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局捡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章 你就说这计策好不好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出三个位置。

“李大总管亲率中路主力,稳扎稳打,从正面压迫。”

“给伏允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逼迫他不断西撤。”

“再由李道宗将军与侯君集将军,各率一军,分走南北两条相对平缓的山道,迂回穿插。”

“南北两路,在西边预设的战场,与中路主力形成合围之势,彻底断绝伏允的退路!”

此计一出,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

就连一直稳坐的李靖,眼中都闪过一抹精光。

这个计策,狠辣,大胆,且极具可行性。

“纸上谈兵!”

侯君集冷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众人短暂的思索。

“你说的轻巧,分兵冒进,乃是兵家大忌。”

“吐谷浑地形复杂,若是他们在山谷中设下埋伏,我军分兵之后,兵力分散,如何应对?”

“岂不是要被他们逐个击破?”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确实是所有将领心中的担忧。

郭嘉却只是淡淡一笑,似乎早有预料。

“侯将军多虑了。”

“吐谷浑乃是游牧之国,其根基在于牛羊与牧人,而非城池土地。”

“与我大唐精锐正面决战,甚至设伏,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这种伤及根基的打法,是任何一个游牧君主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伏允的第一选择,永远是保存实力,带着他的部族与财富逃跑,而不是拼命。”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

郭嘉话锋一转,补充道。

“为防万一,我建议三路大军在行军过程中,不必追求速度,反而要适当放缓。”

“同时,派出大量的精锐斥候,先行探路,反复侦察,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一来,即便有埋伏,我们也能提前发现,从容应对。”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郭嘉的声音不疾不徐,条理清晰。

“其一,高原之上,空气稀薄,将士们可能会出现不适。”

“需提前备好药材,并让将士们逐步适应。”

“其二,西行之路,水源稀少,必须提前规划取水点,备足粮草与清水,这才是此战的关键。”

一番话说完,郭嘉退后一步,对着李靖微微躬身,不再言语。

整个大帐,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将领都在低头沉思,反复咀嚼着郭嘉刚才的每一句话。

从战略大局,到战术细节,再到后勤保障,几乎是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侯君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好!”

李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双目炯炯地看着郭嘉,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叹。

“分析透彻,谋略深远,分兵合围之计,更是神来之笔!”

“本帅征战一生,也未曾听过如此精妙的战术分析。”

“云南王,你这位幕僚,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李靖的赞叹声在大帐内回荡。

每一个字都像是抽在侯君集脸上的耳光。

郭嘉的计策确实精妙。

可越是精妙,就越显得他之前的质疑像个愚蠢的笑话。

他不甘心。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口小儿,怎么能当着所有同僚的面,将他这个国公、行军总管踩在脚下。

侯君集的大脑飞速运转,死死盯着地图,试图找出这个完美计划中的最后一丝破绽。

有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