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把毕业的手续什么的办完,又去公司请了一个礼拜的假,就和相致楠回相家村了。到了相家村的第二天,文若老妈风尘仆仆的从美国赶了回来。结果家里没人,给文若打电话联系后,才知道文若跑到相家村去了。这一下可把她气的够呛,真是几年没管他,越大越不听话了。文若好说歹说,才把回家的时间定到一周后,总不能刚到相家村,什么都没玩儿,就又转回奉延市吧?
相致楠的那十二亩地,已经耕的差不多了,就差下种了。不过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只能种些西红柿、丝瓜、南瓜什么的。到底种些什么相致楠还没有想好,不过他现在打算把靠近他的地旁边的一个水塘也给租下来。
话说这个水塘原本是村里的鱼塘,结果后来没人承包就这么荒废了下来,里面长满了水草芦苇。相致楠和文若商量,看看如果承包的价格合适的话,还是自己接手承包下来,可以养些鱼。
文若对这些并不是很懂,相致楠说什么,他都点头答应了。
乡村的生活并不如文若想象中的那么单调。七月盛夏,正好是相家村葡萄园采摘收获的季节。文若和老妈通过电话以后,便拉着相致楠来到了葡萄园。前一天刚到相家村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个葡萄园,但是当时天色渐晚,所以只是瞄了几眼。今天倒是要去看看,如果能动手摘上几串儿,那就最好了。
一路走去,虽然今年天气大旱,但是相家村倒是因为临近姚河,所以水源倒是不缺的。在文若看来,田里的水稻长势很好,他指了指路边的一块儿地,问道:“相大哥,这稻子什么时候收割啊?”
“大概在农历七月中旬,十月份左右吧。”相致楠说道。
“哦。怎么要算农历的?”文若有些好奇。
“老一辈的人,都习惯用农历来总结庄稼的播种和收割的时间。再说农村里做农活,一般和节气关系很大的。比如说,寒露菜籽霜降麦,这就是说,寒露和霜降的时候分别就是油菜和小麦播种的时候了。”
文若点点头,听的十分入迷。他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大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或者知道大米是稻谷打出来的。但是真要说道细节上,还是相致楠知道的比较清楚一些。
“还有一个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说的就更清楚一些了。比如说,春分,就是这么说的: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其实春分基本上都在公历的3月20日左右。”相致楠侃侃道来。
文若连连点头:“真没想到,这些普普通通的节气里,含有这么多说法啊。今天可真是长知识了。我以前也听过一个二十四节气歌,但是好像说的更简单一些。”
相致楠看着文若笑了笑:“你说的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吧?不过这首节气歌是为了方便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小诗歌,具体到每个节气和农作物的耕作上,就没那么详细了。”
“对了,我不是听你说,你们村子里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吗?怎么还有人在村里弄了个葡萄园啊?”快到葡萄园了,文若又想起了什么,问道。
相致楠说:“这个葡萄园,是村子里上一任村长弄的。卸任以后,还是承包了葡萄园,在村子里已经是致富先锋了。”
正说着,葡萄园大门打开了,一个身着背心的身影走了出来,朝着两人问道:“小致啊,怎么今天有空到二爷这里来?”
