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澈柳雪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四十二章 燧发枪复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几天之后一份来自京师的密报平摊在江澈面前的案上。

“刘赞……高句丽承宣布政使……”

看着上面的字迹,江澈忍不住笑了。

刘赞,一个塞满猪油的钱袋子,一个除了贪婪和钻营一无是处的蠢货。

太子党羽们争得头破血流,最后却推出这么一个废物。

江澈的脑中,无数线索瞬间串联,一张无形的大网清晰浮现。

这不是太子的选择,这是陛下的选择。

一石三鸟。

好一招一石三鸟!

其一,拿刘赞这个上不得台面的贪官,堵死太子安插心腹干将的路。

给了,接不接得住,就是你们的事了。

其二,刘赞此人,贪鄙成性,到了高句丽这片汉王朱高煦刚刚打下的地盘,必然会与军方产生剧烈冲突。

他就是一把刀,一把陛下递给汉王的刀。

用来清除朝堂上不和谐的声音,顺便借汉王的手,收拢高句丽的民心。

杀一个朝廷派来的贪官,对当地百姓而,汉王就是青天大老爷。

其三,也是最深的一层,考验。

陛下在看,看太子如何应对这窘迫的局面,看汉王如何处置这烫手的山芋。

这父子三人,隔着千里江山,又开始下一盘新的棋了。

正思忖间,暗卫再次进来。

“司主,于青大人的急信,说宫里有信传来。”

江澈展开里面的丝帛,上面的字迹潦草而霸道。

字里行间,那股帝王的冷酷与算计扑面而来。

不过看到里面内容的时候,江澈无奈的摇了摇头,朱棣,朱高煦,两个人一个德行。

只是现在朱棣作为皇帝,有些事情不好做了而已。

可现在,这老小子,真是连吃带拿,一点亏都不肯吃。

他要汉王当刀,却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更不想落下纵子行凶的口实。

江澈取过笔,在另一张纸条上只写了五个字。

“虎毒不食子。”

他将纸条递给暗卫:“发回去,陛下能懂。”

处理完这些腌臢事,江澈走出密室。

他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暂时抛之脑后。

那些,都只是术,真正的道,在于力量。

“去辽东基地。”江澈对身边的亲卫吩咐道。

……

与王庭的庄严肃穆不同。

位于辽东深山中的秘密基地,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没有雕梁画栋,只有高耸入云的烟囱,正喷吐着滚滚浓烟。

江澈换上了一身朴素的短打劲装。

行走在泥泞的土地上,脸上却带着一丝满意的神情。

“司主!”

一名满脸炭黑,胡子拉碴的工匠大师见到他。

兴奋地跑了过来,手里还举着一块半人高的钢板。

在这里,他们这些过去被视为贱籍的工匠,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尊重。

他们不再是工具,而是被大人倚重的人才。

谁敢克扣他们的口粮,谁敢欺辱他们的家人,面临的将是暗卫司最严酷的刑罚。

江澈的目光越过高炉,那里是更为隐秘的造船厂和火器所。

从樱花国的技掠夺来的船匠。

以及从西夷商船上请来术人员,正在这里发挥着他们的余热。

江澈走入船坞,一艘巨大无比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

其结构与大明传统的福船、沙船截然不同。

它有着更尖锐的船首,用以破开海浪,龙骨用以在远洋中保持稳定。

同时,它又保留了中式帆船的多桅杆和硬帆设计,以及标志性的水密隔舱。

“大人,您看,”

一名来自佛郎机的造船师比划着图纸,用生硬的汉语解释道。

“按照您的想法,我们将西方的卡拉克帆船和东方的福船结合,理论上,它的航速和抗风浪能力,将远超这个时代任何一种船只!”

江澈点点头,毕竟他要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个标准。

一个可以进行流水线生产,快速组建远洋舰队的全新标准。

只要标准确立,产能全开,未来下水的将不是一艘艘船,而是一支支无敌的舰队。

“材料呢?特种钢的产量能不能跟上?”

江澈更关心这个。

船再好,没有足够坚固的钢材做骨架和装甲,也是枉然。

“大人放心!”

一旁的工匠大师拍着胸脯,唾沫横飞。

“按照您给的炒钢法和新式高炉图纸,咱们的钢材产量翻了三番!质量也是一等一的!就是煤铁消耗巨大,后勤那边……”

“后勤的事,你们不用管。”

江澈摆摆手,他需要的是结果。

过程中的困难,暗卫司,天狼卫,特战军会用刀剑和黄金去解决。

离开船坞,江澈径直走向基地的另一核心区域——火器所。

刺鼻的硝烟味远远传来,夹杂着金属的碰撞声。

这里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任何未经许可的靠近都会被当场格杀。

火器所内,一群工匠正围着一个古怪的管状物争论不休。

那东西比寻常火铳长得多,铳管内壁刻着螺旋形的膛线。

“大人!”

“您来看,燧发枪!我们已经成功复刻出来了,而且根据您的提议,在铳管内刻上了膛线!试射过,百步之外,能轻易击穿三层牛皮甲!”

江澈拿起一支成品。

这支简陋的步枪,在他眼中却比任何神兵利器都要迷人。

他熟练地打开火门,检查燧石。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看得一旁的工匠们目瞪口呆。

这玩意儿他们也才刚摸索出来,大人怎么比他们还熟?

江澈当然熟,他脑子里的东西,领先这个时代几百年。

“良品率如何?炸膛的多吗?”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负责人面色一紧,有些尴尬。

“这个……目前大概十支里会有一两支,主要是钢材的纯度和均匀度还不够。”

“继续优化。”

江澈放下燧发枪,没有苛责。

“告诉弟兄们,别怕耗材,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将来的成功铺路。我给你们的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东西给我做到像弓弩一样可靠!”

他又看向旁边一口巨大的铜炮。

“青铜炮还是太重,成本也高,下一批,尝试用铸铁炮,炮管一体铸造。”

“大人,铸铁性脆,容易炸膛啊!”有老工匠担忧道。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