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5 太子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个月后岁考。

岁考成绩靠后的,四等以下的会被惩罚。

许克生仿佛回到了高三的时光,充实、有序又十分紧张。

~

京城外的燕子矶码头。

士兵已经封锁了周边的所有道路。

岸边华盖云集,绸服在晨光下闪着耀眼的光点。

太子北巡归来,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率领群臣一早就前来接驾。

一艘快舟逆流而上,箭一般驶来。

船上的士兵送来了太子的行踪,船队一炷香后抵达。

众臣急忙整理服饰,站好队伍。

日上三竿,阳光普照,但是没有一点温度。

江风猛烈,吹的众人手脚冰凉,脸几乎没了知觉。

一支庞大的船队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

在一群战舰的簇拥下,一艘高大的楼船向码头驶来。

江水更迅猛地拍打着江堤,水花飞溅,落在大臣们的礼服上。

蓝玉带着重臣向前走了几步,到了踏板的地方恭候。

最先下来的是太子的亲军。

之后,楼船在码头停下。

踏板刚刚放下,太子就出现在了船舷边。

蓝玉带领群臣躬身施礼,高呼“太子千岁”。

在太监的搀扶下,太子走了踏板。

蓝玉带领群臣大礼参拜,恭迎太子回宫。

蓝玉刻意瞥了一眼,太子红光满面,精神很好。

~

群臣将朱标送入皇宫,宫门缓缓关闭,群臣才散去。

朱标则直接去了谨身殿。

刚从车辇探出头,他就看到父皇已经迎出大殿。

朱标急忙下了车,小跑过去,

看着父皇的白发、皱纹和关切的眼神,朱标眼圈红了,躬身施礼,哽咽道:

“儿臣给父皇请安。”

朱元璋急忙上前搀扶,

“标儿,怎么瘦了这么多?身体康复的怎么样?”

朱标一挺胸膛,

“进西安就已经完全康复了。”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

“戴思恭去北平还没回来,先让其他太医给你调理吧。”

戴思恭是太医院的院判,目前水平最高,也是他最信任的御医。

朱标笑道,

“儿子身体好着呢。”

朱元璋劝道:

“来回三个月的辛劳,记得让御医把把脉。”

朱元璋看他要跟着进殿,就笑着劝阻了,

“你先回去好好歇着,什么事都等明天再说。”

朱标见父皇意见坚决,就躬身告退了。

东宫有人在等他回来。

~

夕阳西下。

东宫吕氏已经带着儿子、妃子、宫人在咸阳宫外恭候多时了。

大礼参拜后,将朱标迎进咸阳宫。

众人落座,说了一会儿话。

朱标大致讲了北巡的一些趣闻,又简单询问了各妃子、儿子的情况。

很快到了晚膳的时间。

朱标没有什么食欲,勉强吃了一碗饭就放下了筷子,起身去了书房。

案子已经摆了一些题本。

朱标缓缓坐下,打开了一本。

时间一点点过去,夜深了。

朱标又打开了一个题本,是江南一带秋粮的统计。

江南是朝廷的产粮重地,朱标仔细阅读,默记其中的关键数字,同时和去年对比。

不知为何,眼睛酸的厉害。

头有些晕眩,记东西困难,回忆也有些模糊。

吕氏亲自送来了一杯香茗。

看到太子双颧赤红,急忙放下茶盏,

“夫君,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说着话,她的手已经放在了朱标的额头上,额头烫手。

吕氏有些慌了,急忙吩咐宫人:

“传御医!”

她又跌足道:

“哎呀,真不巧!戴院判不在京城!”',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