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章 禅意农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它能一路撑持佛教走到今天,立下两重功劳,关键得很!”

他指节习惯性地轻轻叩击着桌面,像在敲击历史的鼓心,“其一,它为丛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依靠。”

“师父们靠自己的汗水,种出嘴里吃的、身上穿的。”

“这种自给自足,让寺庙不用整日手心朝上,仰着看朝廷、权贵或者信众的面色过活。”

“经济上站得稳了,人格才能真正挺起腰板儿来!”

“寺庙才谈得上独立自主,僧人才能心无旁骛地研习佛法,守护一方宝刹清规。”

这一点,林方政深以为然,清凉寺能躲过历史上一场场经济上的倾轧与附庸危机,这份自力更生的底气功不可没。

“其二,”江昭宁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这正是中华这片土地对佛教最伟大的转化与重塑!”

“它将那种起初有点格格不入的‘乞食’形态,成功地移接到了咱‘耕读传家’的文化大树上。”

“‘寓禅于农,农中悟禅’,这才叫落地生根呐。”

“从此,修行不必总是高坐云端不食人间烟火,它就蕴藏在平凡劳作里头。”

“弯下腰种地,本身就是一种禅定的功夫。”

“这种接地气的活法,才让佛教得以在咱们中华大地扎下深根,枝繁叶茂,甚至枝蔓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林方政感到一股滚烫热流冲刷着脊柱。

千年的智慧与力量似乎通过江书记的言语灌注己身。

话锋回转当下,江昭宁的语气陡然变得凝重:“但看看这繁华市场背后,很多寺庙的路,是不是有点走偏了?”

他不等林方政开口,言语如疾风劲矢,“门票三级跳,高得离谱。”

“高价香火、天价功德箱,名堂越来越多。”

“还有什么投资项目,把清净之地炒成了商业地产……”

他猛地一拍桌面,力道不大,闷响却震在林方政心上,“这股风气很不好!伤的是群众的感情,损的是宗教本应具备的超脱与纯正。”

“我们常说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我看,禅宗留下的‘农禅并重’,就是这个方向上一颗经得起考验的定海针!”

他目光炯炯,直视林方政,“清凉寺,就是咱们手上一个宝贵的样本!”

“守着农禅古风,守着不收费的禅田丰饶与朴实分享——这样的清净地、自在地、接地气的地方,难道不正契合今天老百姓对‘诗与远方’的朴素向往?”

“不正切合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寻找精神家园的时代脉搏?”一连串发问,如同重锤,震得林方政从深愧转为警醒。

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危机感,一同化为额角滚落的热汗。

他肃然立起,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江书记!”

“清凉寺的农禅并重不仅仅是历史旧事,它是一条活着的路,对我们当下旅游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江昭宁脸上那层坚冰终于化开一丝赞许的微澜,点了点头。

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