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章 双贏=贏两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否则换做萍果方面如果能知道隨便让出的15个百分点涉及到动輒好几百万美元的利益。

再说萍果財大气粗吧,但肯定也没那么慷慨。

可以说萍果方面的估计的值肯定有其对应的道理。

但是呢偏偏有的產品就是不讲道理。

前世《纪念碑谷》上线之后,一开始就是稀烂的营销,以及糟糕的宣传。

前世这款游戏最初的宣传甚至没搞清楚重点,疯狂宣传什么彭罗斯三角形之类构形以及埃舍尔画作风格之类的。

虽然《纪念碑谷》里面確实有这些设计。

但你跟普通玩家讲这些抽象的东西,这不是纯粹是对牛弹琴?

还不如笼统地宣传设计精致、画风用心呢。

然而前世就是那种稀烂的营销,以及糟糕的宣传也没影响《纪念碑谷》成为爆款。

要不怎么说有的產品不讲道理呢。

现如今如果能够大肆宣传《纪念碑谷》,並且將宣传搞准方向,爆发出比昔年更大的能量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林枫不觉得他的估算盲目乐观。

不过这些林枫就不打算告知萍果了。

如果萍果方面这种错误的估算是误会,那也毫无疑问是对林枫很有利的误会。

而且林枫还知道一个对他很有利的条件。

那就是萍果方面完全不知道林枫对於《纪念碑谷》的开发成本。

林枫在先前的计算中,刚才的思路完全聚焦在平台分成和销售额上,仿佛分成后的收入就是他的净利润。

虽然,对於林枫来说,確实分成之后的收入几乎等於净利润了。

毕竟《纪念碑谷》涉及到的美术、程序、音效等林枫都採用的一些公版免费资源。

可以说在实际开发的全过程中除了消耗了电费以及大量咖啡之外,林枫基本就没什么额外投入了。

但在萍果方面,肯定是不知道这些內情的。

在外人看来,《纪念碑谷》如此精品的独立游戏,它的开发成本肯定不小。

美术、程序、音效、测试、甚至后期维护和更新,所有这些费用加起来,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支出。

也正是因为如此,林枫觉得有关於《纪念碑谷》的开发成本方面林枫当然也大有文章可做。

至於为什么要在成本方面做文章。

当然是通过鼓吹开发成本,来谋求更优厚的独占条件。

林枫觉得他对於《纪念碑谷》可以估算出150~300万美元的开发成本。

毕竟前世《纪念碑谷》节衣缩食的情况下还是动用了150万美元的开发成本的。

因此哪怕林枫將开发成本说成是三百万美元也不过分。

虽然理论上讲现在萍果给出的条件也不错了。

但谈判嘛,靠的就是信息差。

有信息差就有操作的可能。

何况从商业谈判的角度来说,约翰·麦克斯韦从电话里给出的条件肯定也不是萍果方面的最惠条件。

完全还有得到更多的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