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九狱崩灭》第五卷《碧波诡影》的第九章:
第九章元婴插手,金蝉脱壳
灰衣老僧的出现,如同定海神针,瞬间镇住了场中剑拔弩张的气氛。他看似平平无奇地站在水面上,却仿佛与整个碧波湖融为一体,气息渊深似海,令人无法揣测。
碧波夫人、烈阳长老、摩罗上师三人脸色剧变,方才的杀意与怒火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与不安。元婴修士,与金丹境有着天壤之别,绝非他们可以抗衡。
“阿弥陀佛。”老僧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沈墨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老衲‘静禅’,云游至此,感应到此地煞气冲天,故来一看。诸位施主,因何在此争斗?”
碧波夫人心思电转,抢先一步,敛衽一礼,声音带着几分委屈:“静禅大师明鉴!此子……”她指向沈墨,“趁我等开启水府禁制之机,窃取府中重宝,更引爆禁制,导致水府崩塌,险些让我等葬身其中!还请大师主持公道!”
烈阳长老也连忙附和:“碧波夫人所言极是!此子行径卑劣,绝不能放过!”
摩罗上师虽未开口,但阴冷的目光也锁定了沈墨。
静禅大师面色平静,看向沈墨:“小施主,你有何话说?”
沈墨心中冷笑,这碧波夫人倒打一耙的本事不小。他面色不变,拱手一礼,不卑不亢道:“回大师。晚辈墨尘,一介散修。水府之行,乃碧波夫人相邀,共破禁制。然夫人与这两位前辈,在破禁关键时刻,意图以晚辈为祭品,过河拆桥。晚辈为求自保,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水府崩塌,乃是其内禁制年久失修,失去核心宝物镇压所致,与晚辈无关。宝物有缘者得之,晚辈侥幸得宝,亦是天意。”
他言辞清晰,条理分明,更点出了碧波夫人等人的阴谋。
碧波夫人脸色一白,厉声道:“你胡说八道!分明是你心怀叵测!”
静禅大师抬手虚按,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散开,让碧波夫人无法再言。他看向沈墨,目光深邃:“小施主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心境,实属难得。你所得之物,可是‘玄冥真水’?”
沈墨心中一凛,这老僧眼光毒辣,竟一眼看穿!他坦然承认:“正是。”
静禅大师微微颔首:“玄冥真水乃至阴至寒之物,蕴含大道法则,非福缘深厚者不可得。小施主能得之,确是机缘。然此物因果甚大,怀璧其罪,恐非福也。”
他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老衲与这碧波湖有些渊源,不忍见杀伐再起。不若小施主将玄冥真水交出,由老衲暂且保管,平息干戈。老衲可保你平安离开,并赠你一部佛门静心法诀,以作补偿,如何?”
此言一出,碧波夫人三人眼中顿时露出不甘与急切,但慑于静禅大师的威势,不敢多言。
沈墨心中冷笑,这老和尚看似公允,实则也是觊觎玄冥真水!说什么暂且保管,恐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佛门静心法诀?对他有何用?
他面上却露出“挣扎”与“犹豫”之色,沉吟片刻,才“艰难”道:“大师慈悲,晚辈感激。只是……此物对晚辈修行至关重要,恕难从命。”
静禅大师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转冷:“小施主,机缘虽好,也要有命享用才是。你虽实力不俗,但面对三位金丹后期以及老衲,可有胜算?”一股淡淡的元婴威压弥漫开来,虽未全力施为,却已让碧波夫人等人呼吸一滞。
沈墨感到一股如山岳般的压力笼罩全身,骨骼都发出轻微声响。但他眼神依旧坚定,混沌金丹缓缓旋转,五行之力流转,阴阳二气调和,硬生生顶住了这股威压!
