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卫国李青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章 大年初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二月初二刚过,村里就来了个走街串巷的剃头匠。

剃头匠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支起了摊子,一个木箱,一张板凳,一面挂在树干上的小破镜子,就算是开张了。

大人们烧了个大火盆,围坐在一块儿,抽着旱烟,天南海北地吹牛打屁。

小孩子们则排着队,等着剃头,互相追逐打闹,整个村口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王卫国也抱着大宝过来了。

“师傅,给这小子剃个头。”

剃头匠接过孩子,拿起推子,熟练地问道:“剃个光头?”

“不。”王卫国摇摇头,“给他两边推了,中间留一撮,往前梳。”

剃头匠愣了一下,没听明白。

王卫国干脆拿过他的推子,亲自上手。

没一会儿,一个精神抖擞的“公鸡头”就在大宝脑袋上诞生了。

这发型,在九十年代叫莫西干,搁现在这村里,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哇!”

周围的孩子们瞬间就炸了锅,全都围了上来,满眼都是羡慕和新奇。

“我也要剃这个!我也要!”

“叔叔,给我也剃个公鸡头!”

孩子们争先恐后,把剃头匠围得水泄不通。

剃头匠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一张老脸都笑开了花。

他赶忙给手下的孩子们剃着“公鸡头”,一边抽空凑到王卫国身边,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大前门”香烟,递了过去。

“兄弟,你这手艺……是在哪儿学的?太高了!”

“这发型还有没有别的花样?教教我,以后我挣了钱,分你一半!”

剃头匠满眼都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金钱的向往。

王卫国笑着摆摆手,没接他的烟,也没藏私,把后世知道的什么“三七分”、“西瓜头”之类的简单发型,都跟他比划了一遍。

剃头匠听得如痴如醉,连连点头,觉得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向自己敞开。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

“叮铃铃!”

众人齐刷刷地扭头看去。

只见沈青阳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载着夏禾,从村外的小路拐了进来。

沈青阳满面春风,夏禾坐在后座上,微微侧着身子,脸上带着一抹羞涩的笑意。

车把上、后座上,都挂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看样子是刚从县城回来。

“哟!青阳!”

一个婶子扯着嗓子就喊了起来。

“这是……跟夏知青谈上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八卦起来,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

沈青阳咧着大嘴,嘿嘿地傻笑,也不说话,但那表情,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夏禾的脸更红了,轻轻捶了一下他的后背,却没有反驳。

自行车停在了王卫国面前。

夏禾从车上跳下来,从一堆东西里拎出一个沉甸甸的网兜,递给王卫国。

里面是两瓶罐头,一条烟,还有几包点心。

“卫国哥,这是我爸让我带给你的,说是……谢谢你。”

夏禾的声音细细的,带着南方的软糯。

“行,我收下了。”王卫国坦然地接过东西。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忍不住打趣道。

“回头你爸可别写信来骂我就成。”

夏鸿升当初托他帮忙照顾女儿,结果被他照顾成了自家小舅子的媳妇儿,估计知道了得气得吹胡子瞪眼。

“嘿嘿,我会对禾禾好的。”沈青阳在一旁赶紧表态。

“青阳,光嘴上说可不行,你可得加油了!”

人群里,沈军也笑着提醒道。

“夏知青她家可不是一般人家,你不多攒点家底,人家爸爸可看不上你。”

他知道夏禾的家世,那可是正经的城里干部家庭。

这话让沈青阳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

“嗯!我会的!”

他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夏禾,又看了一眼抱着孩子的王卫国,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等明年开春,农活忙完,他就跟着姐夫进山!

打猎!挣大钱!

攒够了彩礼,风风光光地把夏禾娶回家!

日子像流水,从指缝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村里的供销社也放了假。

张莲提着一个大网兜,里面鼓鼓囊囊的,是单位发的年礼。

“发的什么,这么沉?”

沈秋月赶忙上前接了过来,入手的分量让她吃了一惊。

“还能是啥,都是些日用品。”

张莲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她把网兜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掏。

一大捆崭新的棉线袜子,还有一盒铁皮的蛤蜊油。

这蛤蜊油可是个稀罕物,小县城里都见不着,得去省城用工业券才能买到。

张莲把那盒蛤蜊油拿在手里,看都没看别人,直接塞到了大儿媳沈青青的手里。

“青青,你常年下地手糙,拿着,晚上睡觉前抹上。”

沈青青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推辞。

“妈,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让你拿着就拿着!”

张莲眼睛一瞪,不容拒绝。

“你给卫国生了俩大胖小子,又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这都是你该得的。”

一家人聚在一起,屋里烧着火炕,暖意融融。

王卫国系着围裙,又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今天,他又卤了一大锅肥肠,那霸道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让人口水直流。

晚上,一家人换上了崭新的衣服。

这些衣服都是沈青青和张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样式简单,但布料厚实,穿着合身又暖和。

两个孩子穿着新衣,在炕上滚来滚去,笑得咯咯作响。

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守着岁,气氛格外热闹。

第二天,大年初一。

天刚蒙蒙亮,村里就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

王卫国起了个大早,从柜子里拿出三瓶好酒,用网兜装上,又抓了一大把瓜子揣进口袋。

他要去村委会。

“卫国,大清早的,你干啥去?”

沈秋月刚睡醒,揉着眼睛问道。

“去找沈军哥他们喝两杯。”

王卫国笑着说。

他提着东西,走出了院子。

村委会的小平房里,早就生起了一个大火盆。

沈军和几个村里的壮劳力正围着火盆烤火,一边抽着烟,一边闲聊。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