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凡杨玉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0章 对永王的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半小时后,李凡抱着已经无力走路的姜燕回了寝宫。

帘帐垂落,别样生香。

她脸颊很红,侧躺在李凡的怀中,这等成熟女人此刻却有种小鸟依人感。

“殿下,以后您让人悄悄传话就成。”

李凡咧嘴一笑。

“传什么话?”

姜燕面红耳赤,抬头看了他一眼。

“殿下明知故问。”

“哈哈哈。”

李凡大笑,抚摸她柔滑的手腕。

“孤不会亏待你的,太子妃每月会派人给你标准的月钱,待遇如一。”

闻,姜燕美眸微微一亮。

这相当于是承认她的身份,原本她都不敢奢求的,只觉得李凡就是一时兴起,但没想到李凡完事也负责的。

“多谢殿下。”

“妾日后定当好好侍奉殿下,不敢有二心。”

她努力起来,跪在床上感激道,但谁知有些东西滴落下来。

她面红耳赤,赶紧遮住大腿。

“哈哈哈,过来。”李凡招了招手。

姜燕恩了一声,尽显成熟风情,再度回到李凡的怀中。

二人安静,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但这份安静也仅仅就持续了一小会,便又再度重温旧梦。

姜燕心甘情愿的让李凡占有,十指紧扣,抵死缠绵。

每一次梦呓般喊出的夫君,都萦绕开来,和这古老威严的紫檀宫交相呼应出了一种极致旖旎。

次日。

李凡颁布了一道太子诏。

对李璘进行了大大的褒奖,并赏赐大量绫罗绸缎,金帛玉器,其数额之多,甚至可以和李嗣业这些有汗马功劳的都护相提并论。

但实际上,李璘在安史之乱并未产生那么大的功劳和作用,而且他也不是李凡的嫡系。

可李凡还是这么做了。

不仅如此,作为太子妃的萧丽质夫唱妇随,响应丈夫,也以太子妃的身份写了亲笔信给李璘的王妃宇文氏。

送过去的金银珠宝,首饰衣服装了十几车,萧丽质自己都没用过那么好的东西。

可以说,神武府拿出足够大的胸怀和诚意,也给足了面子。

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外交手段,刚刚经历了灵武之乱,李凡不想发生内斗了,打来打去消耗的也是大唐。

要打也是打异族人,疆域,财富,那才是战争原始积累,民族扩张!

所以这段关系,李凡希望和睦下去。

“李爱卿啊。”

“这次你作为孤的特使,过去之后,定要将孤的旨意传达到位。”

“不过你只负责下旨和押运,江陵那边的事你不要插手,更不要仗着是孤的特使,就去为难地方上的人。”

“这几百年来,各个朝代,都有血的教训。”李凡负手漫步在御花园。

他身后跟着的是当今鸿胪寺少卿,李善德,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荔枝使,但被李凡提拔,出使阿布思部落成功,后被提拔为鸿胪寺少卿。

这个职位,说通俗一点大唐外交二把手,虽然不能跟三省六部的二把手相提并论,但已是很高官职。

“殿下放心,微臣知晓厉害。”

“定然不敢欺下瞒上!”李善德穷人出身,很是谨慎实干。

李凡很放心他。

“还有。”

“除了这些任务外,你要帮孤观察观察江陵那边什么态度。”

“孤这个十六哥,自幼在十王宅,幼年又丧母,性格孤僻,孤和他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孤对他,还是很希望早日见上一面的。”

“但你要把握好尺度,不要逗留太久,让江陵那边的人觉得你是派过去监视的,就有点显得孤太小气,又伤兄弟情分。”

李凡熟读历史,见过太多案例,古代这些藩王经常因为中央派个使臣过去,一受刺激,被人蛊惑,立刻揭竿造反。

他也知道长安和地方上的关系要如何维持。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内治上的智慧。

你不可能每次都拿军队强压,那样的大唐走不远,高明的御下手段往往是很多的。

“是,殿下,明白。”

李善德一一牢记,而后拱手:“殿下,那如果江陵那边问起李亨的事,微臣该?”

李凡摇头:“实话实说就行。”

“这件事没什么不好说的。”

“李亨干的事天怒人怨,孤讨伐的就是他!”

“如果永王害怕孤对付李亨一样对付他,你可直接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孤只杀反贼。”

李善德点头:“是,殿下。”

“微臣一定办好此事。”

“另外,微臣还有一事。”他弯着腰。

“李太白受伤之后,一直暂住鸿胪寺,李泌大人差我入宫,顺便禀报殿下,这个李太白……不肯去国子监啊。”

“因为铁牛将军动粗的事,他心怀不满,觉得是殿下容不下人,纵容手下行凶。”

“而且又召集了一帮文人,舞文弄墨,骂殿下一些不好的话。”李善德尴尬道,他也见过李白,他都觉得李太白有点太不识好歹,且狂傲不驯了。

殿下邀请去国子监教书编册,居然不去,还写东西讽刺谩骂太子,什么嫂嫂什么的。

“李大人的意思是请示殿下,要不然这个人就放了?”

李凡停下脚步。

“李泌都招揽不了?”

李善德尴尬:“他连李泌大人一起骂,还骂李泌大人没水平。”

“说他做宰相,比李泌更合适。”

李凡噗的一下被逗笑。

历史诚不欺我,李白一直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只是怀才不遇,这件事在他的诗里多有表现。

“啧啧,看来是国子监的官他看不上,当年他就辞过一次翰林供奉。”

“殿下,微臣也觉得此人太狂了,纵使满腹经纶,才学无双,可……”

李凡点点头。

“这世上有才之人,必然都有些脾气,不足为奇。”

“你先去准备去江陵的事,李白的事孤会解决。”

他不打算放弃,李白的文学地位如泰山北斗,吸入国子监,近期对科举有大益,远期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延续。

“是,殿下。”

不久后,李凡前往鸿胪寺,换了一身黑色便装,低调内敛而不失储君之威,是萧丽质和曹青青几女一针一线缝制。

放到后世,又是个无价之宝。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