“大师是要强抢了?”沈墨声音微冷。
静禅大师淡淡道:“老衲不愿妄动干戈,只是不忍见宝物蒙尘,更不忍见小施主因宝物而殒命。是交出宝物,换取平安,还是执迷不悟,自取灭亡,小施主自行抉择。”
气氛瞬间凝固,杀机暗藏。碧波夫人三人暗自蓄力,只等静禅大师一声令下,便会全力出手。
沈墨心念电转,硬拼绝无胜算,必须设法脱身!他目光扫过湖面,又看了看静禅大师脚下的水面,心中忽然生出一计。
他脸上露出“颓然”之色,仿佛认命般叹了口气:“罢了……大师所言有理。宝物虽好,不及性命重要。”他伸手入怀,似要取出玄冥真水。
静禅大师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碧波夫人等人也松了口气,紧盯着沈墨的动作。
就在这心神松懈的刹那——
沈墨猛地将手抽出,掷出的并非寒玉瓶,而是一把闪烁着各色灵光的低阶符箓和几颗雷珠!同时,他双脚猛地一踩水面!
“爆!”
符箓与雷珠轰然爆炸!火光、冰霜、毒雾瞬间弥漫开来,虽然伤不了金丹修士,却足以制造混乱!
更关键的是,沈墨那一脚,蕴含了精纯的后土神力与太阴寒气!脚下湖水瞬间冻结成坚冰,并引动了湖底深处的暗流与泥沙!一股浑浊的泥浪冲天而起,遮蔽了视线!
“小辈敢尔!”静禅大师怒喝一声,袖袍一挥,元婴法力爆发,瞬间将爆炸的余波和泥浪荡平!
然而,视线清晰后,湖面上已失去了沈墨的踪影!
“遁术?”静禅大师神识瞬间铺开,笼罩方圆数十里,却一无所获!沈墨的气息仿佛凭空消失了!
碧波夫人三人也又惊又怒,四处搜寻。
他们哪里知道,沈墨并非施展寻常遁术。在掷出符箓、引爆泥浪的瞬间,他已全力运转《九转归元诀》,将后土神力与太阴寒气结合,施展出了远超当前境界的秘法——“玄冥潜影”!
此法并非土遁或水遁,而是借助至阴之水的特性,将自身气息、形态彻底融入水中,与湖水化为一体,无声无息,如同水滴归海!除非神识境界远超于他,或者对水系法则领悟极深,否则极难察觉!
沈墨如同一条真正的游鱼,在湖底暗流的掩护下,向着远离湖心岛的方向急速潜行。他不敢有丝毫停留,将速度提升到极致。
静禅大师搜寻无果,脸色阴沉下来。他没想到一个金丹小辈,竟有如此诡异的遁法,从他眼皮底下溜走!
“追!他定然逃不远!”碧波夫人尖声道,与烈阳长老、摩罗上师分头追去。
静禅大师冷哼一声,也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原地。玄冥真水,他志在必得!
碧波湖上,一场大规模的搜捕就此展开。而始作俑者沈墨,却已如同蒸发一般,消失在了浩瀚的湖水之中。
(第五卷第九章完)
这是《九狱崩灭》第五卷《碧波诡影》的第十章(终章):
第十章玄冥初融,碧波暗涌
碧波湖浩瀚无垠,深处暗流汹涌,水草繁茂,为潜藏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沈墨施展“玄冥潜影”秘法,气息与湖水彻底交融,如同一条无声的游鱼,在湖底复杂的地形中急速穿行。
静禅大师的元婴神识如同天罗地网,一遍遍扫过湖面,甚至深入水下数十丈,却始终无法锁定那道彻底融入水中的气息。碧波夫人、烈阳长老等人更是如同无头苍蝇,在湖面上四处搜寻,徒劳无功。
沈墨不敢有丝毫大意,全力催动秘法,向着远离湖心岛、水势更为复杂的一处巨大水下峡谷潜去。那里暗礁林立,洞穴密布,是绝佳的藏身之所。
足足潜行了半日,深入峡谷数百里,确认彻底摆脱了追踪后,沈墨才在一处隐蔽的水下岩洞中停了下来。他布下数道隐匿气息的禁制,隔绝内外,这才松了口气,盘膝坐下。
后背那道被空间裂缝撕裂的伤口依旧火辣辣地疼痛,残留的空间之力在不断侵蚀着他的血肉。沈墨运转混沌真元,五行之力流转,尤其是融合了后土神力的戊土之魄,散发出厚重的生机,缓缓修复着伤口,驱散着异种能量。同时,太阴玄玉的清辉滋养着受损的神魂。
调息了数个时辰,伤势稳定下来,沈墨这才取出那盛放着“玄冥真水”的寒玉瓶。瓶口封印揭开一丝缝隙,一股极致的阴寒瞬间弥漫开来,岩洞内的水流都仿佛要冻结。
“不愧是坎水位阶的本源真水!”沈墨眼中闪过喜色。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滴幽暗深邃、道纹流转的真水托在掌心。真水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散发出亲近之意,显然认可了他体内的太阴之力。
“时机正好,趁此机会,初步炼化!”
