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个系统做金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08 资金流里的鬼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终端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04:17,系统日志提示数据源中断的瞬间,李航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停了半秒。

“不是网络波动。”他低声说,“是被切掉了。”

周婷立即调出连接监控面板,三条独立信道同时出现延迟飙升,其中一条直接断开。她快速切换至备用路由,重新发起握手请求,反馈结果显示目标服务器拒绝响应。

“有人在清路径。”陈帆走到她的身后,目光扫过流量图谱,“不是随机攻击,是精准剥离。”

李航已经打开日志分析界面,回溯过去十分钟的所有出入站记录。他在一组异常资金确认报文中停下——一笔两百万美元的保证金,在开曼群岛注册的alphaventurepartners账户到账后十七分钟,转入百慕大一家名为baysidecapitallimited的实体,又在九分钟后流向维尔京群岛的thirdhorizonfund。

“三地轮转。”周婷放大时间轴,“每次转移都刚好卡在清算确认窗口关闭前,像是在刷权限。”

“不是刷。”陈帆盯着流转频率,“是在掩盖终点。这钱根本没投出去,它在兜圈子。”

李航调出mac地址追踪结果,比对三次操作的终端硬件标识,发现均不属于团队任何设备。他又接入第104章留存的ip溯源数据库,匹配出三次转账指令均从香港同一idc机房发出,但出口ip动态跳变,无法锁定源头。

“这不是标准交易流程。”周婷启动资金路径重构模块,将swift报文头、银行确认编号和结算时间戳逐一导入模型。几分钟后,系统生成拓扑图:三家离岸公司彼此无股权关联,却共用同一个虚拟结算接口,且该接口的认证证书由一家塞浦路斯金融科技公司签发。

“同控。”李航得出结论,“壳公司在替一个人走账。”

陈帆沉默片刻,下令:“冻结二级通道,所有交易必须经主系统手动确认。同时,在数据库底层植入行为标记,记录每一次外部调用来源。”

命令刚下达,防火墙警报骤然响起。

“ddos攻击。”李航迅速切换至安全控制台,“七千请求每秒,目标是做空模型的加密核。”

周婷同步查看攻击包特征,发现流量并非来自散乱肉鸡,而是集中在几个高带宽节点,且tcp握手存在固定延迟模式——每次重传间隔精确到毫秒级。

“企业级工具。”她说,“能定制协议栈的设备才会有这种节奏。”

第一波攻击持续了四分钟,被自动防御策略拦截。第二波升级为混合型洪流,夹杂伪造会话包试探端口映射规则。系统负载一度突破阈值,关键服务响应延迟达到1.8秒。

“不能再硬扛。”陈帆转向李航,“启用局域网隔离模式,切断公网暴露面。”

李航立刻执行预案,将核心运算模块迁移到内部私有网络,仅保留一条加密隧道用于必要通信。外部接口全部转入休眠状态,攻击流量随即失去目标,峰值骤降。

短暂平静持续不到两分钟,第三波攻击再次袭来。

这次的强度更高,每秒两万三千请求,直扑残留的api入口。更棘手的是,部分数据包携带加密载荷,试图触发未公开的调试接口。

“他们在找后门。”周婷开启行为识别引擎,抓取攻击包指纹,“这些序列不是通用脚本生成的,是有目的的探测。”

李航逐层剥离恶意载荷,提取出一段十六进制编码。他将其输入***,输出结果是一串设备标识符。陈帆看到那串字符时瞳孔微缩。

“这个id……”他声音压低,“顾明远办公室的路由器固件更新日志里出现过。”

“您确定?”李航反问。

“上个月我查他对外联络记录时见过。”陈帆盯着屏幕,“当时以为只是普通设备备案,现在看,是他留下的痕迹。”

周婷立刻调取历史档案,交叉比对发现:该标识符所属的网络设备型号,曾批量部署于高盛亚太区多个办公室,而顾明远任职期间负责过一次区域it升级。

“不是巧合。”她说,“他在用自己的设备打信号。”

攻击暂时退去,系统进入静默监测状态。陈帆没有放松,反而让李航重新加载第104章的风险提示数据——当时系统曾标记某对冲基金与己方操作存在73%行为重合度。

“把托管行信息加进来。”他指示,“特别是清算通道和合规服务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