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崇祯,开局救下魏忠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这这皇帝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着?!

就在大殿气氛尴尬到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的时候,内阁首辅黄立极,一个常年和稀泥的老油条,知道不能再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了。

他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躬身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说。”朱由检靠在龙椅上,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启禀陛下,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报。”黄立极的声音有些干涩,“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亲率三万铁骑,陈兵于张家口外,声声若我大明不重开互市,便要便要入关劫掠!”

这话一出,大殿里的气氛瞬间又紧张了起来。

内忧刚平,外患又至!

林丹汗,那可是号称全蒙古大汗的家伙,虽然这些年被后金的努尔哈赤揍得灰头土脸,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手底下那几万蒙古骑兵,真要冲进长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哦?拿刀架在咱们脖子上,要咱们开门做生意?”朱由检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啊?”

黄立极犹豫了一下,还是躬身说道:“陛下,林丹汗此举,名为通商,实为劫掠钱粮。如今我大明,内有流寇四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再多树强敌。臣等内阁议过,以为可以暂时答应其请求,在张家口重开互市,以财帛安抚,暂缓边疆之危,待日后再做计较。”

“臣附议。”

“首辅大人老成谋国之,臣等附议。”

内阁的几个大学士立刻跟着附和。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充满了顾全大局的“智慧”。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打不过,也懒得打,花钱买个平安最省事。

这是大明文官集团的老传统了。

然而,他们这套“祖宗之法”,在朱由检这里,显然行不通了。

“安抚?”朱由检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今天带着三万铁骑来要互市,朕给了。那明天,他要是带着五万铁骑,想要大同府,朕是不是也得给他?”

“呃陛下,此差矣,林丹汗不过是求财”

“够了!”朱由检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静。

“人家都把刀架在脖子上了,你们不想着怎么把刀打掉,反而想着怎么掏钱把刀赎回来?这就是我大明的内阁?这就是朕的股肱之臣?”

“传朕旨意!”朱由检根本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直接对着殿外的侍卫喝道。

“调四川石柱宣抚使秦良玉,着其即刻点齐麾下白杆兵,即刻北上!昼夜兼程,给朕赶到张家口驻防!”

“朕倒要看看,是他蒙古人的马刀硬,还是我大明秦将军的白杆枪更利!”

调白杆兵?那可是整个大明都排得上号的精锐之师!可那是西南的兵啊!从四川到张家口,几千里的路,这粮草耗费,这行军调度,得花多少钱?疯了吧!

果不其然,户部尚书郭允厚哭丧着脸就跑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道,“国库国库空虚啊!别说调白杆兵北上,就是京营的将士们,都快三个月没发全饷了!国库里老鼠进去都得含着泪出来,实在是实在是拿不出钱了啊!”

“没钱?”朱由检看着他,笑了。

他转头看向王承恩,就像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传朕旨意,从内承运库,给朕拨银二十万两!直接送到兵部,用作白杆兵北上的军饷、安家费、抚恤金!朕要他们,人到,钱到!谁敢克扣一分一毫,朕要他的脑袋!”

内库拨银二十万两?!

郭允厚都懵了,哭声都忘了,呆呆地跪在那。

百官们更是集体失声。

内库的钱,那是皇帝的私房钱!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是把内库的钱看得比命根子还重?想从里面抠一分钱出来,比登天还难!

这位主子倒好,眼睛都不眨,二十万两就这么扔出去了?

这败家玩意儿不,这是何等的魄力啊!

朱由检看着底下那一张张呆滞的脸,心里爽翻了。

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目光又落到了刚站稳的魏忠贤身上,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说起来,这次能这么阔绰,还得感谢魏爱卿啊。”

正低头装鹌鹑的魏忠贤浑身一激灵,连忙出列跪下:“奴婢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赞赏,“魏爱卿办事得力,雷厉风行!在客氏一案中,为国库追回赃银,足足两百余万两!还有各种古玩字画、田产地契,加起来,怕不是有四五百万两之巨!解了国库的燃眉之急!此乃大功一件!朕,心甚慰!”

他扫视着全场,然后,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感慨。

“不过啊,朕也没想到,区区一个客氏,一个先帝的乳母,竟然能贪墨敛财至斯!真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啊!”

他的声音,陡然变冷,像数九寒冬的北风,刮过每一个大臣的脸。

“朕就在想啊,一个宫里的奴婢尚且如此,不知道,我这朝堂之上,诸位读圣贤书、讲究礼义廉耻的爱卿们,府上又该是何等的光景啊?”

百官们一个个面色惨白,额头冷汗直冒。皇帝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可谁都听得出来其中的杀机。

“臣等清廉自守,绝无贪墨之事!”

内阁首辅黄立极当先出声,话音未落,其余官员已齐声山呼,态度之恳切,仿佛再慢一步就要被打成党羽。

朱由检嘴角微扬,似笑非笑,语气意味深长:“是吗?那朕就放心了。好了——退朝吧。”

“退——朝——”

王承恩拖长声调,语气懒洋洋地回荡在金銮殿中。

众臣如蒙大赦,纷纷躬身告退。刚一出午门,黄立极便被几名心腹官员围了个结实。

“首辅大人,皇上真打算调白杆兵北上?”

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