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赵霁更是直接宣旨。
朕要公平。文武百官都是朕的贴心小帮手,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文官都要一个月一大考,半个月一小考,那武官也要考试的呀。朕要一碗水端平。
文官都已经快半年了,武官也开始考起来吧。
既然文官考的是本身职责,那武官就考排兵布阵,武器使用,新武器研发,对待帝国战略部署,战役应对,战术策略,近战实际操作和武官本身武功。
小朝会中的文官老头们频频点头。深深觉得陛下说话在理,是不能厚此薄彼。
武官也是得考试,他们以往都觉得武官大字不识一个,肯定无法写出些像样的策论。但如陛下所说,考校些排兵布阵也总是好的。
赵霁又开始夹带私货,在武官的考试大纲中加上了个人武艺,就想广撒网看看能不能再捞上来一个藏在军中的‘诸葛正我’。
被文官都挤到边边的武官各个都想骂MMP。
宋朝文官是什么待遇?武官是什么待遇?
一碗水端平?以前他们文官喝水用的是海碗,武官用的是沾粗小碟。怎么待遇上没人站出来要‘一碗水端平’。到了考试了,一个个站出来要什么公平?你们公平过吗你们!臭不要脸的。
有些脾气暴躁的武官当场暴跳如雷,指着点头最起劲儿的文官鼻子痛骂:“去你的,你她,娘,的,脸呢?还要吗?你就说你公平了吗?东边战事吃紧,年年要军费,你们年年削。好,反正现在西夏和辽暂时都安稳点了军费你说削就削了吧。可你跟老子在这里要个屁公平啊!?”
能站在小朝会上的,都得是三品以上的。武官被欺压地再厉害,三品以上的武官肯定也不会忌惮于给其他文官甩脸子。更何况武官后台有太平王坐镇,虽说忍让文官,但却都没在怕的。
户部侍郎被对方指着鼻子一顿问候母性长辈,也被憋出火了:“怎么了?国库空虚,大家都没钱,你以为只有你穷?南北饥荒,流民安置不需要钱?你以为就你们当兵的金贵!?”
赵霁都被小朝会一帮老头给吵傻了。
原来有个什么议题,都是文官这帮老头互相吵,吵急眼了就指着鼻子互相骂。武官一直都是抱着胳膊看热闹的。
今天武官一加入战局,赵霁才真正了解到武官们吵架的战斗力。
什么荤话混话都往外冒不说,明明吵架上他们占着上风,对方都毫无还嘴之力了,还有个武官越想越气,偷偷伸腿踢了距离他最近的一个文官的小腿肚子。
那个文官哐当一声就跪地上了。
狼狈爬起来以后,对着那武官怒目而视:“你踢我!”
踹人的武官死不认帐“你可别自己抓破腚赖别人!你自己没站稳倒的,关老子屁事!”
赵霁:……
第41章
小朝会吵成一团, 而让朝臣吵成一团的始作俑者坐在皇椅上呆若木鸡。
眼看底下几个老头已经从嘴上战争进化成手脚战争,经常在赵霁说话的时候蹦出来:“臣觉得此时不妥”的抬杠老头也被老当益壮动手能力极强的武将薅掉了几根胡子。
虽然不成体统,但很爽。
赵霁很快从呆滞状态变为兴奋,在向太后没在的小朝会上肆意放飞自我, 双眼放光, 并且表示很想抓把小瓜子磕着看戏。
“咳咳!”小瓜子的事情只能是想想而已, 因为二府出声了。
蔡卞终于看不下去,皱眉呵斥:“殿前失仪,成何体统!”
哎……
听到有人出来拉架,赵霁悄悄悄悄叹了口气。
他以为没人听到,但身边的小太监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接收到了这个信息, 错误地以为这是陛下不满,立刻扯着嗓子喊:“肃静!”
无论大小朝会,赵霁身边都带个嗓音调门高的小太监。这也算是每个皇上的标配。
要不小朝会还好,大朝会不在文德殿。那么大个厅,古代又没个扩音设备。总不能皇帝坐在皇座上扯着嗓子吼,底下的群人稍微靠后点的伸着脖子听。实在听不到再伸手去捅咕捅咕身边的人:“哎,咱陛下刚才说的是个啥?”那场面得多搞笑?
所以必须得配传话小太监, 而这小太监的调门优势在此时一览无余。
蔡卞的那声呵斥只能让蔡卞附近的人停下等, 而小太监那一嗓子下去,最后面那几个已经动起手来的都渐渐停了。
成吧。
赵霁戏没看过瘾, 就被喊停了, 带着点恋恋不舍和意犹未尽地看了眼自己左手边比较靠后的那几个人。
那边站着的赫然是言官队伍。也有可能这群老头觉得自己食君之禄得忠君之事,平生最大的热爱就是找事和抬杠。不管赵霁说啥都得先反驳反驳,弄得不反对他们就算不务正业了似得。
日常找事喊‘不妥’的,就数他们喊得最凶。
看来这群言官不止惹赵霁暗地里讨厌, 武官也有不老少讨厌他们的。
刚刚赵霁坐在最顶上看的清清楚楚,好几个武官都针对那群言官发起了间歇隐蔽性下黑手。
你捅咕他一下,我蹬他一脚。武将很爽,赵霁也看得很爽。
此时骚乱被小太监喊停了,赵霁只能恋恋不舍地把自己吃瓜的目光从那边收回来,危襟正坐,道:“诸位爱卿也能有些也听说了昨日在宫中发生之事,朕的武官考核,考核武官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针对的是些江湖匪徒。”
昨日?
消息灵通的其实在傍晚就都受到了相关的消息。
但昨日都只是隐隐约约的消息。因为那传言太过骇人,有些人并不是十分相信。
如今众人竟算是侧面从陛下的嘴中得到了证实,一下子,朝堂就安静了。
韩忠彦听到这个话题,立刻上前:“陛下,臣有本要奏。”
赵霁:“呈上来。”
随着赵霁这话,身边的小太监已经小步跑了下去,拿了对方递过来的那奏折,又折返回来。
赵霁打开,其中内容和韩忠彦之前说的相类似。
最靠后位子的编纂蔡京也缓步出列:“陛下,臣也有本奏。”
两人的出现就好像是个信号,紧接着,几个早就联络好的人一同发力。开封府尹,几个郡王,平日和韩忠彦交好的几个旧法派代表,都纷纷递上了奏折。
奏折纷纷扬扬递了上来。
各个朝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大家的目的说白了都只有一个——剿灭钱叶帮,彻查开封府事件,封禁全部江湖门派。
饶是赵霁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些文官巨大的梦想给吓到了。
果真是舞台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这些文官,也是真敢说呀。
除了彻查开封府事件这个靠谱,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