣手上抱着孙儿,看到此状,便逗朱瞻壄道:“你家房子修得倒大,就是不知有几口人啊?”
他本意看看这孙儿会怎么回应,却见朱瞻壄愣了好一会儿,却道:“爷爷这不是我家房子,这是政务大厅!”
“嗯?政务大厅?”朱棣有些意外,眼神不由瞟向了于谦和胡妙音。
胡妙音见状,便低头道:“启禀父皇,此屋确实是处理政务所用。”
“因为家里人少,王爷总嫌弃没烟火气,故让各处办事人等也搬入此地,似一二三楼皆是办公之地,独有四层以上供人居住。”
“儿臣妾一家,现在都住于五层,此外屋后尚有一栋小别墅,若是无事时,王爷便会带儿臣妾与壄儿入内居住,所以此处多做公用,私用反倒少了一些。”
“原来如此!”朱棣听得暗自点头,似乎之前于谦也提到过,这里除了他家老四一家之外,还有各种办事处。
“守着这偌大家业,你们倒是节俭!”想着他便道:“今日朕来,也非公事,就是看看孙儿,不必大动干戈!”
“平日尔等住在何处,便带朕去何处,宴席也不可铺张浪费,随便吃点即可!”
“儿臣妾领命!”胡妙音回了一句,又犹豫片刻道:“即是父皇不欲铺张,请容儿臣妾先行告退,去吩咐厨房。”
“此处不比京城,厨子疏懒成性,若不仔细看着,就怕怠慢了父皇!”
见她要去亲自督菜,朱棣自是心中一暖,点头道:“老四不在,倒是难为你当家,去罢。”
“另外朕是私服前来,你也换身常服即可,这琼州闷热,你穿礼服,定难伸展!”
胡妙音听着,忙领命而去,末了又吩咐于谦带着众人先行上去入座。
见得她离去的身影,朱棣一时有些失神,好似看到了当初的徐皇后,不由叹道:“举止有度,形容端庄,老四娶了个好媳妇儿啊!”
听着朱棣的话,朱高煦和朱瞻基自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朱高煦自不用说,家里两个泼妇,朱瞻基也已经快到选妃的年纪了。
男人嘛,都希望有个贤内助,而这琼王妃不仅贤惠,长相也是一等一的难得,正是大家闺秀,求都求不来那种。
而众人之中,独有朱瞻壄一脸自豪道:“那当然,我娘亲可是琼州第一美人!爹爹总说爷爷眼光好,不然她可娶不了这么好的媳妇!”
“你爹还这么说来着?”朱棣来了兴趣,又问道:“你爹都怎么说爷爷啊?”
众人一听这话,自然都有些心惊,别看朱棣这话问的轻巧,实际上还是在套话。
因是童无忌,从孩子口中,往往能探清楚大人的真实态度,若是朱高燨平日不谈朱棣还好,若是说什么坏话,朱瞻壄定然都是要说的!
在众人眼神中,朱瞻壄便骄傲道:“我爹说,爷爷是个大英雄,八百人就敢起兵硬抗几十万大军!”
“要是没爷爷,那这天下早晚要被一个建文的人霍霍没了,是爷爷在给大明朝续命!”
听着这话,朱棣满意点了点头,这话显然不是一个孩子能有的见识,反过来说就是朱高燨对他的真实评价!
如此评价自然颇为合他心意,没说他是造反起家,只谈他的功业,让他颇为得意。
但他正点头呢,朱瞻壄却是话锋一转道:“但是爹还说,爷爷虽然给大明续了命,但却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此话一出,众人自是一惊,便连于谦脸色都是一变,暗道这小子坑爹,前面说得好好的,加什么但是啊?
想着,他便不露声色的看了朱棣一眼,却见永乐大帝此时脸色已经黑了下来。
“哦?你爹是这么告诉你的?那你爹有没有告诉你爷爷为啥不是好皇帝啊?”
朱瞻壄见之,仿佛没看到他的黑脸一般,直接道:“因为爷爷并没有看到大明朝的隐患!”
“爹说过,爷爷本可以效仿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但却偏偏要当李世民!”
“爷爷你说,你是不是要当李世民啊?”他看向了朱棣,眼中满是天真无邪。
而朱棣则是愣了片刻,寻思着这也不像骂人的话啊!秦皇汉武虽然名声大,可李二也差不了多少啊!
