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章 油坊投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们真的嫉妒不来。

江暖让十初,也就是脸上有刀疤的那个汉子,带两个人负责记录过秤以及给村民结算卖茶籽的现金。

十初没想到江暖竟然这样信任他,十分的激动。

打他有记忆以来就无名无姓,跟着一群乞丐四处流浪。

七八岁上有一天在街上要饭时,让人贩子捂了嘴,养了一段时间后,收拾干净卖到了一大户人家。

后来因为聪明伶俐被选到少爷身边当了书童,故而跟着识了字。

那家的少爷是个不成材的,书读的不怎么样,斗鸡走狗倒是样样儿精通。

后来因为斗鸡的事情与另一家的公子打了起来,被人失手捅死了。

他则因为护主不利,他被主家狠打了一顿发卖出来,差点拿去陪葬。

这疤痕也就是在那时留下来的。

因为他脸上难看的伤疤,买主都嫌晦气,一直没人要,几经转手这才到了冯乘县。

新主子不仅不嫌弃他难看,反而一来就让他管理账目银钱出纳。

这样的信任,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暗中发誓,定要将事情做好了,以回报主子的知遇之恩。

不过几天的时间,收上来的油茶籽就装满了半个成品仓库。

村民们靠着卖茶籽着实赚了不少钱,因此更加勤快的往外头跑。

那片茶山摘没了,就去别的地方找。毕竟,这活儿没什么危险性,男女老少都能干。

一百斤茶苞背回来晒干了能得25斤籽,一斤两文钱就是五十文。

家里人多,手速快的莫说是一百斤,一天四五百斤都能搞到,算起来可是两三百文。

可不比累死累活给山场主砍树放排什么的强多了。

许多媳妇甚至通知了娘家,于是消息迅速传开了去,一时间整个冯乘县都陷入了疯狂之中。

于是乎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茶籽疯狂的往江家村涌来。

一时间,通往江家村的路上,赶着牛车、挑着担子的。

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都是来卖茶籽的。

也幸亏现在是深秋没什么雨,否则那条不算宽的泥巴路能被淌成泥浆子。

此外,江家村河边简陋的小码头上,也破天荒的停满了小船和竹筏子,这场面简直不要太稀奇。

江暖灵机一动,索性在收茶籽的地方贴了张告示。

说一个月后,即十一月二十日左右,开始收甘蔗,一文两斤,让前来卖茶籽的人家帮忙宣传一下。

卖茶籽的人就有家里种了甘蔗的,闻言简直喜出望外,道:“哎哟喂,这可真是大好事哎。

倒省得我们可怜巴巴的去县城零卖了。

寒风里站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钱,还得冻个半死。江家小姐可真是个大好人。”

因为油坊太忙,就连天天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的白泽也坐不住了,主动跑到油坊收茶籽的库房门口监工。

看到有那不守规矩,胡乱插队欺凌弱小的,扑上去就是几巴掌(爪子),来人立即老实了。

就连十初都说,卖茶籽的队伍能够如此秩序井然,白泽居功至伟。

茶籽收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水磨坊那边也开始磨茶籽粉了。

因为两边同时开工,实在忙不过来,江暖就找到族长,让他帮忙在村里再招十个小工。

一部分专门负责磨茶粉并运送到榨油坊。另外一部分则在榨油坊负责搬搬抬抬的工作。

这两份活儿都不算累,工钱还高,汉子们都乐意的很,族长家的三个儿子第一时间全都来了。

因为榨油坊的工人们忙到根本没时间做饭。

江暖于是又去找了江君宝的奶奶王阿婆,问她可愿意来油坊帮着做饭,每月给开六百文工钱。

江君宝不放牛的时候,也可以来这里帮忙,江暖甚至将他的工钱也涨到了十文。

王阿婆知晓江暖这是特别照顾她,连忙点头答应:“萱萱大了,可以自己坐稳当竹椅子了。

我要是做事,也可以用背带绑在背上的,耽误不了做事。”

“阿婆,你安心做事就好。

另外,你们祖孙三人也不必再另外开火了,直接在油坊吃饭就好,那里头的伙食不差的。

我会交待管事的十初将你们的伙食费也算进去。

若是你觉得累了,或是身体负荷不了,就告诉我,我再找个人帮你。

只要我当家一天,就不会撵你们。”

王阿婆闻言,捂着脸呜呜直哭:“暖暖,阿婆......阿婆谢谢你。”

油坊正式开工后的第十天,即十月十八这天,胡记的胡掌柜找上了江暖。

看着眼前气派的榨油坊,胡掌柜半是玩笑半是调侃道:“哎呀,咱们这才多久不见,你就升级成江老板了。”

江暖哭笑不得的将他请到会客室,亲自泡了茶水:“您怎么知道这油坊是我搞的。”

“嘿,瞧你这问题问的。

这大半个冯乘县的茶苞子都往你这儿送,我要是没点消息,这掌柜的也别当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