沈墨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巅峰。他并未急于将玄冥真水融入金丹,进行第四转“坎水转”。此转需要“艮山”位的“不朽岩心”作为根基调和,方能阴阳相济,否则贸然引入至阴真水,恐导致阴阳失衡,金丹受损。
他的目标,是初步炼化,掌握其本源之力,提升对水系法则的感悟和太阴玄玉的威力。
他双手虚抱,混沌真元化作一个温和的漩涡,将玄冥真水包裹。神识沉入其中,细细感悟着那至阴至寒、却又蕴含无限生机的法则韵律。同时,他引导着太阴玄玉的力量,与真水缓缓交融。
“滋……”
真水与太阴之力接触的刹那,仿佛久旱逢甘霖,发出愉悦的轻鸣。沈墨的识海中,浮现出浩瀚无边的黑暗水域,冰封万里,却又在极寒中孕育着生命的种子……那是玄冥真水蕴含的大道印记!
他对“水”的认知,瞬间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水,不仅是润泽、流动,更是至柔至刚,是毁灭与新生并存!玄冥真水,更是将水的“阴”与“寒”演绎到了极致!
随着感悟加深,他丹田内的太阴玄玉光芒大盛,体积似乎都凝实了一丝,散发出的至阴寒气更加精纯浩瀚。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对周围水流的掌控力大大增强,心念微动,便可令水流凝固或沸腾。
初步炼化持续了三天三夜。
当沈墨再次睁开眼时,眸中仿佛有黑色的水波流转,深邃冰冷,随即又恢复平静。他摊开手掌,那滴玄冥真水已然缩小了一圈,颜色更加深邃,与他建立起了一种紧密的心神联系。心念一动,真水便可化作万千形态,或攻或守,妙用无穷。
“玄冥真水,初步炼化成功!”沈墨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尤其是对水系神通的掌控力暴增,心中充满自信。如今再面对碧波夫人那般的水系高手,他已有绝对把握战而胜之!即便遇到静禅大师,凭借玄冥潜影秘法和新得的水系神通,脱身也并非难事。
他撤去禁制,神识悄然探出岩洞。外界风平浪静,追踪者的气息早已远去。
“是时候离开碧波绿洲了。”沈墨心中明了。玄冥真水已得,留在此地已无意义,反而会卷入更深的漩涡。下一件奇物“不朽岩心”,据坤元子玉简记载,很可能在南方“万重山”区域。他需要穿越碧波绿洲南部的广阔地带,才能抵达。
他再次施展玄冥潜影,悄无声息地离开水下峡谷,向着湖泊南岸潜行而去。
数日后,沈墨的身影出现在碧波绿洲南部边缘的一座小镇外。他换了一身普通的青衫,容貌也略作调整,气息维持在筑基后期,毫不起眼。
小镇名为“南风驿”,是离开绿洲前往南方的必经之路,此刻却显得有些混乱和紧张。码头上挤满了想要离开的修士和商队,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湖心岛水府彻底崩塌了!碧波夫人重伤,金戈门和西域喇嘛也损失不小!”
“何止!静禅大师发下法旨,通缉一个叫‘墨尘’的散修,据说此人夺走了水府至宝!”
“现在绿洲戒严,各处要道都有高手盘查,想离开难如登天啊!”
