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汉王府。
“容!后!再!议!”
朱高煦将手中的情报狠狠拍在桌上。
他非但没有愤怒,反而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一个容后再议!我那好父皇,终究还是给了我这个机会!”
庭院中,一名风尘仆仆的男人单膝跪地。
“殿下,江大人有令。”
信使的声音不高,却让朱高煦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立刻收敛神色,快步走到信使面前。
“说!”
“江大人说,朝廷已陷入争论,短期内绝无出兵可能,高句丽南部三道已尽数沦陷,王庭乱作一团,自顾不暇。”
“江大人还说,辽东的捕鲸人已经备好了船,三万义军枕戈待旦,他们只认殿下的汉王旗,只听殿下的号令。”
朱高煦的呼吸变得粗重。
这不是朝廷的兵,这是他朱高煦的兵!
打下来的土地,自然也是他朱高煦的!
江澈,这个滴水不漏的家伙,连借口都给他找好了。
——藩属蒙难,宗室子弟不忍,自发组织义军,前往救援。
就算将来父皇问罪,他也可以一推了之,说自己是一片赤诚,为大明分忧。
而那些所谓的义军,事后随便安个流寇的名头剿灭便是。
至于打下来的地盘……那自然是代为保管。
“好!好!好!”
朱高-煦连说三个好字,一把抓起挂在墙上的宝剑。
“传我将令!整顿三军!三日之后,起兵!渡江!”
“目标,高句丽!”
他抽出宝剑,剑锋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直指东南方。
“告诉江澈,他送的这份大礼,我收下了!”
“高句丽,将是我朱高煦霸业的!”
命令如山,亲兵飞奔而去。
整个开平卫瞬间变成一架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三天后,朱高煦披挂整齐,站在三万燕山卫精锐面前。
他们是跟着他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百战之师。
装备着整个大明都未曾普及的先进军械。
骑着从草原换来的最优良的战马。
朱高煦勒马阵前,抽出腰间佩刀,刀锋直指东南。
“将士们!”
“我们的袍泽,高句丽的百姓,正在遭受倭寇屠戮!”
“倭寇是何物?不过是些海上见不得光的老鼠!如今,他们竟敢窥伺天朝属国,下一步,他们的脏手就会伸向我们大明的海疆!”
“朝堂上的诸公还在为钱粮争吵,但我们,不能等!”
“我,大明汉王朱高煦,不忍藩属遭难,不忍我大明国威受辱!”
“今日,我等不奉朝廷明旨,只遵胸中道义!高举藩屏大明,护佑邻邦之旗,跨过鸭绿江,将那些杂碎,全部碾碎!”
“此战,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你们,敢不敢随我,去挣一个封妻荫子,博一个万世流芳?!”
“愿随殿下!踏平倭寇!”
“杀!杀!杀!”
怒吼汇成一股洪流,撼天动地。
朱高煦眼中燃起熊熊烈火,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踏着倭寇的尸骨,赢得无上荣光。
“出发!”
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渡过鸭绿江。
江对岸,是另一个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木头和血肉腐烂的腥臭。
视野所及,尽是残垣断壁,村庄化为焦土,田地荒芜。
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逃难者。
看到这支装备精良,军容齐整的大军,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朱高煦的亲兵正要驱马追赶,却被他抬手制止。
“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抢掠钱粮,我们是来剿灭倭寇的仁义之师,不是来烧杀抢掠的强盗!”
他又看了一眼那些逃难者消失的方向,补充道。
“从军粮中分出一部分,在沿途设立粥棚,救济灾民。”
一名副将略有迟疑:“殿下,我们的军粮……若是长久作战……”
朱高煦冷冷瞥了他一眼。
“目光放长远些。人心,比军粮更重要,在这片土地上,高句丽的人心,就是我们最好的向导和屏障。”
其实这些都是江澈告诉他的,要是按照他的打算,那就是来帮忙的,那自然要吃这边用这边的。
不过当江澈说了这一步的好处后,朱高煦自然会按照做的。
“是,殿下英明!”
这支与倭寇与高句丽溃兵截然不同的军队,很快就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他们不仅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甚至还开仓放粮。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绝望的土地上传开。
一支来自天朝大国的王师,前来拯救他们了!
义州城外,高句丽将领金在焕正带着不足三千的残兵。
被数倍于己的倭寇围困在一处山谷里。
他们已经断粮两天,士兵们饿得连兵器都快举不起来。
城池丢了,国王跑了,援军遥遥无期。
“将军……我们……我们突围吧!”
一个年轻的校尉声音沙哑,嘴唇干裂。
金在焕惨笑一声:“突围?往哪儿突?外面一万多倭寇,我们冲出去,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他拄着刀,望着山谷外密密麻麻的倭寇营地,眼中只剩死志。
“准备一下,与其饿死,不如冲出去,能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就在这时,大地突然开始轻微震颤。
由远及近,一阵沉闷如雷的马蹄声传来。
“地震了?”
“不!是骑兵!大队的骑兵!”
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惊恐地喊道。
山谷内的所有高句丽残兵都面如死灰。
天要亡我高句丽!
可下一刻,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却是一面他们从未见过的旗帜。
黑底金边,中央一个斗大的汉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紧随其后,是铺天盖地的明黄龙旗!
“是天朝的军队!”
“大明的援军!大明没有抛弃我们!”
金在焕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扔掉兵器,朝着那面“汉”字王旗的方向,重重跪了下去。
朱高煦的军队甚至没有怎么发力。
当三千重甲骑兵如一柄烧红的铁犁。
狠狠楔入倭寇松散的阵型时,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习惯于欺负弱小的倭寇,何曾见过如此凶悍的铁骑。
人马俱甲的骑士如同移动的铁塔。
手中的长槊轻易洞穿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士刀和竹甲。
更让他们胆寒的,是那些跟在骑兵后面步兵手中的妖火。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