“二爷好。呵呵,这是我城里的朋友,我请他过来玩几天。昨天来的时候他就看到您这葡萄园了,说是想过来看看。”相致楠赶紧打招呼。这个人就是刚才相致楠说的前任村长了,按辈分,相致楠该叫他二爷。又给两人介绍了一番。相二爷便招呼着两人进了园子。
“二爷,你平时都睡这儿?”一进门,相致楠便看到门边几块木板和塑料布搭了一个小棚子,里面一块长条形的木板上,胡乱的堆着一床被子,于是有些诧异的问着相二爷。
相二爷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这段时间,葡萄又快熟了。村子里一些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总是想偷偷跑来吃。我也就是这段时间夜里在这里守着,等葡萄收了,就没这么麻烦了。其实我也不是在乎大家来吃,只是这群小淘气的,一进来总是会扯下几根葡萄藤,根都伤了,我也只好在这里守守。”
“也是,不过二爷你住这儿会不会感冒啊?毕竟屋外不比屋子里。”相致楠又问了一句。
“没事儿,你二爷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人,这身板儿还硬朗着呢。放心吧。”相二爷又转头看看文若:“我这园子都种了三、四年了,年年收成都还不错。再等一个月左右,这葡萄熟了,你们再过来。到时候葡萄紧够你们吃。”
文若忙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那先谢谢二爷了。这园子真大啊。”
“差不多6亩地。”相二爷叹了口气:“以前你宇哥在家的时候,还能帮把手。今年他和他媳妇出去打工,这地就只有我们老俩口来伺候了。人老了,不比从前。能把这6亩地伺候好,可多亏了村子里的乡亲们。”
“二爷。”相致楠看着相二爷的样子,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心里不由得有些酸涩:“我现在回来了,以后园子里或者是地里有啥事儿,你就叫我一声。”
“呵呵……”相二爷笑了笑,见文若的注意力都在葡萄上,便说:“小若,喜欢的话就去玩会儿吧,不过这时候的葡萄还吃不得,酸的很。”
“嗯,我进去看看。”文若点点头,又用眼神询问相致楠。相致楠额首同意之后,便跑向了葡萄园深处。
“小致,来,咱爷俩说说话。”相二爷指了指葡萄架下的几张椅子,挪了一张到身边坐下,说道。
相致楠也坐了下来。
“小致,听说你这次回来,就不出去了?还在村子里租了地?”相二爷有些疑惑。他之前听到了一些闲碎语,但相致楠在村子里呆了不到几天又回了城,也没能找到相致楠直接问。今天相致楠过来找他,他便问了出来。
相致楠一听,知道相二爷对他回乡种田的事情还不太清楚,于是便说道:“是啊,二爷。我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回城了。城里的工作我都辞了。”
相二爷一听这话急了:“你这孩子,咋好好的把工作辞了呢?是和学校有啥矛盾?不是我说啊,这工作嘛,难免磕磕绊绊。有啥矛盾只要和学校理清楚了就行,怎么就辞了呢?”
“二爷,我是真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太累。”相致楠说道:“学生的成绩、升学的压力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太乱了。我还是喜欢村里的生活,简单。”
“就这?你老实说吧,二爷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呃,其实我现在也说不好。就是想回来种种田,放松一下心情。”
“放松心情?这种田也不是什么轻松活,每天挑水施肥的,还得担心收成。”相二爷一副不肯相信的模样,非要相致楠说清楚。
相致楠有些尴尬,幻境的事情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他和文若两人的秘密。所以只好扯些其他的事情来敷衍相二爷。这时,文若回来了。
“相大哥,二爷。”文若拉了张椅子坐在相致楠身边,笑着说:“这葡萄园里挺凉爽的,我瞧了瞧,果子还挺多的,一串串儿沉甸甸的样子。二爷,您今年肯定是丰收啊。”
相二爷笑眯了眼,连连点头。也没追着问相致楠为什么回乡种田的事情了。松了一口气的相致楠瞧了瞧文若,文若转过头和他相视一笑。
文若是听到了相二爷追问相致楠,所以才过来给相致楠解围的。只有他最清楚相致楠的打算,虽然并不在乎相致楠到底拿幻境里的息壤来做什么,但是好歹也会给他打个圆场。
和相二爷告辞后,相致楠带着文若来到了田边。这12亩地,在村子最靠边儿的地方,虽然挨着相致楠家的老屋,但这里也是靠近了山脚下。平时这里基本上没什么人过来,附近村民的屋子离这里也比较远,大大方便了相致楠改造土地的举动。
相致楠又指着水塘对文若说:“我打算把水塘清理一下,然后养些鱼。”
“这么大的水塘啊,深不深?要不种荷花怎么样?还能吃藕呢。”文若顺着相致楠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那个水塘,面积大约也有7、8亩地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这水塘到底有多深。
“养荷花?”相致楠愣愣。“也是,可以在种荷花的同时,再养些鱼。”
“可是鱼不会吃荷花的根吗?”文若有些不解。
“应该可以在种荷花的同时养鱼的,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回去翻翻资料好了。”相致楠低头想了一阵,说道。
文若见相致楠有了主意,耸了耸肩,没有继续说了。相致楠又给文若描述了一番今后的打算,本来还想再和文若说说让他到相家村来和他一起努力,但是又想到了赶回国的文若老妈,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_a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