“唉,这碧波绿洲,怕是待不下去了……”
沈墨默默听着,面色平静。静禅大师果然不肯罢休,但想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并未前往拥挤的码头,而是转身走向小镇外的一片荒芜沙地。根据地图所示,穿过这片沙地,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可以绕开主要关卡,进入南部丘陵地带。
夕阳下,他的身影被拉长,独自走向茫茫沙海。身后,碧波绿洲的波澜渐渐远去;前方,是更加广阔未知的天地。
九转之路,第四转“坎水转”的契机已现,只待“艮山”奇物。万重山,将是他新的征程。
(第五卷《碧波诡影》终)
(预告:第六卷《万山寻踪》即将开启!沈墨将深入南疆十万大山,寻找“不朽岩心”,遭遇古老山民部落,探寻失落的山神传说,揭开更多关于九狱崩灭的秘辛!)
这是《九狱崩灭》第六卷《万山寻踪》的开篇第一章:
第一章南疆十万山,青岩部落
离开碧波绿洲已有月余。
沈墨一路向南,穿越了广袤的戈壁与起伏的沙丘,地貌逐渐从荒凉转为葱郁。空气中的水汽变得充沛,远方天际线上,不再是单调的黄沙,而是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脊背般的苍翠山峦轮廓。
南疆十万大山,到了。
这片古老的山脉,横亘于南疆腹地,幅员辽阔,不知其几万里。山势险峻,峰峦叠嶂,古木参天,瘴气弥漫。其中栖息着无数凶猛的妖兽、诡异的毒虫,更流传着关于上古遗族、失落秘境的种种传说,是南疆最为神秘、也最为危险的区域之一。
沈墨站在一处高坡上,放眼望去。群山如海,云雾缭绕,一股苍茫、原始、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扑面而来。与西漠的死寂荒凉、碧波湖的深邃诡谲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野性的活力。
他深吸一口气,浓郁的木灵之气与土灵之气沁入心脾,让他精神一振。怀中的后土神铠碎片传来温和的共鸣,显然这片古老的大地,蕴含着精纯的大地之力。
“不朽岩心……”沈墨回忆着坤元子玉简中的记载。此物乃“艮山”位阶的奇物,是山岳之精魄所化,蕴含不朽不灭的岩之法则,通常只在龙脉汇聚、地气极为厚重的古老山系核心之地才有可能孕育。十万大山,正是最有可能存在此物的地方之一。
但十万大山太大了,盲目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他需要线索。
根据之前打听到的消息,十万大山外围区域,生活着一些古老的部落,他们世代与大山为伴,对山中的秘辛了解最深。或许,可以从这些部落入手。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地图上标注的、距离最近的一个大型部落——“青岩部落”所在的山谷行去。
山路崎岖,藤蔓缠绕,毒虫潜伏。沈墨施展身法,在密林间穿梭,如履平地。他气息内敛,如同山间清风,并未惊动那些蛰伏的妖兽。
数日后,穿过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山谷出现在眼前,谷中溪流潺潺,梯田层层,分布着大量用巨大青石垒成的屋舍。山谷四周的山壁上,开凿着许多洞窟,隐约可见人影活动。山谷入口处,矗立着两尊高达十丈、雕刻粗糙却充满蛮荒气息的石像,似是某种守护图腾。
这里便是青岩部落的聚居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和草药的清香,还能听到部落族人劳作时的号子声和孩童的嬉闹声,一派祥和景象。
但沈墨敏锐地察觉到,这祥和之下,隐藏着一丝紧张的气氛。山谷入口的守卫明显增加了,而且都是部落中精壮的战士,手持石矛骨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外来者。一些族人的脸上,也带着忧色。
沈墨收敛气息,化作一个普通的游历修士模样,向着谷口走去。
“站住!外来者,报上名来!”一名身材魁梧、脸上涂着彩色泥彩的守卫头领上前一步,拦住沈墨,语气生硬。他气息浑厚,竟是筑基后期的体修。
沈墨拱手一礼,语气平和:“在下墨尘,一介散修,游历至此,听闻青岩部落热情好客,特来拜访,并无恶意。”
守卫头领打量了沈墨几眼,见他气息平和,不似奸邪之辈,脸色稍缓,但仍未放松警惕:“部落近日有事,不接待外客。道友请回吧。”
沈墨心中一动,看来青岩部落确实遇到了麻烦。他并未强求,而是取出一枚在西漠得到的、对体修颇有裨益的“赤阳果”,递了过去:“道友不必紧张。在下只是路过,想打听些山中消息。这枚果子,算是在下一点心意。”
赤阳果散发着浓郁的阳刚之气,对筑基体修有淬炼肉身之效,颇为珍贵。守卫头领眼睛一亮,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语气缓和了不少:“道友想问什么?若是关于山中险地或妖兽分布,我倒可以告知一二。但若是打听部落之事,恕难奉告。”
沈墨笑道:“道友放心,在下只问山。听闻十万大山深处有‘不朽岩心’这等奇物,不知道友可曾听闻过相关传说或线索?”
