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要是让她爷爷听见了,
她非得脱层皮不可。
可大庭广众之下,她又不能把姓叶的怎么着,
急得她都快哭了。
此时的叶云玲见火候差不多了,
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然后趁着陆娅婷被人群包围指责的时候跑了。
可是这两人的事,还是在大院里传开了。
自那日起,军区大院里的空气仿佛都变了质,火药味十足。
原先见面热络的招呼变成了意味深长的点头,
窃窃私语在陆家人身影掠过时戛然而止,又在他们走远后变本加厉地响起。
那种无声却无处不在的审视,鄙夷,尖锐,像一层油腻的薄膜,
糊在每一个陆家人的皮肤上,挥之不去。
鄙夷且直白而锋利的。
供应站里,若陆母排在哪一队,那队伍的增长速度总会莫名慢下来,后面的人宁可不耐烦地跺脚,
也不愿与她站得太近,仿佛她身上带着什么不洁的气息。
曾经勾着胳膊一起买菜的老姐妹,
如今远远看见,要么猛地一扭头扎进旁边摊位,假装没看见,要么就扯出一个干巴巴的笑,
众人脚步却不停,匆匆擦肩而过,留下一句“忙着呢,回头聊”的空话。
有鄙夷,自有幸灾乐祸,有藏在假意后的唏嘘和过度灿烂的笑容里。
傍晚天色渐晚,但凡有陆家人在场的地方,
话题总会巧妙地拐向“家风”、“门风”、“资本家、大小姐,”
“年轻人欠管教”的重要性的话题上引。
有人会故意提高嗓门,说着谁家孩子多么争气,前途光明,
谁谁家孩子弄虚作假,
说不定连大学都是顶替而来的。
旋即又引来一片心照不宣的附和与目光的悄然扫射。
那目光落在陆家人身上,烫得人生疼。
更有与陆家曾有过节或单纯嫉妒陆父职位的人,
嘴角总抑制不住地往上扬,连眼角的皱纹里都堆满了看戏的惬意。
人一旦惹了众怒,
那么所有人恨不得一轰而上,将其拆吃分骨。
像那些敏感的顶替上大学的字眼儿,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特别是大院里之前因为串稀事件,导致几十个孩子缺考的事。
本来他们心里就憋着一团烈火,
无处发泄,更无处燃烧,现在好了,陆娅婷作为炮灰撞到枪口上了。
陆父的脊梁仿佛一夜之间被压上了重物,挺直不再。
他上下班时,脚步又快又沉,头微低着,尽力规避着一切视线交汇。
会议上,他发依旧严谨,但过去那种不容置疑的底气消磨了不少,偶尔的停顿里,
能品出一丝艰难的涩意。
上级虽未明确表态,但那拍在他肩上的手,力度和意味都变得复杂难明。
陆母则是迅速消瘦下去。
她本是极爱面子、热衷交际的人,如今却最怕出门。
窗帘时常拉着,仿佛那样就能隔绝外界的纷扰。
她变得沉默,偶尔不得已出门,也是眼观鼻鼻观心,
恨不得缩成一道看不见的影子。
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听到她压抑着的、细碎的啜泣声,
和对着丈夫一遍遍无力的埋怨:
“都是婷婷她把咱们家的脸都丢尽了!”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陆娅婷,日子更不好过。
她成了整个大院孩子教育中的反面典型。
“你可别学那陆家的”,
母亲们压低声音的告诫,比任何大声的斥责都更具杀伤力。
这事一开始在内部发酵,并快速向外蔓延,
最终,引得教育局的领导听到风声,开始介入调查。
本来没苏绾绾什么事的,
可因为有人举报某些考生弄虚作假,替考,顶替大学名额事件,
教育局高度重视,包括苏绾绾在内的所有专业院校的教授,
又要开始筛查了。
苏绾绾没想到叶云玲凭借一己之力,将替考,顶替上大学的风气推上了高潮。
全国各大院校都在自查自纠,
刚开学,又开启了一次统一考试。
还别说,还真的查出了不少蛀虫,劣质品,那没得商量,
一律该抓的抓,
该罚的罚,该上报上报全国批评。
一时间,某些想要走捷径的冒牌货家族风声鹤唳。
而那些被人坑害的准大学生们,
对叶云玲可是千恩万谢,恨不得给她进贡三炷香表示谢意。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