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章 浴火重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不是建议,是斩钉截铁的命令。

张宏宇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后背的衬衫瞬间贴紧。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幅度大得带倒了面前的茶杯,茶水泼洒在光洁的桌面上,也顾不上擦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是!请江书记放心!”

“城投公司坚决拥护书记指示,不打折扣,不走样,立即执行!”

“江书记,”陈向荣眉头紧锁,忍不住开口,声音里满是困惑和忧虑,“拆迁办虽然是个临时机构,但眼下新城区建设箭在弦上,任务重、时间紧,它承担着大量具体工作。”

“一旦撤销,后续的拆迁安置工作由谁来接手推进?这……这会不会影响发展大局?”他摊开手,眼神里是真切的焦急。

江昭宁脸上并无波澜,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陈局长考虑的是实情。拆迁办作为协调机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短时间内不会撤销。”

“那您刚才……”陈向荣更糊涂了。

“我所说的撤销,是破旧立新,是重建!”江昭宁斩钉截铁,“旧的模式,滋生***,激化矛盾,必须连根拔起!”

“新的拆迁机构,必须脱胎换骨!”

“重建?”陈向荣追问,“建在何处?如何建?”

“新的机构,人员构成要科学、透明。”

江昭宁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勾勒一幅蓝图,“主任、副主任,是骨架。”

“除此之外,核心在于专业化和社会化监督!”他竖起手指,逐条阐明,“第一,必须聘请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专业评估人员,进驻核心!”

“房屋价值几何,不能由谁拍脑袋说了算,得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评估报告必须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第二,要有熟悉当地情况、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街道、社区干部参与进来,负责沟通协调,化解矛盾,他们是润滑剂,更是‘接地气’的桥梁。”

“第三,引入公证力量!拆迁全过程,从评估、谈判、签约到补偿款发放,每一个关键节点,必须有公证处人员现场监督,全程录音录像,确保程序合法合规,杜绝暗箱操作!”

“那些打着各种旗号、混迹其中进行威胁恐吓、意图浑水摸鱼的社会闲杂人员,必须彻底挡在门外!”

他条分缕析,如同搭建一座精密而坚固的工事。

话音未落,江昭宁已转向坐在他左侧、一直沉默记录的县纪委书记王海峰。

“王书记,”他的语气带着托付重任的郑重,“纪委的利剑,要时刻悬在这新机构的头顶!”

“你们必须抽调政治过硬、业务精干的骨干力量,组成常驻拆迁办的人数不能少于两人!”

他的目光锐利如电,“他们的职责,就是瞪大眼睛,竖起耳朵!随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对任何违规违纪苗头露头就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王海峰马上点头,“明白!纪委坚决落实江书记要求,会后立即抽调两人组成纪检监察室,确保监督无死角、震慑常态化!”

“至于这个新机构的具体归属,”江昭宁的目光最终落回陈向荣身上,带着不容推卸的信任与压力,“就设在你们住建局!”

“由你,陈向荣同志,亲自兼任主任!”

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像一块巨石投入陈向荣心湖。

兼任拆迁办主任?

这位置风口浪尖,烫手至极!

然而,江昭宁眼中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毫无转圜的决断,像一道无声的命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