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0 谕令,县尊和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提到医案,卫医官眼中有了光,

“编修,那份医案太好了!太多内容小人从未见过。”

“小人十二岁学医,自以为读遍了医书,看了医案方知自己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了。”

“别说开刀去病灶,就连最后的缝合都那么多说法。”

“小人从中获益匪浅!”

“这份医案必将是兽医学中的一份经典。”

“……”

卫医官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甚至带着狂热,对医案的崇拜和佩服溢于言表。

黄子澄心里有底了,

太仆寺歪打正着,找对人了!

卫医官这样的医痴是最合适的人选!

做事能力、才华很重要,但是全身心地投入更重要。

黄子澄微微颔首,

“那你继续。每一头牛都写下详细的治疗过程,按照给你的医案去写。”

“十头牛之后,立刻带着这些文案来找我。”

“小人遵命!”卫医官领了命令退下了。

黄子澄又喝了几杯茶,眼看暮色西沉,才拿出宝钞结了账,脚步轻松地走了。

无论结果如何,都给太子一个可靠的交代了。

算算日子,那个爱钱的许克生已经报过名了吧?

此子不凡!

再过两年就要同殿为臣了。

~

上元县衙。

夕阳的余辉照进了公房。

杜县令按照方主事的意思办了,但是一天都在患得患失,心里烦躁不安。

公堂内外渐渐安静下来,公差都下值了。

杜县令也起身去了后院。

后院传来了驴叫声,声音洪亮。

这是母亲最近买的健驴,三岁的牙口,花了很少的钱,捡了个便宜。

刚到月亮门,就听到母亲开心的笑声:

“本来要被坑了,一贯多钱啊,得攒多久?”

“老身就想拿儿子是县令来吓唬那个奸商,却又担心影响了我儿的官声。”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小郎中来了。”

“手到病除啊!”

杜县令不由地笑了,这都过去五天了,母亲还在念叨这件事。

母亲不小心买了一头病驴,

幸好一个年轻人给治好了,母亲几乎是白赚了一头驴。

杜县令慢慢走进后院,

妻子正带着幼儿玩耍,母亲坐在一旁纺线。

幼儿扑了过来,杜县令一把抱了起来。

母亲放下了纺锤,

“儿呀,先歇着,娘现在就去炒菜。”

杜县令在院子里逗了会儿子,心情慢慢放松下来。

“开饭吧。”母亲在屋里叫。

~

桌上只有一甑米饭,一碟豆腐,一碟青菜。

唯一的一碟炒鸡蛋还放在了杜县令的面前,还有一角酒。

饭桌上很安静,幼儿也很老实地吃饭,杜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用过晚饭,妻子给杜县令沏了一杯茶,捡了桌子去洗洗刷刷,儿子自己去院子里玩耍。

杜县令端起茶杯,里面冲的是散茶。

轻轻啜了一口,他劝母亲道,

“以后在外面遇到麻烦,就提一下我,没事的。”

老婆婆笑道:

“咱不提你,也有人提。那个小郎中提了你,说见过你,将那个奸商吓走了。”

杜县令疑惑道,

“见过我?”

老婆婆摇摇头,

“他自己也说了,是狐假虎威。”

杜县令微微颔首,

“好吧。”

老婆婆被提到了最开心的事,又打开了话匣子,

“他看上很小,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读书人的直裰。”

杜县令在一旁听着,这几天他只知道母亲大赚了,中间的事情没细听,

读书人耻于利,他没有细问其中的过程。

“哦,老身听说,他今年也要考童生试的,就在你这里哦。”

杜县令来了兴趣,

“可知道他的名字。”

既然帮了母亲,那科场也可以适当回馈一下。

老婆婆笑道,

“这个名字咱记着呢,叫‘许克生’。”',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