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扬神色凝重,心中却是掀起一阵惊涛骇浪,翻涌不息。
“先生就在华山隱居,不知道也是理所当然。”路平笑了笑道,“等他们二人回归之后,此事就会公告於江湖,先生到时候就知道我所说的句句属实。”
风清扬缓缓坐下,长嘆一声,仿佛要將胸中积累多年的鬱闷尽数吐出。
“岳不群竟然肯答应?”
“岳先生是君子,江湖上有名的君子,君子不与人相爭,这不是眾所周知的吗?”
风清扬猛地喝了一杯酒,忽然长笑一声。
“这倒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华山耆宿接过酒壶,竟是破天荒为路平倒了杯酒,接著又是一饮而尽。
“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先生感兴趣吗?”
风清扬条件反射一般,心中一凛,盯著路平,眼神之中充满警觉。
“岳先生决定归隱思过崖,在思过崖上精研华山紫霞神功。”路平的眼神中,满是奇异的光芒,口中却对岳先生的高风讚嘆不已。
风清扬一只枯瘦的手猛然一抖。
他只是听到了前面一句,对后面那些废话充耳不闻。
一张老脸变得灰暗无比。
让他和岳不群在思过崖共处?
这究竟是谁的主意?
这不缺德吗?
“我却可以让岳先生不到思过崖。”路平似笑非笑道。
风清扬嘴角一阵抽搐,心中涌起一股想骂人的衝动。
第二日清晨,路平便离开玉女峰。
风老昨夜相邀自己前去思过崖的態度很是诚恳。
路平却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等到寧女侠归来,华山溯源计划一启动,七十多年前的思过崖秘密,很容易就能找到。
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前去看,何必偷偷摸摸前往,
五岳失传剑法的重新出现,魔教十长老为五岳剑派阴谋所算计的事情一旦公布。
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一路来到华阴县城。
崭新的城墙、崭新的街巷。
当年地震之后,华阴一片废墟。
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李重汉重筑华阴县城,不过是略具规模而已。
一直万历五年(1577),知县李承科重建县城,將城墙加高、加厚,开东、西、南三门,东为“莲珠”门,西为“金萼”门,南为“迎阳”门,上面各建城楼,唯独无北门。
如今的知县名宋柱石,贡生出身,山西岢嵐人土。
在举贡之前,他还有过一段经商的经歷。
外相早已经暗中给华州打过招呼,宋柱石唯唯诺诺而已。
地方官员对江湖人士的集会,下意识牴触。
这一位却是一个异类。
“此事,我早就听人说起过。有五岳医会在华山召集眾人论剑。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此?”
“寒冬腊月,路途不便,有千人到此已经是大不容易。”
宋柱石竟然是眼前一亮,口中嘆道:“听说陕西商会一力承担,却是力有不逮。华阴地方,多少也得出些力才是。”
对这种要求,路平自然不会拒绝。
“县尊若是有意,可以与陕西商会相商,我想,他们定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上千人的后勤保障,吃喝拉撒,甚至江湖中人还有一些特殊的消费,这本身也不算小生意。
宋柱石大喜。
当下,便要设宴。
路平婉言谢绝。
要安排路平入住馆驛,好“当面请教”。
路平也没有答应。
这一日,已经有不少江湖中人进入华阴县城。
本来不多的客栈,立即有爆满的趋势。
路平来到一处小巷,在门前轻轻扣了三下。
不多时,一位面容严肃的黑须先生立即迎接出来。
“路司李,久违。”
他將路平让入屋內,便开始命人奉茶。
闻先生闻焕,在陕西江湖也算得上一號人物。
一对判官笔出神入化。
他处事公允,话语不多,却言必有中,极得江湖中人信赖。
这一次从陕南来到华山,不为参与论剑,只为论剑而来。
“闻先生辛苦了。”
路平对闻先生好感极深。
“这两日华阴城可有江湖人士闹事?”
“没有。”
闻先生的回答很简洁。
路平点点头,在陕西商会加入之后,闻先生便不再负责营建工作,而是率领当地江湖人土,负责华阴城和华山周边的保安工作。
这本来应该是华山派的差事,可岳不群夫妇不在华山,只能託付给温先生。
如今华山派归来,华山周边可以交给华山派,闻先生只需要负责华阴城即可。
“只是近日传闻纷纷,魔教向问天將入华阴,参加华山论剑。”
路平心中一凛:“不是传闻向问天东去了吗?”
温先生摇摇头:“是弓帮传出的消息,巧帮有人在武关一带发现向问天身影,怀疑他向华山而来。”
向问天究竟是虚晃一枪向东,还是虚张声势向西。
路平心中也有些困惑不解。
若是向问天来论剑,倒是够得上资格。
这对向问天来说,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逼迫五岳乃至正教和自己站在一起的高明主意。
不接纳他,就是失信於江湖;接纳他,恐怕盛怒之下的杨莲亭不肯善罢甘休,魔教高手势必接钟而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