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空?”
江澈翻动着一本账册,头也不抬。
“那就让别人帮我们填上。”
他抽出几页纸,递给于青。
“这是江南几个盐商的账本,还有他们勾结地方官员,私吞税款的证据,找个由头,把他们的生意全挤垮,把那些产业的全部吃下来。”
“还有这个,漕运总督的小舅子,在用官船走私丝绸和瓷器,把消息透露给他的对头,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去收拾残局。”
于青接过那几张纸,只看了一眼,便觉得手心发烫。
上面记录的东西,任何一件抖出去,都足以让江南官场塌掉半边天。
江澈根本没想过要偷偷摸摸地干。
他要的,是在整个大明的商业版图上,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用无数商贾的尸骨,来堆砌他那宏伟计划的基石。
“至于朝廷那边,”
江澈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得可怕。
“他们很快就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没空来看我们这点小生意的。”
比如,一场即将到来的国战。
于青打了个寒颤,他不敢再问。
“属下……这就去办。”
于青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带走了足以颠覆江南的惊雷。
书房重归寂静。
江澈没有半分停歇,取出一枚小巧的黑色木牌,置于桌案。
片刻,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出现在他身后,单膝跪地。
来人一身黑衣,与阴影融为一体。
正是一直负责兀良哈吉那边的李观。
“大人。”
“高句丽那边,可以收网了。”
李观抬起头,他们布下的这张网,已经太久了。
“粮食、食盐、布匹、铁器,所有输往高句丽的必需品,价格全部上调三成。”
“他们的主要出口,人参、貂皮、麻布,收购价全部压低五成。”
“告诉我们的人,不必遮掩,做得越过分越好,我要让高句丽王庭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刀架在脖子上的滋味。”
李观心头一凛。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打压,这是在公然吸血,赤裸裸的经济扼杀!
他甚至能想象到,当这些命令执行下去。
高句丽国内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是,大人。”
李观领命,身影再次融入黑暗。
江澈目光投向窗外,北平的夜,安静祥和。
千里之外,高句丽王京的夜,却注定要被尖叫和绝望撕碎。
……
汉城,广通桥。
高句丽最大的药材商人金度贤。
死死盯着眼前那个来自大明的账房先生,气得浑身发抖。
“你说什么?今年的上等人参,你们只肯出这个价?”
金度贤伸出三根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
“往年最次等的货色,都不止这个价钱!你们这是抢劫!”
账房先生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算盘,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金老板,话不能这么说。今年大明风调雨顺,到处都是好药材,你们高句丽的人参,也不是什么非要不可的东西。”
他放下算盘,皮笑肉不笑地看着金度贤。
“这个价,你卖,我们收,你不卖,有的是人排着队想卖给我们。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金度贤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
他当然知道对方说的是屁话。
高句丽的人参品质冠绝天下,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
眼前这个商行,如今已经垄断了汉城九成以上的人参出口。
他们不收,他这一年的心血就全得烂在仓库里!
更要命的是,商行另一边柜台上。
他急需从大明进口的食盐和棉布,价格却一天一个样,蹭蹭往上涨。
“盐价……又涨了?”
金度贤的声音干涩沙哑。
“那是自然,”
账房先生一脸理所当然。
“最近大明沿海闹倭寇,官府查得严,海运成本高了,盐价自然就贵了。”
放屁!
金度贤在心里怒吼。
年年都闹倭寇,就今年盐价涨得最离谱?
这分明就是商行两头堵,一边压价收购,一边抬价出售。
这是要把他们这些高句丽商人往死路上逼!
金度贤的拳头攥得咯吱作响,牙关紧咬,几乎要渗出血来。
他身后,还站着十几个同样面如死灰的本地商人。
“卖……”
一个字,耗尽了他全部的尊严。
……
与此同时,高句丽王宫,朝堂之上。
兵曹判书朴振宇出列,声嘶力竭。
“大王!不能再忍了!明国商人欺人太甚!”
“不过短短三月,市面上的盐价翻了三倍,铁价翻了五倍!民间怨声载道,就连军中打造兵器的预算,都已经严重不足!”
户曹判书紧随其后,老泪纵横。
“大王,国库……国库快空了啊!明国商人将我们的人参、丝麻价格压到了尘埃里,我们出口越多,亏损越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王座之上,高句丽王李芳远脸色铁青。
这些事情,他岂会不知,可他有什么办法。
高句丽的经济命脉,早就被那些盘根错节的明国商行牢牢掌控。
他曾试图扶持本国商人,对抗福源商行。
结果对方直接断供食盐半个月,整个王京险些因为缺盐而暴乱。
那种无力感,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朴大人,”
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是领议政河仑,他慢悠悠说道。
“明国商人贪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眼下最要紧的,是维持国内安定,安抚民心。”
“如何安抚?”
兵曹判书朴振宇怒道,“百姓连盐都快吃不起了,怎么安抚!”
河仑瞥了他一眼,嘴角挂着一丝冷酷。
“那就让他们少吃一点。至于国库亏空,更好解决。”
“大王,臣以为,可将国内田税,再上调一成,另外,对那些贱民的人头税,也可酌情增加,如此,国库之忧,可解大半。”
“你!”朴振宇气得说不出话。
这哪里是解决问题?
这是把刀子从贵族身上,捅进了平民的骨髓里!
这是在挖国家的根!
朝堂上,大部分贵族大臣却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对他们而,牺牲一点贱民的利益。
来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和朝廷的运转,再划算不过。
高句丽王李芳远闭上眼睛,艰难地点了点头。
“准奏。”
他没有看到,在他点头的瞬间。
领议政河仑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