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潮汐界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章 方案重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周聿深正看着她。

目光深邃、平静、带着上位者惯有的审视。

他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名字对应一张脸。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对视中——

蔚汐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松开,在胸腔里失序地跳动。

“嗯。”周聿深只发出了一个单音节,算是回应了她的自我介绍。

下一秒,他便开门见山,精准切中了方案的核心难点,也完全无视了蔚汐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

“具体说说你的构想,重点在最后,如何解决污水管网入户和资金筹备问题。”

蔚汐压下所有杂念,她迅速翻开手边准备好的精简版汇报提纲,“是,周书记。”

幸好陆处长还算体贴下属,虽然方案交上去没告诉她们,但提前打了招呼说领导可能会提问。

幸好,所有的核心思路她都烂熟于心。

“关于最后两公里入户问题,我们在方案中提出各方联合同时推进的机制,务必减少重复开挖,提升居民配合意愿……”她语速适中,条理清晰,努力将复杂的专业问题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周聿深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并没有开口打断。

但是那种无声的审视感让蔚汐后背的冷汗又冒出来许多。

一半是高强度汇报的巨大压力,另一半,则是那场猝不及防的大雨,和给她递伞的这个男人的高位身份。

“资金方面。”蔚汐继续道,这是最棘手的一块,“我们初步构想了‘上级补助+地方配套+社会资本参与+居民合理分担’的多渠道模式,特别是针对吸引社会资金,会在项目安排上给予更灵活的合作期限和收益安排……”

“收益安排?”周聿深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陈述。

“灵活的标准和底线在哪儿?如何确保公益属性不被利益侵蚀?以及,你方案里写的合理分担,青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这个合理的具体标准你们测算过吗?会不会在实际操作中引发群众质疑或者抵触?”

一连串精准、直指要害的问题,如同密集的冰雹般砸了下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就连陆振江额头也冒了汗,想着也许不该冲动递交那份并不完善的方案。

这才是周聿深。

他从不满足于表面的构想,他要的是扎实的数据支撑、清晰的规则边界和真正能执行下去的具体办法。

蔚汐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但奇怪的是,当真正进入她擅长的专业领域时。

那种因身份差距带来的恐慌反而被一种专注的亢奋压下去了一些。

她迅速翻到提纲的最后几页。

这是她加班两周和祁晚一起补充修改的内容。

“关于收益安排,我和祁晚参考了邻省三个成功案例,初步建议……”她开始逐一回答,引用数据,阐述观点。

甚至就连周聿深提出的‘合理分担’,也给出了明确的测算方式。

蔚汐的回答快速且精准,明显是用心做过背调,才会对相关方案和数据了如指掌。

周聿深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等蔚汐回答完最后一个关于低收入群体保障的问题,他沉默了几秒。

这几秒,对蔚汐而言,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甚至比高考查分还要紧张……

现场异常安静,她整个人麻木得快要站不稳……

“思路方向是对的。”周聿深终于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淡。

这句话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让紧绷的陆振江、祁晚和蔚汐都暗自松了口气。

“但论证不够充分,关键环节薄弱。”他目光扫过文件,“社会资金的风险、不同群众的不同保障,这两点,方案里过于粗疏。”

“是,周书记批评得对,的确是我忽略了。”蔚汐立刻承认不足,态度诚恳。

第三排的陆处长:“……?”

这还是蔚汐吗?

态度怎么那么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