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7章 皇帝驾崩,新君登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牢房里,蓬头垢面躺在干草堆里的人,正是前任兵部侍郎——宋濂。

宋濂因触怒了王瑾后入狱,一直被囚禁在这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王瑾不杀他,也不放他,似乎早就忘记了宋濂这么一个人在这儿。

实际上宋濂清楚,王瑾是在用这种方式折磨他。

将一个满腹经纶,怀有雄心壮志地关押在天牢,任由时光消磨锐气。

让他每天活在连累了家人的痛苦中,这比杀了宋濂要残忍得多。

宋濂缓缓起身,朝常茂拱了拱手:“大将军重了!我不过一个囚徒而已,担不起‘大人’二字。”

“倒是三位大人,你们……被齐王、王瑾联手关进来了?到底怎么回事?”

常茂、张郃、杨莲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默然不语。

宋濂见他们都不说话,挠了挠头:“三位大人,进了天牢想出去不知道何年何月,你们不妨跟我讲讲。”

“反正我宋濂这辈子不指望离开天牢,什么话进了我宋濂的耳朵,绝对传不出去。”

宋濂苦中作乐,格外豁达。

杨莲苦着脸,一声叹息:“宋大人,我……我实在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讲好了。”

杨莲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将他入宫后的见闻讲述了一遍,听得宋濂直咋舌。

“这么说,皇宫已经被齐王、王瑾控制,陛下、秦王成了他们手中棋子?”

宋濂气得直拍大腿:“唉……王瑾专权,结党营私,当年我正是因为看到王瑾这一点才上书弹劾于他。”

“没想到王瑾胆大包天,敢做到这一步,直接扶持齐王上位,以后大乾朝堂谁还能制衡他王瑾?”

常茂轻声说道:“若我们三人还能出去,或许可以制衡他一二,若我们出不去……”

常茂吃不准王瑾会不会借机除掉他们。

站在理性的角度,常茂觉得留着他们是最好的选择,就怕齐王与王瑾失去理智,大开杀戒。

宋濂摇头感慨:“我在牢房里待得昏天黑地,不知岁月更迭,没想到京中竟然发生剧变。”

“三位大人,恕我直,陛下此时此刻,恐怕已经……已经不在人世了。”

一听这话,张郃的脸色一变:“宋大人!慎!”

宋濂双手一摊:“三位大人有官身在,要小心谨慎,我宋濂本就是罪人,说话随意些无妨。”

宋濂完全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至于秦王殿下,怕是也落不得什么好结果,大乾的天,真是要变了。”

宋濂的话让三人沉默不语,他们不想承认,但宋濂说的是实话。

张郃满腹怒气,随着宋濂戳破真相化为郁闷与绝望。

他闭上双眼,眼泪悄然流下。

“难道,我大乾的正统真的要被齐王与王瑾这等奸人篡夺?我们只能在这里干瞪眼?”

这时,宋濂指了指身后的干草堆:“张大人,放宽心吧!睡一觉,睡久了你会发现,这天牢的干草堆很舒服。”

宋濂躺下后没多久,便呼呼大睡。

可常茂、张郃、杨莲哪里睡得着?

他们相顾无,就这么一直枯坐着。

黎明时分,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

忽然,一声钟声打破了牢房里面的宁静。

“铛——”

厚重的钟声极富穿透力,疲惫的三人被钟声瞬间敲醒了。

张郃“腾”的一下站起来,他竖起耳朵,喃喃自语。

“是……是钟鼓楼的大钟?”

常茂的心悬了起来,现在可不是敲响晨钟的时间,怎么忽然敲钟,难道……

“铛!”

厚重绵长的钟声再度传来,杨莲的身子微微颤抖,他望着狭小的牢房窗户。

“是钟鼓楼的大钟!若鸣钟九声,往复九次,便是大丧之钟声啊!”

杨莲心里还怀有一丝期待,期待皇帝没事,可随着一声声钟响起,杨莲“扑通”跪地,失声痛哭。

“陛下!”

常茂的脸色灰败,对着皇宫的方向叩首,流泪。

而一直躺在干草堆里面,呼呼大睡的宋濂,此刻也起来,对着皇宫行礼,送皇帝朱晟最后一程。

这一日,全城悲痛缟素。

九九八十一下丧钟不过是开端,接下来,大钟要分时间段一共敲响三万下,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当夜,武英殿。

丞相王瑾、礼部尚书尹礼,以及户部尚书裘德、工部尚书苍皓恭敬地向齐王禀报要事。

“殿下,这是臣等今日商议之后,为殿下您拟定的‘登基大典’流程,请殿下您过目。”

王瑾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放在了御案上。

“铛——”

武英殿外钟声还在继续,齐王展开了奏疏。

“剔除了卤簿大驾,预先的祭告天地、社稷、宗庙也没了?”

王瑾闻看了一眼尹礼,尹礼连忙凑上前去,恭敬道:“殿下,这卤簿大驾需要全副銮驾、羽葆、豹尾旗、象辂、宝鼎擎执等等物件。”

“若要准备起来,至少要三日时间才能凑齐,您明日登基……时间实在太仓促了。”

尹礼生怕惹恼了齐王,详细解释:“至于预先祭告天地、社稷、宗庙,按照礼制应该先祭,不过您时间仓促可省去,只要承诺日后补祭就好。”

齐王朱欢继续翻阅奏疏。

“百官的表笺进贺也免了?免了好,一个个呈递贺表,过于冗长了,嗯?”

朱欢的眸子一凝:“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为何也免了?莫不是本王不配?”

尹礼吓得一哆嗦,差点没跪在地上。

“殿下!陛下刚刚过世,现在是国丧期间,为表哀痛还是奏乐全部停止为好。”

尹礼跟礼部官员搜肠刮肚,选定的流程还是很考究的。

在尹礼惶恐地解释之后,朱欢终于认可了登基仪式,让尹礼全力筹备。

翌日,清晨,一场改变大乾格局的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步,为告祭仪式,免去繁琐的告祭,只在奉天殿前设置香案祭台。

齐王身着素服,向上天、宗庙,焚香叩拜。

文武百官在齐王身后,看着齐王告祭上天。

而在奉天殿前左右,便是杀气腾腾的羽林军,时刻盯着在场的大臣。

“国家危难,神器不可暂虚,臣弟朱欢遵奉遗诏,勉绍大统,必殚精竭虑,克复艰难,祈天、祖宗佑之!”

待告祭仪式结束,齐王缓缓转过身来,这第一步“君权天授”的认证就算结束了。

第二步,便是重头戏——宣读诏书。

虽然留在宫中的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都已经见过了诏书,“确认”诏书内皇帝传位给了齐王朱欢。

但这一步宣读诏书是在法理上向天下表明齐王继承大统的正当性。

丞相王瑾亲自宣读诏书,内容与那日在奉天殿的几乎一致,只是将秦王换成了齐王。

“从今日起,改年号——景泰!”

诏书宣读完毕,王瑾便宣布了新君朱欢的年号,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接下来,文武百官开始朝拜。

所有官员向新皇帝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礼节繁琐但所有臣子包括王瑾都要参与,不敢怠慢。

待群臣行过大礼,新君朱欢高声道:“先帝猝然长逝,朕实哀伤不已,如今国家动荡,四夷环伺。”

“正当朕与诸位爱卿共度时艰,朕欲励精图治,令大乾富强繁荣,不负先帝所托!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隆恩!”

文武百官齐声谢恩,这一刻,朱欢的脸上浮现出无法抑制的笑容。

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

曾几何时,朱欢也曾想要站在这个位置上。

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