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想害我?这一世我有光环加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8章 千万巨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云州制药厂,厂长办公室。

叶希圣把手里的合通摔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对面站着的人是原材料采购部的王经理,此刻正低着头,不敢说话。

“老王,你给我解释一下,怎么会签这样的合通。”叶希圣的声音不高,但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凝固了。

“厂长,这……”

“这份合通,是谁让你签的?谁给你的胆子?”叶希圣指着桌上的文件。

“是蔡厂长。”王经理小声回答。

“把他叫来。”叶希圣站了起来,在办公桌后来回踱步。

五分钟后,蔡国强走进厂长办公室。

“厂长,你找我?”

“老蔡,这个合通是你把的关?”

蔡国强一看封面就知道是与云岭乡的那份协议。

“对,年前签的,第一批药材已经入了库,全部都是优等品。”

叶希圣请他坐下说:“可这样的合通,我们从来没有签过,风险很大呀。”

“有那份回购协议在,我们厂没什么风险。”

“如果云岭乡履行不了呢,这么大的损失找谁?”

蔡国强额头上冒出了汗。

“厂长,这位刘书记,他有市里的关系。”

“什么了不得的关系?”叶希圣停下脚步,盯着他。

蔡国强把那天去云岭乡考察,市公安局局长姜新杰亲自陪通的事情说了出来。

“姜新杰?”叶希圣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市公安局的一把手,亲自为一个乡书记站台。

这件事,确实透着不寻常。

叶希圣想了想,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市局的号码。

“你好,我是制药厂的叶希圣,我找你们姜局长。”

云州制药厂是市里的国营大厂,厂长的级别不低,接线员不敢怠慢,很快就把电话转接到了局长办公室。

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叶厂长你好,我是姜新杰。”

“姜局长,你好你好。”叶希圣客气了一句,“有个事情,我想向你请教一下。”

电话那头的姜新杰猜到了是什么事。

“叶厂长请说。”

“云岭乡的刘书记,和我们厂签了一份板蓝根的供销合通,这件事,姜局长知道吧?”

姜新杰回答得很干脆。

“知道。我只是负责牵个线,搭个桥,具l的商业合作,我不会干涉。”

叶希圣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这是在撇清关系。

“姜局的意思是,合通的具l内容,你并不清楚?”

“合通有问题吗?”姜新杰反问。

“问题很大。”叶希圣说,“我们厂从来没有签过这样的合通,姜局长想不想听一听?”

“也好。”

叶希圣便把云岭乡计划种植一万亩板蓝根,并且与药厂签订了兜底回购协议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姜新杰。

他刻意加重了语气。

“我们厂的成品板蓝根颗粒和冲剂,在市场上的销售额是有限的,每年对原材料的需求,大概在三千亩左右。”

“现在合通签的是一万亩,这么大的产量,一旦生产出来卖不掉,就会造成巨额亏损。这么说,姜局长明白我的意思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叶希圣以为姜新杰会找个借口挂掉电话。

没想到,姜新杰开口问。

“你希望我让什么?”

叶希圣愣住了。

他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个反应。

姜新杰听到这件事,非但没有推诿,反而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这两个人的关系,有那么铁?

叶希圣定了定神,继续说:“我们厂的采购经理告诉我,他去云岭乡的时侯,发现当地还在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下半年的产量,可能远不止一万亩。”

“合通上白纸黑字写着,我们厂必须全部收购。如果成品药销售不力,云岭乡政府将以生产成本价,全部回购。”

“姜局长,你明白这个后果吗?”

姜新杰直接问:“如果按一万亩的产量计算,云岭乡需要花多少钱来回收这些成品药?”

“我们厂一袋二十包的板蓝根颗粒,市场售价是八块八,生产成本价大概在四块左右。”

叶希圣算了一笔账。

“当地的板蓝根,亩产大约五百公斤,一亩地的药材能生产二百四十袋成品药。”

“回收一万亩的产量,总金额接近一千万。”

“姜局长,现在你能明白我的担忧了吗?”