天可汗的称呼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甚至于把他比作李世民还算是变相的夸他!
而且,这个形容不可谓不贴切,李世民是杀兄逼父夺取的皇位,他朱老四同样也是违背了父亲的遗命起兵夺位。
李世民夺位之后,害怕后世留下骂名,故而疯狂建功立业,他也怕留下骂名,也疯狂建功立业。
这么看来,他和老二还真有些相似之处,算不上是他家老四在说他坏话!
如此想着,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又问道:“那你说说,当李世民有什么不好?”
“当然不好了!”朱瞻壄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道:“当李世民有什么好?才刚一死,媳妇儿就被儿子抢了。”
“儿子抢了这媳妇儿,皇位又被媳妇儿抢了,要不是群臣逼宫,那大唐早就改朝换代了,这有什么好的?”
朱棣闻之,自是眉头一皱,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孙子这话说的还真没毛病。
李世民在位期间确实还不错,但因为没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最终交给了懦弱的李治,导致差点改朝换代。
从这点来看,李世民处理的确实不好!但转念一想,这是不是老四在隐晦的发表对他的不满,暗示他和李二一样,没处理好继承人?
“人小鬼大,你还知道媳妇儿呢!那你说说,大明朝隐患又在何处?”他看向了朱瞻壄,神色中再无方才的轻松。
可朱瞻壄见之,便摇头晃脑道:“这不是孩儿说的,这是爹告诉我的,大明朝最大的隐患,便在于家国不分!”
这一次,没等朱棣问话,他就继续道:“爹给我说了此事,孩儿就问爹,啥叫家国不分啊?”
“爹就告诉我,这个家国不分,就是封建,以一人之心,代天下人之心。”
“皇帝总觉得天下是自家的,万民是自家的,把国库看成是自家私库,把百姓看成是自己家仆。”
“爹说过,要想传国万世,封建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人皆有私,皇家要是克制一点,百姓就好过,皇家要是不克制,那百姓就活不下去!”
“百姓活不下去,那就要造反,这样不仅国亡了,这个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现在的大明朝就是这样,太爷爷皇帝总觉得天下是朱家的,就给朱家定了多多的零花钱。”
“这样就是在用举国之力来供养一个家族,家族越大,百姓过得越辛苦!”
“现在孩儿那些叔叔伯伯已经有了上百人,太爷爷时这些族人只有二十个。”
“三十年就能翻几倍,这还不算那些多生多养一家七八个孩子的叔叔伯伯。”
“爹常叫孩儿看史书,孩儿听说汉朝有个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个孩子!”
“这还是没钱拿的,咱们大明朝王爷生孩子就有钱拿,那不得生上几百个才行?”
“就连孩儿听说生孩子就有零用钱,都想生几个,可爹不许,说孩儿年纪还不到。”
“但我那些叔叔伯伯总有想要多生的,这样等个一两百年,光是咱们朱家的人就数不清了!”
“孩儿听说现在北方已经有百姓在吃树根了,现在都这样,那以后百姓吃啥?”
说到这里,他便看向了朱棣道:“所以我爹说秦皇汉武所以厉害,在于他们分得清楚家和天下!”
“秦皇为了限制皇族,推行郡县制,汉武为了限制皇族,发布了推恩令。”
“而爷爷并没看出这其中的危害,所以爷爷才不是个好皇帝,也当不了千古一帝!”
可这回他说罢,在场众人包括朱棣却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想不到,这能是一个五岁孩子能说出来的道理。
虽然主体理论是朱高燨提出,但一个五岁小孩就能将其中的道理领会并且加以举例,这就显得极为不凡了!
可以说,这孩子就和朱高燨一般是个神童!与朱瞻壄比起来,朱棣这一堆孙子就没那么亮眼了,包括好圣孙朱瞻基也是。
而更让朱棣感到惊讶的是,朱瞻壄所说的这些话并非无稽之谈,大明朝的皇族待遇之优厚确实古之未有!
因为现在皇族人少,他还没怎么在意,可现在人少,不代表以后还会人少!
为了领取这份俸禄,后世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为了生计的子孙大量生养。
这样等个一两百年,朱家可不是就是数之不尽了?而若是真的有数之不尽皇族,那他老爹定下的这个祖训,岂不是会有亡国之患?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