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对我不好的人就不带你飞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4章 潇达,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难道是回光返照?

哎呀妈呀,那我们是不是来早了?

这啥时候能咽气儿啊?总不能让我们在这儿干等着吧,这不耽误事儿吗?”

床上的潇达,本来已经油尽灯枯,被这一刺激,他竟然精神了。

那双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看着站在那始终面无表情的韩云深。

一只枯瘦得只剩下一层皮的手,从被子里慢慢地伸出来,颤颤巍巍地伸向韩云深的方向。

那只手,青筋毕露,像只鸡爪子,看着都吓人。

他伸着手,眼睛瞪得老大,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似乎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看着都难受。

吴秀卿大喊,“韩云深,你看见没有?你看见没有?

你爸他到死都还想着你呢!你这个铁石心肠的逆子,你倒是过去握住他的手啊!”

韩云深没动,平静地看着那只伸向他的手,也看着床上那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上一个临死之前要见我的人,是韩家的老太太。

她临死之前也想见我,大概是觉得自己以前做的事太过分,怕死了以后下地狱,所以想在临死前,求得我的原谅。

你猜,我原谅她了吗?

她让我去,我就去了。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哭着求我原谅她。可是,我没有原谅她。

如果作恶的人,只要在临死前说一句对不起,就能得到原谅,那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好人吗?

被他们伤害过的人,所受的苦难,就都白受了吗?没有这个道理。

然后,她就那么死了,死不瞑目。”

“所以,我也不会原谅你。我也要亲眼看着你,死不瞑目。

你要是想忏悔,就下去跟阎王爷忏悔吧!

但我想,你未必想忏悔,因为你从根儿上,就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儿。

既然如此,那就带着你的遗憾和不甘,去死吧!”

“我,韩云深,今天就在这里立誓。

这辈子,我都不会认你们潇家。

不但是这辈子,就算有下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我都不会跟你们潇家有任何关系。”

“我要亲眼看着你们潇家,对了,有句古话说得好,叫什么来着?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呵呵呵,现在你们潇家,不就是楼塌了吗?认命吧,别再挣扎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了。”

站在房门口的潇书翰,被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地扶着,听着屋子里韩云深这番诛心之言。

他看着床上苟延残喘的父亲,看着那几个刺眼的白色花圈,再看看眼前这几个气势汹汹的仇人,一种悲壮和绝望涌上心头。

潇家,真的没有希望,完了。

床上的潇达,像是听懂了韩云深的每一句话。

他伸出去的那只手,在空中猛地一颤,然后骤然落下,重重地砸在了床沿上。

他那双瞪大的眼睛里,最后的光彩迅速熄灭,一口气没上来,竟然真的就这么睁着眼睛,走了。

“老潇!”吴秀卿哭喊着扑了上去。

任凭她怎么摇晃,怎么哭喊,潇达的眼睛都睁得老大,直勾勾地看着韩云深的方向,再也没有了声息。

韩云深看着这一幕,心里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只有一种无边无际的疲惫。

随着潇达的死,韩家和潇家之间那点儿本就脆弱不堪的血缘联系,也算是彻底断了。

从此以后,水火不容。

潇家要怎么举办丧事,跟韩家人没有半点儿关系。

——————————

一九七九年,四月份,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历史的巨轮,开始轰然滚动。改革的浪潮,以无法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

改革开放,开始了。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韩家。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做生意了。

赵桂云和韩云深觉得,他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韩清韵忽然提议。

“爸,妈,咱们家东边那几间门市儿,不是还空着吗?地方那么大,足足四大间呢!咱们开个饭店怎么样?”

韩家的服装店和卤肉店,都在大门脸儿的西边。而大门东边,是韩清韵名下的几间门市,一直关着门没想好做什么。

“开饭店?”赵桂云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

韩清韵,“咱们这儿是大马路边上,人来人往的,客流量大。

再加上咱们自家的服装店和卤肉店,每天也能带来不少客源。

这叫天时地利人和,咱们都占全了。”

韩秀芝也激动了,“小可,这主意太好了,不开饭店,我这身手艺都快废了。”

这提议一提出来,立刻得到了全家的一致赞成。

说干就干,韩家人从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韩清韵以那四间门市入股,赵桂云和韩秀芝以技术入股,负责饭店的经营和后厨。

当然了,韩清韵很快就要提前毕业,还得带着两个娃和俩壮去找她老公去呢!所以她只等着年底拿分红就行。

饭店就由赵桂云和韩秀芝全权负责。

现在政策放开了,招工也不再是问题。饭店很快就找人装修好,又招了几个手脚麻利的服务员和帮厨。

韩云深跑了几天,找了有关部门,把粮食供应给批了下来。

至于菜,自家的菜就不再往外卖了,全都供给了饭店。

肉就更不是问题了,屠宰场那边本来就是熟门熟路,每天拿猪下水,顺便割个十斤二十斤的肉,那都不成问题。

就这样,在一个赵桂云挑的黄道吉日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韩家的小饭店正式开业了。

饭菜味美,价格公道,服务周到,最主要的不要饭票,饭店的生意从开业第一天起,就火爆得不行。

韩家的饭店那是天天客满,有的时候都到了需要提前预约的程度。',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