“不朽岩心?”守卫头领愣了一下,皱起眉头,似乎在回忆,“这东西……好像听老祭司提起过,说是大山的心脏,只在‘祖山’之巅才有可能出现。但祖山是部落禁地,更是山神沉眠之所,外人根本不可能靠近。”他摇了摇头,显然不认为沈墨能接触到这等传说中的东西。
“祖山?”沈墨记下这个关键词,“不知祖山在何处?”
守卫头领脸色一变,连连摆手:“不可说不可说!祖山方位是部落最高机密,泄露者会受到山神惩罚的!道友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他态度坚决,显然触及了部落禁忌。
沈墨见问不出更多,也不强求,正欲告辞离开,忽然,山谷内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和喧哗声!
“不好!是祭坛方向!”守卫头领脸色大变,也顾不得沈墨了,带着手下急匆匆向谷内跑去。
沈墨目光微凝,神识悄然探向谷内。只见山谷中央的一座石砌祭坛周围,聚集了大量族人,人人面带悲戚和愤怒。祭坛上,躺着几名浑身是血、气息奄奄的战士,似乎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一位身着麻布长袍、手持骨杖的老者,正在为他们救治,但效果甚微。
“山鬼……是山鬼袭击了我们的狩猎队!”有族人悲愤地喊道。
“族长和大祭司还在祖山未归,这可如何是好!”另一人忧心忡忡。
山鬼?沈墨心中一动。看来,青岩部落的麻烦不小。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他略一沉吟,迈步向谷内走去。
(第六卷第一章完)
这是《九狱崩灭》第六卷《万山寻踪》的第二章:
第二章山鬼之祸,青岩之困
青岩部落谷内,气氛凝重而悲戚。祭坛周围挤满了族人,男女老少皆有,他们看着祭坛上那几名重伤垂危的战士,眼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助。
那几名战士伤势极重,身上布满了深可见骨的爪痕,伤口泛着诡异的黑气,不断侵蚀着他们的生机。血液并非鲜红,而是带着暗紫色,散发出腥臭之气。部落的医师和那位手持骨杖的老祭司(似乎是部落的二祭司)正全力施救,喂药敷草,但效果甚微,黑气仍在蔓延,战士们的生命气息越来越弱。
“是山鬼的‘蚀骨毒’!寻常草药根本无效!”二祭司脸色苍白,声音沙哑,眼中满是绝望,“除非大祭司在此,以‘祖石’之力驱毒,否则……他们撑不过今晚了!”
此言一出,周围族人顿时一片哗然,哭泣声、咒骂声此起彼伏。
“山鬼欺人太甚!趁族长和大祭司前往祖山祭祀,偷袭我们的狩猎队!”
“没有大祭司,我们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阿虎他们死吗?”
“祖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族长他们这么久还没回来?”
恐慌与不安在人群中蔓延。
沈墨悄然站在人群外围,冷静地观察着。那所谓的“蚀骨毒”,是一种极其阴寒歹毒的煞气混合了某种妖兽的剧毒,确实棘手。但对他而言,并非无解。他身负太阴玄玉的至阴之力,对阴寒毒物有天然的克制,更兼混沌真元可炼化万毒。
他本不欲多管闲事,但“祖山”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青岩部落的族长和大祭司去了祖山未归,而祖山又疑似与“不朽岩心”有关。若能施恩于此部落,或许能借此打探到祖山的消息。
就在他沉吟之际,那名在谷口见过的守卫头领看到了他,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和一丝希冀:“墨道友?你……你可懂医术?或者有解毒丹药?若能救下阿虎他们,我青岩部落必有重谢!”
