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平安锁,思考了一下另一项,跟主子眼神示意——“您确定吗?”
那可是福晋打小最喜欢的璎珞,平日里好好保管着,难得戴上一趟。
就这么给出去了?
方桐回了十分肯定的眼神!
不能上手摸,怎么还不能给个厚礼了?
这要是现代划着小视频,看到这么天然的小家伙,都要刷个大礼物。
她就给了一个小时候的金项链,怎么了?
快点,不要磨磨蹭蹭。
方桐眼神没能成功移开,嘴上尽职说着台词:“这天开始冷了,下回请安无事就不必让小格格风里来雨里去的。”
想着她不能见到这可爱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家伙,方桐心口一紧,补了一句:“我若无事,会去看她的。”
发现宋氏没能控制睁大的眼神,方桐补了一句:“……宋格格应当方便吧?”
“方便、方便。”
宋氏按部就班回答、喝茶,愣愣回到东配殿。
她的小女儿不仅刚出生就获得了万岁爷和亲爹的欢心,还跟新来的主母乌拉那拉氏看对眼了?
甜甜的祖父和父亲是听得见她的心声,难道四福晋也听得到?
不应该啊……
按照其他人的反应,应该只有血亲才能听见,还得是直系。
皇宫里,满打满算,到现在也就四个人。
看着把玫瑰璎珞抓在手中,爱不释手的甜甜,宋氏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不能理解的还有亲生父亲胤禛。
读取心声的规则判断有误?
乌拉那拉氏是康熙亲自选定的四儿媳。
这几日下来,皇太后、德妃等众人,包括胤禛自己也对她,都还算满意。
一个懂规矩、识人心的美貌妻子,胤禛挑不出毛病,只能选择观望。
方桐没想到,不过进宫第四天,她就做出了顺从本心,但有些违背她目标的行为。
明哲保身,人间清醒。
她就不该和太多的人产生牵扯。
一个可能早殇的婴儿……就属于不该牵扯的对象。
这大清婴儿的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
想到奶娃娃可能很快就消逝于人间……
方桐翻出这些年,她偷偷在外头找大夫准备好的药丸和药方。
看来看去,决定先告诉宋氏,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
甜甜不知道,因为她一人,南熏殿三位大人,陷入了各自的纠结。
这一日,她总算发现,自己有时候会被带到一处华贵、精美的小屋子里。
这里雕梁画栋,天花板全是繁复细致的图样。
连最角落的宫灯都是优雅仙鹤的款式,处处不同凡响。
倒是她一些粗糙的小玩具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比如胤禛亲手做的木马,还有宋氏亲自缝的布娃娃。
更有她每天要蹦跶、锻炼大腿的牛皮鼓面。
甜甜观察了四周,听见了外头大臣们一件一件的汇报、议事,有点明白过来。
……她这是被拎过来上朝了?
谁家好皇帝让自己半岁大的孙女上朝,还在吃奶呢,这么早就开始当社畜啊?
“哇……”甜甜不管三七二十一,哭得好大声!
她不就是在天庭还没通过试用期,被踢下来的炮灰吗?
怎么活下来打算开始享清福了,结果反而更早开始上班了?
她不要啊……
“呜哇呜哇呜哇!”
外头太常寺卿老大人正在念一篇又臭又长的颂德文,听得满朝昏昏欲睡间,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响起……
满朝不禁都震了震。
这般威仪庄重的场所,是谁家的孩子敢在御门前放肆哭泣?
便是小时候的太子也没有这个胆!
康熙从拖沓冗沉的文章里惊醒。
梁九功连忙去暗室查看情况又赶了回来:“四阿哥正好亲自去热奶,一时不在……”
康熙摆手,让老大人继续。
这时,听见里头的奶娃娃,带着哭腔的惊奇声音。
【嚯,这念文章的老头,爱好居然是穿女装!】
康熙看着面前,平日里最是一本正经的老古董太常寺卿,差点笑出声。
他喊来暗卫,让人去查。
暗卫的动作很快,送回了呈报。
当天的乾清宫,皇帝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噗嗤”各种笑出声。
没想到,没想到……
闹得内阁纷纷猜测,这一天送进去的哪一个折子,让万岁爷如此忍俊不禁。
下一回,让这家伙多写一些!
皇帝的心情好了,他们议事也能更容易些。
康熙吃到了瓜,心情正美。
却不知被吃瓜的老头觉得今日在朝堂之上,那一声婴儿的大哭是对他的大不敬。
次日,就上了折子,对着朝廷的纲纪一顿抨击,点名了几位屡次迟到的大臣。
大臣各有理由:“那次我是被派去巡视河道,根本不是迟到。”
太常寺卿回:“你根本没有备案,不算。”
“我迟到那天,已经跟尚书大人请示过,是为了查验京郊仓库的数据……”
“查验数据等下了朝不行吗?你这就是故意的!我知道你住得远,但你要是觉得不方便,可以搬近一点,实在囊中羞涩,我借你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那日大雪,路上摔伤,我去看大夫,这你也要说吗?”
“看的是什么大夫,可有凭证?”
……
一大早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惩罚迟到者,不足以明纪律。
可一杆子打死,第二天皇帝案头上的求情折子肯定能翻倍。
奶娃娃的心声再次响起。
【这老头,不仅喜欢穿女装,还喜欢画下来!】
有证据?
那好办!
第23章 上朝原来这么好玩
甜甜在暗室,喝着奶补上了一句。
昨天一时没看好女儿的胤禛,又想捂住田田的嘴,可还是没地方捂。
太常寺卿为人老派,行事繁冗,可他偏偏事事都能拿出朝纲案例,于细节处抠得人无话可说。
但凡有人得罪了他,往后无论吃饭、说话、走路,都要小心被他抓到把柄。
他能一天照三餐告到这个人求饶道歉不可。
人缘差,做事慢,反复无常,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根本不在乎。
皇帝也想让他早点退休,可太常寺卿不肯,是块臭石头,想搬只会砸自己的脚。
这样的场景,也不是一回两回,昨日念文章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不提,今天是可能真的害他们被罚俸。
便是皇上大概也只能让他们忍一忍,回头再给予补偿。
大臣们已经准备自认倒霉,康熙却开始写小纸条,让梁九功传给他们。
原本面色苦恼、无奈、怨念的大臣看见小纸条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