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道熔炉,开局王府世子谋夺帝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8章 人只有死了才会真的忘记仇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两人杀的有理有据,对这种人网开一面,就是自找麻烦。

姜文渊想要看看凌霄剑宗的反应与选择。

又看向李族来人,有一名涅槃境老者,气息腐朽,想必是想进入古战场寻找机缘,以求突破延长寿命的。

以往的机缘之地,都是元丹境以下的,这次不一样,机缘涉及涅槃境,能改变势力布局的存在,引来了很多老傢伙。

姜文渊思考,是先屠杀李族之人立威,还是等凌霄剑宗来了,杀於剑秋的爷爷於风扬,再灭李族,给凌霄剑宗一些冷静思考的时间。

先后顺序是有些区別的,於凌霄剑宗感官有些不同,以免凌霄剑宗在愤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选择,积累太多怨恨。

杀人是一定要杀的,姜文渊一向认为威胁震慑无足轻重,只有杀戮才能让人清醒的看清事实。

姜文渊的目光看向武族,吴贤与罗少华的执行力太快了,否则的话,让於剑秋试试武族的態度是很好的。

本著友好的態度,不想举世皆敌的,但世事无常,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皇祖母,您来了,也不知会孙儿说一声,好把事情安排妥当,祖母是想寻突破涅槃的机缘么?”

“静极思动,临时决定,我积累已经足够,预感近些时日便能突破,听闻这件事,就想来看看。”

武明月出现在姜文渊身前,发觉姜文渊的强大,蛮族王城的一草一木估计都瞒不过姜文渊的感知。

“武族並没有参与这场算计,族中一些人有小心思,想要推波助澜,也立刻被掐灭了。”

“磨刀人,实力不强,从未杀生,皇祖母觉得磨刀人为何磨刀呢?”

姜文渊意有所指。

“皇祖母,要是知道有人隨时准备杀孙儿之人,但其並未动手,手下更无亡魂,没有犯罪,皇祖母应该作何选择?”

武明月明白姜文渊的意思,这些起心思之人在其他人眼中或许是无辜的,但在姜文渊眼中已是死人了。

这可比老皇帝狠辣多了,冷漠无情。

“他们终究是我的族人,废除修为,留下他们的性命如何?”

“多谢祖母体恤孙儿,孙儿感激不尽,以后自当好好孝敬皇祖母。”

姜文渊变脸速度极快,会哭的孩子有吃,这句话永不过时。

武族又如何,既然產生恶意,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武明月鬆了口气,幸运的是武族主脉的孩子们脑子是清醒的,没有掺和这件事,只是几个旁支子弟。

血脉亲族对於很多人来说,处理起来很为难,清官难断家务事,多是选择网开一面,姜文渊却能毫不留情的释放杀意。

“今日,倘若我不在,你会如何做?”

“无差別杀几名武族子弟警告一下,省的產生不必要的误会。”

姜文渊实话实说,威名是杀出来的,为何现在所有势力选择沉默,是因为害怕,是姜文渊一直以来的战绩,从未妥协过一次。

要是个讲道理好说话的,今日恐怕会被逼死。

“你已经达到了破局目的,应该无人敢来胁迫你做事,还要继续下去?”

武明月发觉姜文渊在蓄势,看似平静,实则在酝酿杀意。

“孙儿一向认为,只有鲜血和生死才能真的让人清醒。”

“人总是只相信亲眼看到的事实,自以为是的习惯仿若天生,只能杀出一片清明来,世人才会真正清醒。”

说话之间,镇魔司陆川桥带著数十名镇魔卫前来,姜文渊目光直视,没了曾经平和的態度,充满了杀意与威胁。

姜文渊最后一句话故意放大声音,暗示镇魔司选择了不归路。

陆川桥对视后,发觉了姜文渊的改变,顿觉不妙,又觉得姜文渊这年轻人太过霸道,明明是姜文渊率先对镇魔司產生恶意。

驱逐了大虞镇魔司,不再供给武道资源,令镇魔司威望大损,后面又故意送了必死两名魔道天骄,激发魔教与镇魔司的矛盾。

现在,镇魔司的前辈甦醒,只不过是反击而已,没想到引起了姜文渊的杀意。

事已至此,无法时光倒流,镇魔司不是人人揉捏的软柿子,陆川桥选择无视姜文渊的杀意,站在远处静等事態继续恶化,姜文渊树敌越多,镇魔司压力越小。

姜文渊感觉到了镇魔司的態度,身上的杀意减少,多了几分讽刺与惋惜。

当这镇魔司放弃镇魔之责,参与势力之爭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镇魔司放弃了先辈爭下的荣耀,让先辈的牺牲与鲜血变得不值一提。

这便是姜文渊为何要往镇魔司送魔道天骄,只因这是镇魔司的责任,现在镇魔司因此恼怒反击,已然犯了忌讳,忘了镇魔司的初心。

镇魔司没有了信仰,便不能代表人族大义,姜文渊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对其动手,並且吞併,以往尊重镇魔司先辈的牺牲,是手下留情了的。

凌霄剑宗宗主冯元初,收到传讯之后,带著於风扬拼命的赶来,还是晚了一步。

落地之后,冯元初心乱如麻,於风扬看到孙子的尸体悲痛万分,来龙去脉已然了解。

“剑秋罪不至死啊,宗主。”

尤其是听到於剑秋在绝境之中顿悟后,於风扬更加的愤怒,看向无缺,看向白展翼,看向大虞一方。

冯元初自是心疼的,但也知道是於剑秋不自量力,与大虞皇朝本是结盟关係,却因儿女情长算计姜文渊,相当於自杀了。

杀的有理有据,要是面对其他人,冯元初自不会善罢甘休的,追究到底,但面对的是姜文渊,这道理在场所有人,包括於风扬都心知肚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