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5:权力的小小任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一。

京城的天空湛蓝,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

王盛一大早便和北影厂厂办主任出发了。

车子驶出北影厂,汇入周一早晨略显繁忙的车流。

厂办主任在一旁说着些注意事项,无非是签约时的礼节细节,王盛认真听着,偶尔颔首。

……

京城电视台的办公楼比起后世的气派显得朴实许多,但在这个年代,已是权威媒体的象征。

台办主任早已等在门口,热情地将两人引至小会议室。

会议室内,空调冷气充足,驱散了外间的暑气。

京城台方面,负责项目对接的副台长、购片部主任、广告部主任胡刚以及法务人员已悉数在场。

双方寒暄落座,没有过多虚礼,直接进入了合同审议环节。

厚厚的合同文本一式数份,王盛和厂办主任面前各摆着一份。

北影厂的法务提前已经审核过主要条款,王盛自己也和请来的律师逐字逐句仔细看过。

联合摄制,北影厂(含盛影传媒)与京城台共同署名出品,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挂名协助拍摄。

民营公司无法持有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只能依靠北影厂持有。

广告分成按于台长定的调子,贴片、冠名等广告收益京城台拿五成,北影厂与盛影传媒共享剩余五成(北影厂拿一成,盛影传媒拿四成)。

电视剧单集采购价格则按照当前行业内的较高标准确定,算是京城台在态度上的一种认可和让步。

反正在他们看来,这就已经是让步了。

条款清晰,权责分明。

王盛和北影厂厂办主任交换了一个眼神,均表示无异议。

签字笔落在纸页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王盛在“乙方代表”一处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盛影传媒的公章,厂办主任则代表北影厂签章。

对方代表也依次签署盖章。

交换合同,再次签署。

整个过程庄重而高效。

“合作愉快!”

双方负责人起身,笑容满面地握手。

胡刚特意走过来和王盛用力握了握手,眼神复杂的感慨道:“王总,以后可得给我们台输送好项目啊!”

“一定一定,还要多仰仗胡主任支持。”王盛笑着回应。

正事办完,气氛轻松下来。

双方又闲聊了几句关于《家和万事兴》筹备的闲话,约定保持沟通。

厂办主任还要留下与台办处理一些后续对接事宜,王盛则准备先行离开。

……

刚走出小会议室没多远,身后传来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王总!请留步!”

王盛回头,是王长钿,《缘来是你》(《非诚勿扰》)的总策划。

上个月把这个项目交给他后,快两月了,王盛都没有听到要播出的动静。

等王长钿走近,王盛笑着伸出手道:“王策划,好久不见。”

“王总好。”王长钿语气很是客气:“刚才听说您来台里办事,就想着能不能碰碰运气,耽搁您几分钟时间?关于《缘来是你》的项目,有些进展想跟您汇报一下,也想听听您的意见。”

王盛看了眼时间,还早。

他对这个自己“借鉴”来的综艺项目还算上心,这原本是盛影传媒接触电视内容制作、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另一条腿。

只是被老韩一提速,这个项目就略显鸡肋了,有种忙了大半天,好像啥也没得到的感觉。

他转头对厂办主任道:“主任,您先忙,我跟王策划聊几句。”

“行,王总您忙,这边后续我来处理就行。”厂办主任识趣地点头。

王长钿见状,脸上笑容更盛,连忙侧身引路:“王总,这边请,我们项目组有个临时办公室。”

……

两人来到同一楼层的一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门口挂着“《缘来是你》项目组”的临时牌子。

推门进去,里面四五张办公桌拼在一起,堆满了资料和稿纸,墙上贴着流程图表和人物关系图,几个年轻人正埋头讨论着什么。

“大家停一下,”王长钿拍了拍手,吸引众人注意:“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缘来是你》节目的创意发起人,盛影传媒的王盛总经理。”

几个年轻人立刻抬起头,目光齐刷刷聚焦在王盛身上,好奇、惊讶、甚至带点审视。

王盛的大名他们自然听过,但见到如此年轻的真人,还是难免有些意外。

“王总好!”

众人纷纷起身打招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