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最新章节 - 灌木朱瑾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7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个人站在他的面前,要和他讨价还价来着?

赵霁眯起眼睛,对着户部的那个大人道:“太平王出兵赈灾,国库有多少能够挪的现银统统用上。”

“陛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全用上?

保持国家机器运作,每时每刻都需要花钱。

西边发水了,东边修堤了,南边干旱了,北边冻灾了。陛下这是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不过日子了?

要么发兵攻打,速战速决。

要么按兵不动,取中庸之策。

倾全国之力去救西南灾民,陛下有没有想过高丽西夏虎视眈眈,万一两国趁此时机发难,陛下又该如何!?

赵霁不顾群臣惊愕,举目四望,终于看到了站在最后的包拯:“高丽公主呢?”

众臣子随着赵霁的这句话诡异地安静了下来,猛地回头寻找赵霁问话的那人。

在看清缩在最后的那个几乎没人认识的面孔之后,群臣再次哗然!

朝堂震惊。

高丽修书要和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和亲和到一半,公主转道庐州了,之后就失去了消息。

开始一阵朝里还有人责问高丽,但问责的信过去就如石沉大海。

而且陛下又病了。

朝臣脑子九曲十八弯,觉得高丽公主毕竟是外人,而且还是狼子野心的高丽送过来的。万一高丽知道了大宋又一个年轻皇帝又生病了,没准又整幺蛾子。

正好她没来,也就发现不了陛下重病的消息了。

恩……

很好很好,消失地好,消失地妙。

也不着急找她,能拖到陛下病好就拖到病好。

万一陛下又一次英年早——

呸呸呸!不存在!不可能!

在这种风气之下,大宋倒也不是那么着急找公主。

谁能想到,陛下病好了之后,直接对着最后问公主下落?在陛下生病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等不知道的事情?

天子没家事。

最严重的时期,皇帝在哪个妃子那里多呆几天都会被朝臣上奏。

宋的情况倒是没有这么严重,但是皇宫里的消息大部分群臣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群臣更惊讶。

至于最后的这个人——

您哪位啊?

包拯站在最后面,是被小同子加塞进来的。一开始大朝会乱糟糟的,而且全开封六品以上全都乌泱泱挤在一起,还真的没什么人注意到他。此时赵霁开口,整个大朝会大殿里几百号人齐刷刷回头看他,那给人的压迫还真不是一般强。

总算这是包拯,是个经过‘三天结案,不结案人头落地’这种风浪的。

众人之间黑脸的中青年脸不红心不跳,向右迈出一步,道:“在行宫,等待陛下下一步安排。”

赵霁隔着百十来号人想喊,但是实在喊不动,就让身边传令的小太监代为转达:“让人把她叫过来,就跟她说,她不是要给朕挣钱吗,朕满足她。”

“陛下?”天子近臣的二府两院终于坐不住了。

章惇左迈一步,走了出来。

科举在即,赵霁寻思科举是不是也能换换血,所以暗示过这老头。故,老头在考试院出题,越出人越精神,仿佛是个虐,待,狂,魔,满朝文武的哀嚎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此时再见,赵霁发现他满面红光,不过过于精神抖擞,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很‘赵霁派’,一张口就是反对:“臣等虽然不知道您和高丽公主有何协议,但断然不可让一个高丽女子干涉朝政。”

章惇大人被无数人当枪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也实在太适合抗雷了。自己都没权利了,还一张口就顶撞了唯一的靠山赵霁。

在他看来幕后先不说宋朝没有女人为官的先例,就算是有,也轮不到让个其他国家的人来干涉大宋的财政。

赵霁对章惇有极大容忍度,或者说,他接下来的话本就是说给所有反对意见的人的:“她不干涉朝政,朕和她有君子协定,不纳她入后宫,她只负责挣钱而已。她会许多奇思妙想,具体操作刘大人陈大人,待早朝结束,你们留下来商议细节,诸位只要相信她定能把流入辽的铜挣回来便罢了。”

试问哪个穿越女不会挣钱?

都不要说她现在搞出来的香水什么的已经造成了小范围的爆款,就说什么香皂沐浴乳,玻璃水晶杯,这些东西赵霁为了不崩人设,不能开口,解树这种送上门的工具人不用白不用。

不找借口把解树推到台前给他挣钱,难不成还真养在后院?

赵霁打定主意,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都得借这次机会把解树给成功推出来。

细细想来,宋本来对辽输出的就都是奢侈品。什么茶叶,瓷器之类的。

辽国力强盛,但是贵族之中有很浓的学习宋朝的风潮。过日子也非常奢侈。

只要辽还是大宋的跟,风,狗,就不愁解树弄出来的东西挣不了钱。

后续包括肥皂,玻璃,化妆品……等等这种穿越标配,就算解树不太清楚具体操作,赵霁也有把握让她‘学会’这些东西。

奢侈品的品类增加,多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出现,必然相应辽的皇室内就会产生巨大的需求缺口。铜这东西,能被辽骗过去,也能被宋骗回来。

要问如何长久从他们身上薅羊毛,这还需要诸位大臣从长计议,但是趁着物以稀为贵的时候,挣一波快钱的难度不大。

朝臣议论纷纷,但碍于赵霁已经发话一锤定音,就算有巨大反弹和不满,也都是之后上折子陈情的任务了。

就算朝臣能放过赵霁,天天吃饱了没事干的言官队伍也不允许。

出于对动不动就耍无赖要撞柱子自,杀,的言官的信任,大家都默默把反对意见暂时吞了回去。

只是很多人的目光都暗暗投向了户部和包拯,言官队伍也在瞬间产生了巨大的斗志——我等必然死谏!!!!!

第二个议程就是科举。

赵霁不在的这几天,科举的准备已经到了尾声。

去年年末,寒冬,经过解试的学子们汇聚到了开封,精心准备着今年年初的省试。

而今年这个多灾多难的一年,经历了天子驾崩,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天狗食日……等等大事之后,终于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敲定下了考试的议程。

省试将于十天之后开展。

其实这个早就提上议程了。

只不过它提上议程的时候,赵霁还在雄娘子的车里,而雄娘子在驾车拼命逃离开封的路上。W?a?n?g?址?发?b?u?Y?e?i???ü???è?n?????????⑤?.????ò??

赵霁没赶上商议省试,好歹赶上了确定省试。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赵霁的各种官员考试的英明举动。

在考试里醉生梦死的文武百官,觉得苦,不能自己苦,所以一致商讨决定,这次的省试,除了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