沈墨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祭坛上奄奄一息的战士,缓缓点头:“在下略通药理,或可一试。”
守卫头领大喜,连忙引着沈墨穿过人群,来到祭坛前:“二祭司!这位墨道友或许有办法!”
二祭司和其他族人纷纷看向沈墨,目光中带着审视、怀疑,以及一丝微弱的希望。沈墨气息内敛,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在不像是什么高人。
“这位道友是?”二祭司眉头紧锁,语气带着疑虑。
“晚辈墨尘,一介散修。”沈墨拱手一礼,目光落在伤员身上,“此毒阴寒蚀骨,煞气缠身,寻常药物难解。晚辈或可一试,以纯阳之力驱散寒毒,再以秘法拔除煞气。”
二祭司将信将疑,但眼下已无他法,只得咬牙道:“既然如此,便有劳道友了!若能救回他们,我青岩部落感激不尽!”
沈墨不再多言,走到一名伤势最重的战士身前。他并未取出丹药,而是伸出右手,掌心混沌真元流转,一丝精纯的丙火之精混合着太阳真火的意境缓缓凝聚,化作一团温暖却不灼热的金色光晕,笼罩在战士的伤口上。
“嗤嗤……”
黑气遇到这至阳之力,如同冰雪遇阳,迅速消融退散!战士痛苦的**声顿时减轻了不少。
周围族人见状,顿时发出阵阵惊呼,眼中希望大增!
沈墨手法不停,引导着丙火之精游走战士全身,将侵入经脉的寒毒逐步逼出。随后,他左手虚按战士额头,太阴玄玉的清辉微微一闪,一股吸力产生,将缠绕在神魂上的阴寒煞气悄然抽离、炼化。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那名战士伤口的黑气尽去,脸色恢复红润,虽然依旧虚弱,但性命已然无忧!
“神了!真的神了!”
“多谢恩人!多谢恩人!”
族人们激动万分,纷纷跪拜道谢。二祭司和守卫头领更是又惊又喜,看向沈墨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沈墨如法炮制,很快将另外几名战士的毒伤也一一治愈。虽然他消耗了不少真元,但此举无疑赢得了青岩部落的信任与好感。
“墨道友大恩,我青岩部落没齿难忘!”二祭司激动地拉着沈墨的手,“请道友务必到寨中休息,让我等略尽地主之谊!”
沈墨顺势应下,被热情地请到了寨中一座宽敞的石屋中,奉上最好的灵茶和山珍。
待众人情绪稍平,沈墨才看似随意地问道:“二祭司,方才听闻族长和大祭司前往祖山未归,又遭遇山鬼袭击,不知这‘山鬼’究竟是何种存在?贵族与祖山,又有什么渊源?”
二祭司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叹了口气:“道友是我族恩人,我也不瞒你。‘山鬼’并非寻常妖兽,而是山中阴煞之气凝聚而成的邪物,形如猿猴,却力大无穷,爪牙含有剧毒,更可怕的是它们成群结队,神出鬼没,极其难缠。以往它们只敢在深山活动,不知为何,近期竟频繁出现在部落外围,袭击族人。”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至于祖山……那是我青岩部落的圣地,也是山神大人沉眠之地。族长和大祭司此次前往,是因为祖山近期异动频繁,山神似乎有苏醒的迹象,他们是去举行祭祀,安抚山神,并取回‘祖石’的力量以应对山鬼之祸。按理说半月前就该返回,至今音讯全无,恐怕……是出了意外。”
沈墨心中一动:“祖山异动?山神苏醒?这与不朽岩心是否有关?”
他正欲再问,忽然,寨外传来急促的警钟声和族人的惊呼!
“不好!山鬼又来了!这次数量更多!”一名战士浑身是血地冲进来禀报。
二祭司和守卫头领脸色剧变!
沈墨眼中精光一闪,站起身:“看来,这山鬼之祸,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在下既在此地,便助贵族一臂之力吧。”
他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这所谓的“山鬼”,到底有何古怪!
(第六卷第二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