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澈柳雪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双王密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高煦拿着信纸的手,这已经不是愤怒,而是兴奋!

把他们放进来,关在笼子里,好吃好喝伺候着。

把他们骨头里的油都榨干,把他们脑子里的技术都掏空!

等到他们的爪牙被磨平,我们自己的利刃锻造完成,到那时……

朱高煦仿佛已经看到了几年后,悬挂着龙旗的庞大舰队。

用着比西夷人更猛烈的炮火,将他们的无敌舰队轰成碎渣的场景!

那才是真正的快意恩仇!

“哈哈……哈哈哈哈!”

压抑的笑声从朱高煦的喉咙里滚出。

笑声中充满了压抑许久的畅快和冰冷的杀机。

门外的侍卫和那些宫中来人听到这笑声,无不毛骨悚然,还以为汉王殿下是气疯了。

……

第二天,谈判重启。

西夷使者,一个名叫唐纳德的白人贵族。

带着胜利者特有的矜持与傲慢,走进了谈判厅。

可是当朱高煦走进来的那一刻,唐纳德却愣了一下。

汉王殿下的脸色依旧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开始吧。”

朱高煦坐下,声音沙哑,不带一丝感情。

“尊敬的亲王殿下,”唐纳德优雅地行了一礼,“很高兴看到您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朱高煦没有理会他的客套,直接将一份拟好的草案扔在桌上。

“要钱可以,二十万两白银!”

“要通商也可以,只能在釜山!所有上岸的西夷人,必须登记在册,活动范围不得超出港口十里!所有货物,必须经过市舶司查验,按我大明的规矩纳税!”

朱高煦每说一条,就用手指重重敲一下桌子。

唐纳德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身后的副使忍不住开口:“亲王殿下!您这是……”

“你们没资格跟本王讨价还价!”

“要么,就签了这份条约,拿着你们的钱,在釜山这个笼子里做生意!”

“要么,就滚回你们的船上,咱们真刀真枪,在海上再做过一场!看看是你们的炮弹硬,还是本王的骨头硬!”

唐纳德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下一秒,这位亲王就会拔刀砍人。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这位亲王是想用这种强硬的姿态,挽回自己最后一点可怜的尊严。

赔款,通商。

这是他们的核心诉求,大明已经答应了。

至于限制地点,限制人员,这在大明这种集权国家,是理所当然的。

“好,亲王殿下。”

唐纳德压下心中的窃喜,故作沉吟了片刻,才艰难地点了点头。

“您的条件……虽然苛刻,但为了和平,我们愿意接受。”

朱高煦冷哼一声,重新坐下。

接下来的谈判,变成了朱高煦的个人表演。

他将一个被迫签下城下之盟,却又拼命想找回场子的悲愤亲王,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唐纳德一方,为了尽快达成协议,在很多细节上都做出了让步。

条约最终签订。

朱高煦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将笔重重一摔,看也不看那些西夷人一眼,转身拂袖而去。

唐纳德和他的同伴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而此刻,回到书房的朱高煦,脸上的所有愤怒和屈辱都已褪去。

他平静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走到窗边。

望着港口里那些桅杆林立的西夷战船。

他举起酒杯,对着远方的舰队,无声地做了一个口型。

“欢迎光临。”

三天之后。

一骑快马自海港方向绝尘而来,信使在汉王府门前翻身下马,连滚带爬地冲入府内。

“殿下!大捷!樱花国已定!”

书房内,朱高煦放下手中的一卷《武经总要》,接过密信,迅速展开。

信是章武派人送来的。

舰队主力已横扫樱花国沿海诸岛,斩其大名,破其城池,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留下一支偏师与部分陆战军士驻守,主力舰队即刻便可回师高句丽。

“好!”

朱高煦一掌拍在桌案上,震得笔架上的狼毫微微颤动。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上演。

西夷人是饵,高句丽是笼,而樱花国,则是他献给父皇,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第一份大礼。

他毫不迟疑,立刻取过一张空白奏疏,饱蘸浓墨,笔走龙蛇。

这一次,他不再藏拙。

奏疏上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也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

“臣,朱高煦,奏请圣上:高句丽一地,自古为中原羁縻之所,今其国主昏聩,引西夷为祸,实乃自取灭亡。臣幸不辱命,已将其全境平定。为防死灰复燃,永绝后患,臣请设汉城都护府于其旧都,总领其地军政。废其伪王,改土归流,分设州县,派遣流官,将其版图、户籍,尽数纳入我大明黄册,成一劳永逸之功……”

写到最后,他顿了顿,落下了最关键的一笔。

“儿臣不才,愿为陛下镇守东疆,暂兼汉城都护一职,待其民心归附,政务安稳,再由朝廷另择贤能。”

放下笔,朱高煦吹干墨迹,将这份足以在应天府掀起滔天巨浪的奏折,郑重地交到信使手中。

“八百里加急,送抵京师,直呈御前!”

“遵命!”

……

几天之后,信件就从到了应天府。

此刻的奉天殿内。

吏部尚书蹇义手持笏板,气得满脸通红,花白的胡须都在发抖。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高句丽自洪武年间便是我朝不征之国,汉王以雷霆手段将其荡平,已是逾越!如今竟还想设什么汉城都护府,自领都护?这是想做什么?想做那拥兵自重的藩镇吗!”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蹇大人所极是!汉王殿下此举,于祖制不合,于国本不利啊!”

“汉城都护府?为何不叫朝鲜都护府?偏要用他的汉字封号?其心,昭然若揭!”

“请陛下三思!万不可开此先例!”

文官集团几乎一边倒地表示反对,辞激烈,矛头直指远在千里之外的汉王朱高煦。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