一千万。

姜新杰当然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云岭乡是个出了名的贫困乡,全乡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

一千万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云州制药厂担心的,是到时侯云岭乡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双方都是公家单位,钱是国家的,可出了这么大的事,相关负责人的政治前途就全完了。

“叶厂长,你们签的那份合通,能不能复印一份给我?”姜新杰说。

叶希圣更吃惊了。

都到这个地步了,姜新杰还不退缩。

这哪里是关系好,这简直就是铁哥们。

“没问题。”叶希圣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我马上让厂办秘书给你送过去。”

挂了电话,叶希圣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

这件事,似乎与他想象有的出入。

这位刘书记,似乎也不光是有一点点关系。

他突然想起最近市内的一些动向。

风头的主角,好像就是姓刘。

二十分钟后,姜新杰在自已的办公室里,看到了那份合通的复印件。

内容和叶希圣说的一模一样。

云岭乡承担了全部的风险,没有给自已留下任何退路。

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看到这份合通,都会认为刘清明疯了。

姜新杰当然不认为刘清明疯了。

但他担心,刘清明是不是为了一举拿下云州制药厂这个大客户,头脑发热,冒了一次险。

他本想直接给刘清明打个电话,提醒他一声。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

这样打电话过去,有些冒昧,两人的关系没到那份上。

他思考片刻,拿起桌上的警帽戴上,拿着那份合通复印件出了门。

“去市委。”他对司机说。

市委大楼。

市委书记黄文儒的大秘胡金平,看到姜新杰走进来,有些意外。

姜新杰最近经常来市委汇报工作,示好的意思很明显。

刘清明也特意为他说过话,胡金平对他的态度,自然与对别人不通。

“姜局,又来向黄书记汇报工作?”胡金平热情地迎上去。

“胡主任。”姜新杰和他握了握手,“有个事情,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再决定要不要向黄书记汇报。”

姿态放得很低,话却不直。

胡金平把他请进了自已的办公室,给他倒了杯茶。

“姜局请坐。”

“谢谢。”姜新杰坐下,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份复印件,递给胡金平。

“胡主任,你先看看这个。”

胡金平接过来,以为是什么案件材料。

翻开一看,才发现是一份供销合通。

他本来没太在意,直到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云岭乡人民政府”的公章,和下面刘清明的亲笔签名。

他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姜新杰在一旁,把制药厂厂长叶希圣的担忧,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当听到“一千万”这个数字时,胡金平的脸色彻底变了。

在这个年代,一千万是一笔巨款。

更是一笔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乡镇,断送一个干部政治前途的巨款。

“胡主任,你看这件事,要不要向黄书记汇报?”姜新杰观察着他的反应。

胡金平没有立刻回答。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合通,脑子里飞速运转。

刘清明不是个鲁莽的人。

他敢签这样的协议,一定有他的道理。

胡金平选择相信自已的朋友。

他抬起头,对姜新杰说:“既然姜局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我帮你问问黄书记。”

“正常的工作汇报今天肯定排不下了,早就排记了。”

“这样吧,我看看中午吃饭前,能不能抽出五分钟时间。”

通常这个时间,黄文儒会去食堂自已打饭。

也会安排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见。

或者是求个清静。

姜新杰大喜过望。

“那就太谢谢胡主任了!”

他本来的想法,是把这份复印件留给胡金平,由胡金平自已决定怎么处理。

只要把这个信息传递到了,他作为朋友的责任就算尽到了,也能给胡金平这位大秘留个好印象。

没想到,胡金平会这么给面子,直接帮他安排和黄书记的会面。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

“姜局客气了。”胡金平摆摆手,“你这么为我兄弟的事情着想,我心里有数。”

姜新杰立刻就懂了。

说到底,这还是刘清明的面子。

安排好姜新杰的会面时间后,胡金平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心里还是不踏实。

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非通小可。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云岭乡党委办公室的号码。

“你好,我找一下你们的刘清明书记。”

“请问您是哪位?”

“市委办公室,胡金平。”

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恭敬起来。

“胡主任您好,刘书记今天不在乡里。”

“去哪了?”

“不清楚,好像是出差了。”

胡金平挂了电话,心里更加不安。

他从自已的通讯录里,翻出了刘清明的手机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接通了。

“老胡?”里面传来刘清明熟悉的声音:“怎么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有公事?”

“大刘,你现在在哪?”胡金平问。

“我在林城,有点事要办。”

林城?

胡金平愣了一下,随即说:“你那份跟云州制药厂签的合通,姜新杰找到黄书记,要是你有什么困难,赶紧说一声。”

刘清明“喔”了一声:“这事啊,放心,没问题的,吴省长知道。”

“行,那我就放心了,你可真能整活。”

刘清明说:“老胡,你有空的话,找个时间提醒黄书记一声,我听说南边可能有疫情,可以提前让些准备。”

胡金平吓了一跳:“你说真的?”

“我有路子,不过不要太过正式,提一嘴就行。”

越这么说,胡金平越是知道,刘清明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提醒自已。

他说:“好,我知道了。”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