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重生:逆转青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章 资本围剿升级,境外线索引新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被钱收买。”林风看着群里不断弹出的消息,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刚才王师傅还发来消息,说他联系了菜市场的老商户,愿意给咱们供应蔬菜,就算深创投给高价,他们也不答应,说‘不能让学生吃不上放心菜’。”

苏晴也笑着说:“学生那边也有好消息!咱们发起的‘数据安全科普活动’,有200多个学生报名当志愿者,明天就会在校园里发传单,告诉大家‘智慧校园app偷数据’,还有不少学生在论坛发帖,分享‘注册后收到垃圾短信’的经历,现在没人敢用那个app了。”

陈阳则在电脑前忙碌着,屏幕上是“跨校联盟数据共享平台”的测试界面:“我把辰风的订单系统改成了联盟共享版,每个成员都能看到自己区域的订单数据,还能互相调货,比如江城的五花肉多了,可以调到邻市,避免浪费。另外,我加了‘数据加密’功能,所有共享数据都会脱敏,只保留必要的订单信息,防止被深创投攻击。”

工作室里的气氛渐渐回暖,可陆辰心里的警惕却没放下。深创投能拿出10亿资金,绝不会因为一次app下架和供应链抵抗就放弃,他们肯定在酝酿更大的动作。他拿出手机,给那个神秘的匿名者发了条短信:“深创投开始买断供应链、撒钱抢用户,还把数据传到境外,你知道他们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吗?那个境外服务器的背后,到底是谁?”

匿名者的回复隔了一个小时才发来,附带了一份加密文件,解密后是一份《深创投与东南亚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议》,里面有一行关键条款:“乙方(东南亚公司)负责接收并分析华东地区高校学生数据,按月向甲方(深创投)提交‘学生消费行为报告’,同时向丙方(境外某投资基金)提供‘匿名化学生画像数据’,用于‘青年消费趋势研究’。”

协议的末尾,盖着三方的公章,丙方的名称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先锋投资基金”——这个名字让陆辰心里一紧,他之前在财经新闻上看到过,这类离岸基金往往是资本洗白或转移资产的工具,背后可能关联着境外势力。

“他们收集学生数据,不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还可能在做‘青年群体研究’,这背后的目的太可疑了。”陆辰把协议递给陈阳,“你查一下这个‘先锋投资基金’的背景,看看有没有跟境外机构或组织有关联。”

陈阳立刻打开电脑,通过海外工商数据库查询,很快找到了线索:“这个基金的实际控制人,是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但这家中心去年被媒体曝光过,背后有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还曾因‘非法收集他国青年数据’被多个国家警告过!”

“境外非政府组织?”陆辰的心脏猛地一跳,“他们收集中国高校学生的数据,到底想干什么?是研究消费趋势,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就在这时,苏晴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省教育厅王处长打来的,语气急促:“陆辰,紧急通知!深创投联合华东高校服务联盟,明天会在江城大学召开‘智慧校园推进大会’,邀请了省内外20多所高校的后勤处长,还请了媒体,想通过‘高校背书’的方式,重新推广智慧校园项目。你们要做好准备,他们可能会在会上‘点名’批评跨校联盟,说你们‘阻碍校园数字化升级’。”

陆辰挂了电话,看着桌上的协议和电脑屏幕上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信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深创投的“智慧校园”计划,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商业垄断,而是一场由境外资本操控、以“数字化升级”为幌子、旨在收集中国青年数据的阴谋。明天的推进大会,就是他们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一步,要是让他们成功拉拢高校后勤处,后果不堪设想。

“明天的大会,咱们必须去!”陆辰站起身,目光扫过工作室里的每个人,“陈阳负责准备数据证据,把‘境外数据传输’和‘非政府组织关联’的线索整理成可视化报告;苏晴联系校媒和省级媒体,争取让他们到场报道,揭穿深创投的阴谋;林风组织学生志愿者,明天在大会门口举牌请愿,要求‘公开数据用途,保护学生yingsi’;我去联系省网信办和经侦部门,希望他们能派人到场,监督大会,防止深创投误导高校。”

