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救命!我死后,满朝文武变舔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7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景和帝的墓碑被盗了一万次。

作为千古一帝,景和帝本应是万人崇敬的对象,可不知怎的,在不惑之年逝去后,墓碑被盗了无数次。

有许多人在民间为苏砚冬立了祠堂,尤其是那些吃饱了红薯的人,偷偷将苏砚冬称作“饱饭仙”,意为能够让自己吃饱的的神仙,越偏的地方越加感念苏砚冬的恩情。

咱们《大奸若忠》第二期,主题依旧是坟墓,不过谈到苏相的坟墓,那就不得不提到与她息息相关的几个人的坟墓了。

老李挤眉弄眼的,对待这位力挽狂澜的皇帝,本该是敬畏或者崇拜的,只是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根据《细说民间》文中记载,咱们景和帝的坟墓,在刚下葬的时候就遭了天谴。

“砰”地一声,老李模拟出来了坟墓被炸的声音。

更奇怪的是,在头七前的每一天,坟墓里都爬出来许多蛇虫,后世专家都认为,是坟墓位置选得不好,太潮湿了。而爆炸声则是天谴找错了坟墓,按理来说应当是去找那位万平帝的坟墓才对。

《细说民间》里面却记载了,这独独炸毁景和帝皇陵的,是人为所作,甚至还收集了另外一则消息佐证。

一张泛黄的纸出现在屏幕上,老李点开了右边关于这些大虞字的破译和翻译,得出了一些白话文解释。

镇北大将军姬淮疆,于四十又五,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被不明物体所袭击,时人只听到了一声巨响,如同景和帝的遭遇一般,只见那将军成了血雾。

因着遭遇惨烈,史书并没有记载镇北将军姬淮疆的死法,有人说是被皇帝卸磨杀驴,功高盖主;有人说是被仇家所害,尸骨无存;还有的说是他上马太急摔死了,这一点的来源倒是《细说民间》没有标注的,孤证不立,大家就当个乐子听吧。

而另外一位杨文直,苏相同期的次辅,也是苏相老师的同门,死了之后,葬礼上却开始闹鬼了。

老李又翻出来几张皱巴巴的文书,上面甚至还有绘图,据传这是一白姓弟子对《细说民间》的解说批注。

下葬前夜,停灵的清风观里,出了桩奇事。有个人摇头晃脑,在嘴里诵念着老师,头却摇摇欲坠的只牵连了皮肉,极像是被刺杀的贪官彭皖,此人还是杨文直的学生,那么这学生怎么死了之后还找上门来呢?

老李讲到这里,气氛到了,翻出来了几页绘图,却在关键时刻说了一句。

广告时间到,精彩马上回来。

观众们都发出来友好的弹幕问候老李,此时天幕广告屏幕下方都是密密麻麻的弹幕。

既然能够挖到苏砚冬,那么讲到自己几人的死因,也是不奇怪的。

只是听着后世人谈起自己的死因,景和帝还是怪怪的,面前坐着他的心腹大将——姬淮疆。

两人都捧着茶,面前放着一盘棋盘,姬淮疆棋艺并不精湛,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下着。

君臣二人许久没有对弈了,自从在苏砚冬的意见上产生分歧。

“爱卿,没想到后世人连你的坟墓也同样挖出来了,真是不忌讳。”

两人都有隐隐的蛋疼感,却拿后世人没有任何办法。

刀枪不入,连实体都没有,怎么打?

按照苏砚冬前世的话来说,这天幕有桂,她不玩了。

“陛下,居然有人胆敢侵犯皇陵,冒犯皇威,臣请加强皇陵戒备,以护皇威。”

君臣俩话里的意思都是为对方着想,可是旁边的万大伴心里回转。

他没有蛋当然不疼,却能感受到两人的蛋疼。

做再多的措施,骂再多不忌讳,又如何能够约束到后世人呢?

君臣俩明显是在互相挖苦啊。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