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3章 主播疯了?一碗清汤寡水的面,凭什么值90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咱们的缙云美食之旅,必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才行!!”

在一片杀猪般的哀嚎声中,陈品拖着他那支几乎要散架的队伍,再次钻进了一条古朴的老巷。

巷子深处,一家店面焕然一新。

一块崭新的原木招牌悬在门楣,上面是两个书法字——“爽面”。

字迹风骨内敛,透着一股子自信。

招牌下的门脸是老式木结构,却擦拭得一尘不染,透过明净的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温暖明亮的光线。

店里不大,但经过精心翻修,保留了青砖墙和木梁,桌椅却是崭新的原木款,新旧结合,别有一番风味。

一对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中年夫妻在忙活,男人煮面,女人招呼。

看到陈品一行人扛着设备进来,也只是抬头善意地笑了笑。

“老板,来一碗爽面!”

陈品找了个空位坐下,豪气干云。

“好嘞!”煮面的大叔回头应了一声,声音洪亮朴实。

钱飞等人则像一群陪太子读书的怨种,有气无力地瘫在对面的长凳上,眼神涣散。

“品哥,我们精神上支持你。”钱飞虚弱地说。

陈品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们,对着镜头,熟练地开启了“品氏小课堂”。

“家人们,我知道你们肯定好奇,这面为什么叫‘爽面’?听起来跟冰红茶似的。”

“别笑,这名字,来头可大了去了。”

他清了清嗓子,表情带上了几分惯有的神棍气质。

“首先,传说加持。”

“相传咱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当年在缙云炼丹,尝了这面后,龙颜大悦,连赞三声‘爽!爽!爽!’。”

“黄帝金口玉言,这面,能不叫爽面吗?”

【来了来了!品神宇宙观又更新了!吃个面都能上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好家伙,这面条的辈分也太高了,我感觉我没资格吃,得焚香沐浴才行。】

【黄帝:我没说过,不是我,别瞎传。】

“其次,方言寓意。”

陈品继续说道,“在缙云话里,‘爽’是‘苦’的反义词,代表舒畅、富足、万事顺意。吃一碗爽面,就是讨个好彩头。”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是它的口感和文化。”

“这爽面,也叫‘索面’,细如银丝。”

“要经过和面、发酵、盘条、上箸、拉条、晾晒等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作。”

“这样做出的面条,入口柔韧爽滑,所以叫‘爽面’。”

“而且它细长,谐音‘寿命长长’,是当地人过生日、待客的最高礼遇之一。”

一番话说完,直播间的观众们对这碗看似普通的面条,瞬间多了一份敬意。

【我靠!原来一碗面背后有这么多讲究!我以为就是拉面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绝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工艺!】

【听完品一口的科普,我感觉我楼下那家面馆简直是在亵渎‘面’这个字!】

就在这时,老板娘端着一个朴素的大瓷碗走了过来。

“帅哥,你的爽面,慢用啊。”

碗里,奶白色的汤底清澈见底,几根翠绿的小青菜点缀其间。

细如银丝的面条整齐地盘在碗中,表面淋了一勺金色的猪油,几粒焦香的猪油渣漂浮在汤面上。

没有复杂的配料。

没有华丽的摆盘。

就是一碗最纯粹、最家常的汤面。

陈品拿起筷子,夹起一缕面条。

那面条在灯光下,竟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柔韧地挂在筷子上。

他深吸一口气,将面条送入口中。

没有多余的动作,就是最简单的吸溜。

“呼噜——”

面条滑入喉咙的瞬间,陈品整个人都定住了。

它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

带着一股温柔的韧劲,在舌尖和口腔里轻盈地舞蹈。

几乎不需要咀嚼。

它自己就顺着食道,一路滑进了胃里。

紧接着,一股温暖纯粹的鲜香,才在胃里缓缓炸开。

那是猪油被热汤激发的醇厚。

是骨汤最本源的鲜美。

也是面条本身蕴含的,经过阳光晾晒后独有的麦子清香。

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