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的水患,不能再拖了。”
御书房。
秦衍怒拍御案。
“工部那群人,简直就是将朕的话当作耳旁风!递上来的章程,依旧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年年如此,年年无效!”
“一群废物!”
于德茂不敢接话,只能将头埋得更低。
秦衍发泄了一通,心中郁结却未消散多少。
他转身,盯着墙上悬挂的南方舆图,沉吟良久。
“永宁侯。”他缓缓开口,“老成谋国,于工部水利之事亦不算陌生。”
“此前‘忠义捐’一事,办得还算得体,没出什么纰漏,也没得罪太多人。”
于德茂心中微动,小心迎合,“陛下圣明,永宁侯爷确是稳妥之人。”
“稳妥?”
秦衍嘴角噙着嘲讽,“如今这局面,光是稳妥,怕是还不够。”
“水患汹汹,民怨沸腾,需要的是雷厉风行,能打破陈规之人。”
他目光扫过另一份奏报。
那是暗卫送来的,关于荣亲王秦铮近日的动向记录。
其旧部将领往来虽不频繁,却次次皆是要紧人物。
南境蛮族之乱已起烽烟,非猛将不足以平定。
放眼整个朝堂,能迅速震慑南蛮,且有十足把握功成的,
竟还是只有小皇叔秦铮。
让他去?
无异于放虎归山,使其再掌兵权,势力必然更进一步,日后更难钳制。
不让他去?
南境若乱,必定牵扯大量精力,北境刚稳的局势恐生变数,且朝中一时也无更合适人选。
两难之下,必须有所制衡。
绝不能将宝压在一处,更不能让秦铮毫无顾忌地南下。
秦衍的目光再次落到永宁候的名字上。
又想起了几日前宋时薇在朝堂之上,于屏风后应答关于治水策略时的惊才绝艳。
虽未露面,但那三条策略,条条切中要害,不知震慑多少臣公。
还有更早时,
宫宴上一曲《破阵乐》的磅礴气势,御书房内偶尔几句关于兵书杂谈的精准简介,甚至那日那番看似无意的和亲人选点拨
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
此女之才,绝不止于后宫方寸之地。
她心中有沟壑,绝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用她,是一步险棋。
妃嫔干政,乃大忌。
但眼下南境水患迫在眉睫,已不仅仅是天灾,牵动民心,更关乎赋税粮草之根本。
若处理不当,恐生民变,动摇国本。
他需要能真正做事,能打破僵局的人。
而永宁侯府看似圣眷正浓,实则根基不稳。
永宁侯宋云赫本人能力中庸,后继无人,不足为虑,恰是可用之机。
用他们,倒不必担心尾大不掉。
“拟旨。”秦衍终于开口。
“命永宁侯宋云赫为钦差大臣,总督南方三省水患治理事宜,赐尚方宝剑,遇事可先斩后奏。”
此权不可谓不重!
先斩后奏,几乎是给了生杀予夺的临时大权。
于德茂心头一凛,躬身应下,“嗻。”
“还有,”秦衍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玉扳指,目光幽深,“薇充容宋氏。”
“朕听闻,永宁侯夫人近些日子身体不适。永宁侯此次南下,身边无人照料起居,朕心甚忧。”
“薇充容近来于佛理颇有进益,性子沉静稳妥。”
“特许其以‘为国祈福,静心修养’之名,随父同往。”
“一则全其孝心,照料父亲起居;二则于灾地设坛祈福,安抚民心。”
于德茂心头巨震,抬头看向皇帝,眼中都是难以置信。
让妃嫔离宫,随父离京,奔赴灾地?
这这于祖制宫规已是极大的违背!
传出去必是轩然大波,官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陛下这哪里是让她去祈福尽孝?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