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雍正长女被读心人人吃瓜[清穿]最新章节 - 山夕安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25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晋,人倒是一贯的“气派”,但她那肚子是真的一点消息都没有。

若是真怀有身孕,又哪里来诸多空闲时间这么天天跑各处宴会。

董鄂氏盘来盘去,愈发觉得自己今时不同往日,再和其他妯娌一般见识,无疑会降低了她自己的档次。

如今她肯参加聚会,不过是她看着家中三个不懂事的小豆丁,有时候也实在有些心烦,才出来透口气罢了。

再者,看着昔日的对头五福晋如今调转了方向,只要他塔喇氏不是来怼她的,看看戏又何妨。

都是闲暇的小小趣闻罢了。

“况且我还得多谢五嫂,没有因为旁人的诬告陷害,便不给我发帖子了。”

“要说这外头,天天都有小人在到处钻营,可非要等人都没了,才敢出来作证对峙的,不是在玩脏心眼又是什么?”

“偏偏就还是有那些个没脑子的人,别人说什么他都信,真是天大的笑话。”

七福晋听了都忍不住诧异,这大家私底下悄悄说的事,倒是郭络罗氏自己先挑明了。

这八福晋……可真是——底气十足啊!

五福晋做足了准备,也没料到郭络罗氏竟是全然有恃无恐,她接了话:“这么说来,那个状子是假的了?”

郭络罗氏自是不虞:“我说五福晋,你还真的信啊!大家就且等着看吧!”

“我外祖一生行的端做得正,从来问心无愧,他对大清的贡献有目共睹!”

“再多的小人,我们安郡王府那都是不带怕的!”

这一番话出来,瞧着郭络罗氏满脸正气,自是有人附和:“八福晋说得是!要翻早就翻案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那贝勒听说日子过得很是不顺,这是想闹一闹好改善一下吧?”

“啥贝勒啊,早都被判定夺爵了的。”

……

他塔喇氏到底还是急了。

方桐来得更迟了些,看着面前的场景和五福晋的满脸不服,便知道她没想到会是这般的局面。

郭络罗氏可是在以后连皇帝赐死都不怕的人,又怎么会畏惧于一个简单的小小状纸。

这皇城里的八旗贵族,向来是杀人越货都不带罚的。

能被摘掉帽子爵位的,都是一些不敬皇族的小事,无不在顶头上司“皇帝”的一念之间。

这和后世所有惩处、赏罚都在领导、老板的意下决断,何尝不同?

方桐笑着出场:“我瞧着,五福晋府上的荷花开得甚好!”

“看来我又得寻旁的礼物了。”

七福晋行礼后问道:“四福晋想找什么礼物?”

“怎么,大家都不着急着预备今年皇太后娘娘的寿辰礼吗?”

今儿可是博太后的六十整寿诞,谁敢不认真准备!

可也没人会把这事说破,生怕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叫旁人听了去。

他塔喇氏却听出来了,乌拉那拉氏这是在为她解围。

现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赏花宴”。

郭络罗氏仍然是话题的中心者。

但也有不少人见到了比谁都难碰上的四福晋,连忙上前,虽然心里想的都是关于小公主和童乐园的事,嘴上还是顺着聊起了皇太后的寿宴。

方桐却不纯然是为五福晋解围,实在无意中是帮了皇帝一把。

五公主的年岁早就到了,可她自小养在皇太后的膝下,甚至比起五阿哥还更为贴心受宠些。

皇帝想将她安排抚蒙出嫁,无论挑了什么样的人选,且得让皇太后亲自点头。

这些年来,康熙自也提了不少的名字,皆是被皇太后犹犹豫豫,拖着拖着就过去了。

今年借着皇太后的六十寿诞,把人哄高兴了,也好叫她对孙女放放手。

***

十月初的天,秋高气爽,红枫渐欲迷人眼。

随着皇太后的寿诞临近,宫中各处喜气洋洋。

保留了一点神秘感,不叫说破,却洋溢着欢腾的气氛。

皇太后、皇帝的心情皆愉悦,大家的日子自也好过不少。

甜甜上早朝的时候,感觉身子都轻了些,御门前的气氛宽和,她也能睡得安稳。

到得日子,从一早,宫中便演奏起了喜乐,处处张灯结彩。

皇太后从宁寿宫移驾到得慈宁宫,静待皇帝献上刻着新徽号的玉册和玉玺。

礼毕之后,皇帝前往太和殿,把新的徽号诏告天下。

文武群臣聚集京城,八方来朝,为太后的寿诞增彩。

博太后是爱看戏之人,皇城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粱桥,十余里路戏曲、杂技、舞蹈等各种文艺节目在两旁纷然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宴会开场,只得皇太后的面前摆满了膳食,皇帝亲领众妃在两侧侍食。

殿外黄亭子摆放一张礼仪酒具红案,两边是身穿红衣的礼仪乐队,负责演奏礼仪乐曲。

满族传统庆隆舞后,又由皇子、皇孙们轮流上前献舞。

寿宴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皇帝率先献上九十九件各式福禄寿礼品。

有整块玛瑙雕刻而成的双鱼兆瑞玛瑙花插,有象牙底座的璇宫朗照水晶球,还有县圃饮和玉凤砚滴……

只一件便是天材地宝,更难得的聚集了九十九件。

尤其康熙还亲做《万寿无疆赋》,又亲笔题到围屏上进献,可谓是给足了面子,上足了心意。

接着便是回廊上围桌而坐的大臣们向前贺信,奉上各地小巧新鲜的东西。

毕竟皇帝珠玉在前,大家讨个好寓意,也不敢越了天子的孝心去。

皇太后看着小一辈的灵巧、可爱身姿,被台下各式满满当当的金银玉器围绕着,脸上的笑意自是怎么也淡不下去。

博尔济吉特氏作为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清世祖废后的堂侄女,努尔哈赤之子饶余郡王阿巴泰的外孙女。

在顺治帝降她的堂姑母元后为静妃后,和妹妹淑惠妃一同被送进皇宫,同年被立为皇后。

因为她的存在,家族走上飞黄腾达之路。

甚至超越嫡长支、失势的吴克善系,与清廷关系亲密,频频联姻达17次之多,还曾经拥有三个爵位,分别是世袭多罗贝勒、世袭镇国公、停袭辅国公。

这些都是这一位恭谨谦逊的皇太后所带来的。

她这一生,在看到皇帝对董鄂氏的全然宠爱,对元后的无情翻脸,便不在奢求获得丈夫的喜爱。

只一心守在姑奶奶孝庄的身边,尽心奉孝。

幸运的是,她遇到的也是纯孝的康熙,待她这位嫡母亦是十分孝顺。

祖孙三代成为了大清时期的佳话,才有了今日这般的繁盛荣耀场面。

论天下女子,能登顶造极的位置,不过如此。

因为她的身份和谦卑,孝庄和康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