团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陈阳连夜制作数据报告,把境外ip地址、基金关联、非政府组织背景做成了一张清晰的“关系图”;苏晴联系了王萌和《江城教育报》的记者,对方都答应“会到场报道,客观呈现真相”;林风在学生群里发起了“数据安全保卫战”的号召,不到一小时就有150多名学生报名当志愿者。

第二天早上八点,江城大学的大礼堂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深创投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西装,举着“智慧校园,助力教育”的横幅;跨校联盟的成员和学生志愿者则举着“保护学生数据,拒绝境外收集”“反对资本垄断校园”的牌子,双方隔着一条马路,气氛紧张却没有冲突。

陆辰带着陈阳,提前见到了省网信办的王科员和经侦部门的李队长,把准备好的证据报告递给他们:“今天的大会,深创投很可能会隐瞒数据流向和境外关联,还请你们帮忙监督,要是他们有不实宣传,希望能及时制止。”

王科员点点头:“我们已经跟大会主办方沟通过,会有‘公众提问环节’,你们可以在那个环节提出质疑,我们会根据证据给出专业意见,不会让他们误导高校。”

上午九点,推进大会正式开始。深创投的负责人站在台上,拿着ppt,大谈“智慧校园的好处”“数字化升级的必要性”,却对“数据收集范围”“数据用途”“境外传输”只字不提。台下的高校后勤处长们听得很认真,偶尔有人点头,显然被“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说辞打动了。

轮到“公众提问环节”时,陆辰第一个站起来,手里举着证据报告:“请问深创投负责人,智慧校园app为什么要将学生数据传输到境外服务器?背后关联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先锋投资基金’,以及其背后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到底是什么身份?你们收集学生数据,真的只是为了‘教育研究’吗?”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深创投负责人身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谣言,我们没有传输数据到境外,也不认识什么境外基金……”

“不是谣言!”陈阳走上台,连接电脑,将数据传输日志和基金关联图投在大屏幕上,“这是我们的抓包证据,境外ip地址、传输时间、加密协议都清清楚楚;这是先锋投资基金的工商信息,背后的瑞士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去年因非法收集数据被多个国家警告过,这些都是公开可查的信息!”

大屏幕上的证据一目了然,台下的后勤处长们开始窃窃私语,媒体记者们则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不停闪烁。深创投负责人脸色铁青,想让工作人员关掉屏幕,却被冲上台的李队长拦住:“我们是江城市经侦支队,现在怀疑你们涉嫌‘非法向境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请配合调查!”

大会现场一片混乱,深创投的人想趁机离开,却被早已等候在外的警察控制。高校后勤处长们纷纷表示“会重新评估智慧校园项目”,有的甚至当场表态“不会与涉及境外数据传输的企业合作”。

学生志愿者们在礼堂外欢呼起来,举着的牌子在空中挥舞,“保护数据安全”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陆辰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却没有轻松——他知道,这只是挫败了深创投的一次计划,他们背后的境外势力还没浮出水面,10亿资金的围剿也不会就此停止。

当天晚上,陆辰收到了匿名者的最后一条短信,只有一句话:“境外势力不会放弃,他们已经在筹备‘全国智慧校园联盟’,资金规模50亿,目标是三年内覆盖全国80%的高校,你们要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另外,小心你身边的人——联盟里有他们的眼线。”

陆辰握着手机,手指在“身边的人”“眼线”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跨校联盟里藏着内鬼?是谁?是之前退出的绿植租赁团队,还是看似坚定的某个成员?这个疑问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窗外的江城夜景依旧繁华,可陆辰知道,一场关乎国家数据安全、关乎千万高校学生权益的长期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深创投的50亿全国计划、境外势力的隐秘布局、联盟里的内鬼……一个个新的悬念,在夜色中悄然滋生,而辰风团队和跨校联盟,即将面临比资本围剿更凶险的挑战。',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