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微光映在陈帆脸上,他指尖悬停于回车键上方,正准备将“开曼查询请求”标记为长期监控项。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蜂鸣撕裂了机房的安静。
那声音不像警报,更像金属被强行扭曲的嘶叫。主控区最内侧的sun工作站屏幕瞬间转红,字符乱码般翻滚几下,随即彻底黑屏。硬盘指示灯由规律闪烁变为急促连闪,紧接着全部熄灭。
周婷几乎是撞开椅子站起来的。她几步冲到设备前,手指迅速扫过电源开关,果断切断供电。主机外壳还带着余温,她直接拧开螺丝,掀开侧板。
“不是过载。”她说,声音压得很低。
李航已经拎着示波仪过来,探头刚接上主板测试点,数据曲线便显示出异常波动——电流峰值出现在北桥芯片附近,但时间极短,不到千分之三秒。这种冲击模式无法通过常规电路故障复现。
张磊蹲在机箱旁,用镊子清理散热鳍片间的灰尘。他的动作忽然顿住,在pci插槽边缘夹缝里夹出一片指甲盖大小的金属薄片。表面有烧灼痕迹,边缘微微卷曲,像是某种微型接收装置的残骸。
“这东西不该在这里。”他把金属片放在绝缘托盘上,递向李航。
李航接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残留编码。那是一串蚀刻在基底上的数字字母组合,虽部分损毁,但仍可辨识。他打开本地数据库比对,输入前六位编号后,系统跳出一条记录:北方电子仪器厂,军工配套产品序列,用途标注为“高灵敏度电磁耦合单元”。
“这不是民用件。”他说,“而且这批编号早在2001年就停止使用了。”
周婷的手指轻轻拨动主板上的焦痕区域。那是一圈放射状的烧蚀纹路,中心点正好落在芯片组焊点之间。她取出游标卡尺测量间距,又调出该型号工作站的设计图纸进行对照。
“烧痕分布呈同心圆扩散,能量集中点偏离供电线路。”她抬头看向陈帆,“如果是内部短路或电压不稳,损伤应该沿着电源走线蔓延。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外部定向脉冲击穿了局部电路。”
陈帆没说话,走到主控台调取机房环境日志。温度、湿度、电压均无异常波动。他切换到安防系统,回放过去十二小时的红外监控画面。
画面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温控系统自动重启了一次,持续时间为四分钟。同一时段,一道清洁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主机间门口。门禁记录显示该时段无人刷卡进出,但红外感应捕捉到有人停留了约两分半钟。
“滤网更换流程?”张磊皱眉。
“我们没有安排夜间维护。”周婷盯着门禁日志补充,“而且这个人没签到,也没穿标准防护服。”
李航立即接入楼宇管理系统,提取当日所有设备通信日志。他在空调控制模块中发现一段加密指令包,触发条件是“远程温控重启+特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物理接近”。这条规则从未录入正式运维协议。
“他们利用了维护接口的默认权限。”李航声音冷了下来,“那个清洁工只是个幌子,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个信号触发机制。只要环境控制系统一重启,藏在滤网附近的发射器就会激活这个微型接收端,释放一次精准emp脉冲。”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张磊伸手摸了摸备用ibm服务器的外壳,确认接地良好。他又检查了屏蔽柜的密封条,顺手拉紧了电源闸。
“攻击目标很明确。”陈帆终于开口,“只打这一台。其他设备毫发无损。”
“它是唯一还在运行原始架构的核心节点。”周婷说,“所有历史模型训练都依赖它的存储阵列。如果我们想重建分析链,必须从它开始。”
李航把那枚金属残片装进密封袋,贴上标签准备送检。他忽然想到什么,又调出上周的系统变更日志。
“第四层壳公司的电子签章问题还没解决。”他说,“我们怀疑文件被替换了。而这台机器,恰好保存了最早的注册备案副本扫描件。”
陈帆眼神一沉。
他知道那份资料的重要性——那是追溯“景林资本”操作路径的关键物证之一。如果对方能精准定位到这台设备,并选择在资金溯源完成后的第一时间发动攻击,说明他们不仅掌握了团队的动作节奏,甚至可能已经读取了部分内部决策逻辑。
“这不是为了破坏。”他说,“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他们在看着。”
周婷已经开始拆卸硬盘。她小心翼翼地断开连接线,将存储模块取出,放入防静电盒。随后她启动备份验证程序,将数据与冷备份进行逐块比对。
“主分区完好。”她松了口气,“但缓存区有轻微数据畸变,可能是脉冲干扰导致的写入错误。”
李航则重新梳理整个攻击链条。从伪装清洁人员进入机房,到利用温控漏洞触发远程信号,再到emp装置精准作用于特定芯片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对建筑结构、系统权限和硬件设计有深入理解。
“能做到这一点的,要么是顶尖技术团队,要么……”他顿了一下,“背后有体制资源支持。”
张磊默默打开了机柜底层的工具箱,取出一组金属屏蔽罩。他开始给剩下的三台核心服务器加装物理防护层,每一层都仔细固定螺丝,确保接触面完全闭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