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个系统做金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048 风险控制的验证:安全的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只是止损。”陈帆调出决策追溯界面,“每一次参数调整都有据可查——触发条件来自哪段数据,计算依据是什么公式,执行路径是否合规,全部留痕。”

负责人仔细看了几组审计记录,眉头渐渐松开。

“机器自己改规则,最怕的就是黑箱。”他说,“但如果每一步都能还原,那就是工具,不是威胁。”

“我们不会让系统越界。”陈帆说,“它只是把人为容易忽略的风险点,提前标出来。”

负责人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安全不只是最后亏多少,而是整个过程能不能盯得住。”

他合上文件夹:“下周科委评审,把这个模块作为核心演示内容。”

说完,他转身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远。

门关上后,林悦发来消息:“他认可了。”

“还不够。”陈帆打开异常行情库的最后一组数据——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股单日跌幅超10%的案例。他准备将这类系统性风险纳入测试范围,验证guardian在全球级动荡中的适应能力。

“你还想加什么?”她问。

“波动率之外的因素。”他敲着键盘,“情绪传导、跨市场联动、流动性枯竭……这些不能只靠数字。”

林悦没再说话,只是将自己的掌上电脑切换到远程调试模式,权限等级保持在“协作者”。

陈帆开始重构guardian的输入层,新增三个监测维度:一是关联资产的价格共振情况,二是新闻文本的情绪倾向提取(基于关键词频次统计),三是交易所申报队列的深度变化。这些信号不参与预测,仅用于风险加权。

凌晨两点十七分,第一轮综合压力测试完成。

在模拟的股灾环境中,系统提前23秒识别出流动性衰减迹象,结合外盘跌幅和舆情升温信号,主动将整体仓位限制下调至30%,并在开盘后十分钟内完成**险持仓的阶梯式退出。

最终账户回撤8.9%,远低于同期市场平均跌幅。

陈帆靠在椅背上,视线落在屏幕上那条平稳下降的资金曲线。旁边是guardian的运行状态栏,绿色标识持续闪烁,代表守护进程始终在线。

林悦发来一条新消息:“内存占用峰值比之前低12%。”

他回复:“因为负担分开了。”

“你是在教它什么时候该放手。”她说。

陈帆没有回话,而是打开代码注释区,写下一行文字:“风险不是要消灭的敌人,而是必须共处的影子。”

然后继续调试下一阶段的参数联动逻辑。

窗外夜色深沉,玻璃映出房间里的冷光与跳动的指示灯。服务器风扇低鸣,数据流持续刷新,主屏左侧显示着八只待测股票的监控列表,右侧是guardian的独立运行界面。

陈帆双击其中一只股票的风控配置项,弹出参数调整窗口。他正准备手动输入新的波动率阈值,突然发现guardian已经根据最新行情自动建议了一组数值。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

屏幕右下角,协作者状态依然亮着绿色标记。

林悦说:“它开始学着判断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