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韵跟洪月兰道谢并且告辞,回到房子那边等黄淑娟来。
赵桂云头上围着条毛巾挡灰,手里拎着一篮子拆下的砖,看到韩清韵回来就问,“咋样?找到人了?”
韩清韵把她手上的篮子接过来,“找到了,人家一会儿就到。”
赵桂云敲敲酸疼的肩膀说,“对方答应见面就是有卖的意思了,也不知道要多少钱。”
韩清韵把砖落好,又回屋里看。
其实两家房子是连着的,用着一道墙,着冯家那边四间,王家这边三间,而且都是大房间,一家子足够住了。
赵桂云带着老二父子三个住冯家那四间,老大两口子带四个娃住王家这边,只不过王家这边还是要隔出来。
一家子商量一番,决定把东边的一大间一改二。
一间小的给小拴住一个人住。
不是觉得就这一个儿子优待他,而是孩子再过两年就大了,到时候六七岁的孩子跟姐姐妹妹住在一起不合适。
大的这一间就给三个闺女住。
也就是说,只改一间就好。
这样就剩下很多材料,等天暖和的时候,就重新改大门,再南边院墙接几间房子出来。
可以当厨房,当仓库,也可以盖卫生间,这么长一排,能盖六间。
冬天供暖能长菜,还能养鸡鸭鹅。
院子也大了,马上收拾好,把种植箱搬过来也能放下。
有韩清韵这个大劳力,父子几个装篮子,她一手轻松拎俩,不费事就把砖都码好。
父子几个又开始拆东屋的炕,原来的炕不在南边,是靠着北墙的,炕拆完再开出一个门,就把房间一隔为二。
看看手表,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韩清韵洗洗手出去等黄淑娟。
站在大门口,还没有看到黄淑娟的影子,韩清韵用眼睛目测自己家离厕所有多远。
等房子拿下,天稍微暖和一点,就挖个通向厕所的沟下管子,这样以后不用天天早上排队挤厕所。
她倒是无所谓,但家里人不方便。
再说现在的厕所,那真是一言难尽。
正看着呢,就见一位女同志骑着自行车朝她而来。
女同志臃肿的棉袄外,罩着钢铁厂的蓝色工作服,头上戴着围巾,手上戴着军绿色的大棉手套,骑着二八自行车。
因为裹着头巾,看不到模样和年纪。
二八自行车嘎吱停在了韩清韵的眼前。
“是黄淑娟同志吗?”韩清韵试探着问。
“啊,是我,你就是小韩吧?哎呀,没想到是这么好看一姑娘。
那个,不好意思,路有点儿远,让你久等了。”黄淑娟靠墙把自行车撑好。
韩清韵,“哪里,我也是刚刚出来看看。
那黄姐,咱们在哪里谈?我家这灰尘大。”
黄淑娟问,“你家这个房子要改装?我能看看吗?”
韩清韵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您请。”
俩人说笑着进了院子,看到被拆了的墙,黄淑娟吃了一惊,“你们这是把冯家的院子也买下来了?”
韩清韵点头,“要不咋说我家人口多呢!这院子小真放不下。
我们娘几个要是来住,就又放不下了,所以我就打听了一下您家的院子。”
俩人说着话就进屋了,韩清韵给互相介绍了一下。
黄淑娟打量了一番,还到冯家院子那瞧了瞧,冯家的院子比她家的院子还小一些呢!
“我能打听一下,冯大爷这房子卖了多少钱吗?
抱歉,我知道这是yingsi,如果不想说可以不说。”
从言谈中,看得出来这位黄淑娟同志,非常有素养。
赵桂云,“没啥不能说的,我们是花了四千块钱买下来的。”
黄淑娟缓缓点头,沉默一瞬又说道,“带你们去看看那边的院子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