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章 扶苏被儿子考倒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自然不会。”

“正是,一旦朝廷重视这事,自然而然会减税,减到符合市场规律为止,才可让人们的生活趋于稳定,至于减多少,就看朝廷想不想大秦强盛起来。”

扶苏沉默了,貌似儿子说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又有些绕脑,这卖出粮怎就和市税有关了?

还有,减税还能让大秦强盛起来,这是什么理?他有些凌乱。

“我估计,如果朝廷要减税,应该减到十成二左右。”

大秦的官员并非没有眼睛,看不清事情真相,大秦之所以抑商是想农业发展起来,当农业发展起来之后,必定会逐渐取缔抑商,减税就是最好的取缔。

大秦官员对后世事情不知道,但对先秦时期还是比较了解的。

战国时期七国虽争霸,但商业风风火火,涌现出很多富商,经济更是繁荣得很,其中推手便是税率。

这个时期各国的市税率大概维持在20%,商业的繁荣却远超如今,如果大秦想强盛,也许会将市税减少到这个程度。

当然,这还不是最好。

纵观历朝,其实商业最繁荣的要数宋朝,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宋朝经济几乎占了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可见它的繁荣。

而宋朝的市税率不到7%,也就是说,7%的税率是比较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的。

“十成二?”扶苏懵了,这是他不敢想象的数字,现时市税大概是十成六,如果减免到十成二,有可能吗?

子婴看出了老爹的不相信,又道:“老爹你不要不相信,十成二还是比较保守的,要想商业兴盛起来,起码要低于十成一。”

“是这样吗?”扶苏完全无法理解,他的知识层面只停留在儒学上,其他的没有过多关注。

他更凌乱了,他本来想考量考量儿子,殊不知被儿子考倒了。

“所以说,三年后给富商减税,他们还能讨到好处吗?”

“这......”扶苏虽懵,可这浅显的计算还是懂的,一时感觉这小子的说法似乎也很在理。

名义上答应三年后减免捐赠商贾的市税,实际上也减免了,但三年后朝廷如果全面减免市税,对他们来说,减免和不减免没什么区别,那他们的捐赠就是白捐,朝廷捡个大便宜。

恐怕,如果父皇了解这些,即使他是个傻瓜也会答应下来。

良久,扶苏不说话,子婴自然也没有打搅的意思。

这是新知识,是子婴从前世带过来的,沉迷于儒学的老爹自然不了解,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老爹的考量就好。

良久,扶苏终究是开口说话了:“何其深奥也,兴许你说的是对的,也罢,这次考量就算你通过了,老爹很满意。”

“老爹英明。”子婴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不过下一刻眼睛却是眯了眯,凑到老爹面前问,“老爹,你问这些是不是想给皇祖父献策?”

这是明摆的事情,流民之事持续得太久了,秦始皇不可能不重视,但皇城卫士抓流民抓了那么久也还是没有杜绝,恐怕此事困扰住了他。

老爹是个孝心的人,也是为民的人,如此之事他肯定会插上一脚。',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