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合院:从列车员开始进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章 副处-新岗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拔副处级干部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局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各种明里暗里的活动多了起来,但陈锋除了按要求提交了那份厚厚的《关于调车作业信号联动优化方案的报告》外,再没有任何多余动作。

他照常下段检查,照常主持科务,只是往李副处长办公室跑的次数稍微多了些,主要是汇报方案细节,听取指导。

李副处长对方案很满意,亲自帮着修改了几处措辞,让报告更显分量。“沉住气,”他叮嘱陈锋,“现在比的是耐心和定力。”

考察程序繁琐而严密。组织处的同志下来找了处里、科里不少人谈话,了解陈锋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群众基础。

周大河拍着胸脯打包票,孙伟拿着技术数据据理力争,连王娟都鼓起勇气说了不少好话。

陈锋自己也被叫去谈了两次话,问的都是关于安全生产、技术革新和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他回答得谨慎务实,重点突出安全和效率。

期间,设备处吴副处长和运输处那位老科长也确实活动频繁,但似乎收效不大。吴副处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口号听起来空洞,缺乏具体案例支撑;老科长资历虽老,但近几年业绩平平,缺乏亮点。

八月下旬,局党委会研究决定的结果终于下来了:任命安监处监察科科长陈锋同志为设备处副处长。

任命公示贴在局办公大楼一楼公告栏那天,引起了不小轰动。

二十八岁的副处长,在当时的铁路局算是相当年轻了。有人羡慕,有人惊讶,也有人私下嘀咕。

陈锋是自己看到公示的。下午他从基层段里回来,走进大楼,习惯性地瞥了一眼公告栏,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和新的职务。

他脚步顿了顿,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他没有停留,径直上楼回到监察科。

科里已经得到了消息,周大河咧着大嘴,想说什么又憋住了,最后重重拍了拍陈锋的肩膀:“科长…不,陈处!牛逼!”孙伟推着眼镜,笑得腼腆但开心。王娟赶紧拿起暖壶给他倒水,手有点抖。

“行了,都该干嘛干嘛。”陈锋摆摆手,“任命还没正式下文,我还是科长。老周,下周去丰台段的检查方案弄好了没?”

他刻意保持着平静,不想让手下人觉得他得意忘形。

正式调令是三天后下来的。李副处长亲自送陈锋去设备处报到。

设备处的处长姓郑,是个头发花白、面色和善的老同志,说话慢条斯理。他热情地接待了李副处长和陈锋。

“老李,你可给我们处送来了个干将啊!”郑处长笑着对李副处长说,然后转向陈锋,“陈锋同志,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在安监处是员猛将,年轻有为!以后设备处这块工作,你要多挑担子。”

陈锋态度谦逊:“郑处长,我是新兵,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熟悉,以后请您和处里老同志们多指点帮助。”

【年轻人,姿态放得挺低…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沉得下心…】郑处长的心声透着观察。

李副处长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

郑处长亲自带着陈锋在处里各个科室转了一圈,介绍了各位副处长和科室负责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