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枭的第一步,是“发展耳朵”。
    说书先生何如是,早些年上京赶考,路遇强盗被夜枭顺手救了。
    屡试不第的何如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抬,这些年在京城生活极其艰难,回乡连盘缠也无。
    当初夜枭找上他来“听风楼”说书,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原以为只是找个养家糊口的活儿兼报答救命恩人,没想到“听风楼”的说书如此与众不同,何先生也一夜爆火京城。
    现在,别说夜枭答应帮他把家人带到京城来,只是让他留意点茶客情况,就是让他去给客人端茶递水,他也愿意啊!
    何如是每日坐在高台上,面对满堂听客,谁对什么话题感兴趣,谁神色有异,谁与谁私下交换眼色,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夜枭轻易便将这位洞察人心的说书先生变成了情报网的第一道筛子。
    跑堂的小二,负责添茶倒水的侍女,更是无处不在的移动“耳朵”。
    这些人都是夜枭亲自去人牙子那里买来的,他手里捏着这些人的卖身契,加上杀手的训练方式,不怕这些人不听话。
    “听风楼”不只是在茶楼里被动接收消息,夜枭偶尔还会“下饵”。
    比如让线人在与“茶客”闲聊时,抱怨京城米价浮动,引出漕运损耗话题,再看同桌的相关小吏如何接话。
    这个过程繁琐而精细,如同蜘蛛织网,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掌控力。
    夜枭显然乐在其中,他那八卦天性从这些琐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齐锦初对他给予了完全的信任,从不干涉他的具体操作,只定期听取简要汇报,并提出下一个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这种完全放手的态度,让夜枭越发投入。
    短短时间内,一张以“听风楼”为中心,初步覆盖京城各大衙门,部分勋贵府邸,乃至市井江湖的情报网络,已悄然成型。
    虽然还很稚嫩,许多线条尚未完全打通,但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产出有价值的信息。
    夜枭偶尔也将一些筛选过的,他认为有趣的消息,当八卦讲给齐锦初和墨白听,比如某位侍郎怕老婆,某位将军私下爱唱小曲,某两家表面上斗得你死我活的皇商其实暗中有往来密切
    齐锦初听得津津有味,越发觉得这情报网络真是妙用无穷。
    而墨白通常只是在一旁安静地捣鼓他的毒药和香料,偶尔听到某些涉及稀有药材或诡异毒物的事件时,才会抬起眼皮,冷冷地插上一两句专业点评。
    这一日,夜枭处理完一批情报,伸着懒腰走进齐锦初常待的雅间,习惯性地开始播报今日趣闻:“主子,您猜今日谁来咱们这里了?”
    齐锦初正吃着新研发的茶点,闻无语:“听风楼每天来那么多人,本宫怎么猜得到?”
    夜枭嘿嘿一笑,坐到齐锦初旁边的椅子上,伸手拿了一块一口酥,边吃边说道:“今天工部那位李员外郎,居然在咱们这儿约见了他外室的小舅子,商量怎么把新入手的田产瞒过他夫人啧啧,账算得那叫一个细”
    工部的员外郎,姓李的?齐锦初略有点印象,貌似是个一脸古板的老头子,没想到私底下玩得也挺花啊!
    夜枭吃完一口酥,又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卷起来的小纸条,神色稍正:“主子,这是下面刚送来的,关于上次宫宴那批南疆‘黑线儿’的”
    “似乎查到点有意思的尾巴,城西一家看似普通的皮货行”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