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章 彭东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晨,宁方远正在审阅一份关于汉东省工业产值的报告。钢笔在纸上划出有力的线条,不时停顿下来在旁边批注几句。窗外树梢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却丝毫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请进。"宁方远头也不抬地说道。

秘书陈明伟推门而入:"宁省长,纪委的彭主任到了。"

宁方远这才放下钢笔,抬头看了眼挂钟——八点十五分,比约定时间提前了十五分钟。彭东来一向守时,今天来得格外早,看来对这次汇报很重视。

"让他进来吧。"

彭东来大步走进办公室,深蓝色西装熨得一丝不苟,短发根根直立,显得精神抖擞。

"宁省长,打扰您了。"彭东来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对汉东油气集团下一步的调查计划。"

宁方远示意他坐下,翻开文件快速浏览。计划很详尽,列出了七个调查小组的分工,覆盖汉东油气总部及其在省内各地的分公司,重点是财务、采购和工程项目三个领域。

"人员安排得不错。"宁方远合上文件,"特别是把审计署的专家编入财务组,这个想法很好。"

彭东来身体微微前倾:"我们准备后天就分赴各地。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有些分公司在偏远地区,调查可能会遇到地方保护。"

"这点不必担心。"宁方远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盖有省委公章的文件,"我已经请省委要求各地党政机关全力配合调查。遇到阻力的,直接给我打电话。"

彭东来眼睛一亮,双手接过文件:"有宁省长支持,我们就放心了。"

"东来啊,"宁方远突然换了更随和的语气,"调查中除了违纪线索,要特别注意收集各分公司的真实经营数据。产值、利润、员工人数、技术装备水平...这些对省里的经济转型很重要。"

彭东来略显诧异:"您是说...要把经济调查和纪检调查结合起来?"

"不错。"宁方远点点头,"汉东油气集团的问题不仅仅是几个高管贪腐那么简单。它的经营模式、产业结构、技术路线,都代表着汉东传统经济的缩影。我们要查清问题,更要找到转型的突破口。"

彭东来若有所思地记下要点。作为纪检干部,他以往只关注案件本身,很少思考背后的经济意义。宁方远的思路让他耳目一新。

"对了,"宁方远状似随意地问道,"你在纪委工作多少年了?"

"整整十年了,宁省长。从科员做到监察室主任。"

"没想过换个岗位?比如到地方上做些行政工作?"

彭东来心头一震,手中的笔差点掉落。他抬头对上宁方远平静的目光,立刻明白了话中的深意——这是要提携他的信号。

"我...我服从组织安排。"彭东来努力控制着声音的颤抖,"不过如果能到基层锻炼,为地方发展多做些实事,当然是我的荣幸。"

宁方远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两人心照不宣。在汉东官场,这种含蓄的暗示比任何明确的承诺都更有分量。

"好好干。"宁方远最后说道,"汉东油气集团的案子,省委省政府都很重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