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给古人直播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24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薛皎也被他的表情给逗笑了,回家的路上想起赵耀都忍不住笑。

刚到家门口,半下午没见着妈妈的薛珍就扑了过来,抱着妈妈的腿要抱。

薛皎把她抱起来,母女两个亲热了一会儿,一起洗手去吃饭,边问她今天下午玩了什么。

小姑娘口齿清晰地把下午玩乐的过程给妈妈复述了一遍,乡下别的不说,地方大,孩子也多,她跟着哥哥姐姐们,怎么都好玩儿。

牵着珍儿进客厅,看见周亮亮正抱着他妈大腿撒娇:“妈,求你了,让我去吧,我真的很想去。”

薛皎:“去哪儿?”

奶奶端着菜进来:“明天有大集,娃娃们想去凑热闹。”

第75章

农村大集薛皎小时候去过,不光去过,还去过不止一次,毕竟过年回了乡下,这种热闹总要凑一凑,就像现在的周亮亮一样,抱着妈妈大腿撒撒娇就行了。

“宝宝,你想去赶集吗?”薛皎问女儿。

农村大集还是蛮有意思的,跟城里的商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赶集是什么?”薛珍歪着小脑袋问。

她没有跟哥哥一样闹着要去,纯粹因为不知道“赶集”的意思。

“有cy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周亮亮挂在他妈腿上大声回答,又假哭道:“妈,你就让我去吧,我真的很想去,老师让写作文,寒假一件难忘的事,我想写赶集。”

就差没直白地告诉他妈,你不让我去赶集,我作文写不出来。

冯飒冷嗤一声:“写什么赶集,写你炸猪圈吧,这不够难忘?”

“没炸……不是我炸的……”周亮亮哼哼唧唧找他爸,“爸,你看我妈,你说说她啊。”

周循推了推眼镜,看了看老婆,“你撒开,手洗了吗?你妈这是新衣裳,别给她摸脏了。”

周亮亮下意识心虚地松开了手,苦巴巴地看着爹妈相偕离开,“小姨……”

薛皎抱着孩子赶紧跑路,她可做不了姐姐的主。

晚餐依旧很丰盛,桌上一大半都是肉食,大家都快吃怕了,筷子一个劲儿朝素菜伸。

老家的菜是真好吃,哪怕是最普通的青菜萝卜,也比城里的好吃,薛皎形容不出来,她只会说更香,口感更软和,用她妈妈的话讲,是更有菜味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老家这几天,薛皎觉得自己都吃胖了,她每天在楼上写卷子学习,手边摆着好几盘吃的,生怕她饿着。

楼下更不用说,随处可见的食物,干果炒货、糖果点心、各种水果,都在随手可拿的地方。

薛皎听妈妈说,每天吃饭都觉不出饿,嘴没停过。

其实不出意外的话,去了集市上也是吃,但就跟小摊上的小吃让人流连忘返一样,家里顿顿大餐吃着,还是惦记着外头那些零嘴。

第二天薛皎没有睡懒觉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要跟爷爷奶奶一起去赶集,有些好吃的早集上才有,去晚了就卖光了。

洗漱完下楼,外头天还没亮,屋里已经灯火通明,等着去赶集的不止薛皎一个人,家里住着的亲戚大半都准备去凑个热闹。

周亮亮也在,一脸兴奋地跑过来拉着珍儿说话。

薛皎猜到姐姐不会不同意,因为她也想去。

“姐,今天还去看盘炕吗?”薛皎对盘炕兴趣未消,主要是还没看到成果,很想看看姐夫图纸上的设计落于现实是什么样。

冯飒打着哈欠道:“等集市上回来了去瞅一眼。”

她跟薛皎一样,只想看成果,光看他们讨论着怎么砌砖头,有点儿无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要去给人家做理论指导,手头的事还没完成,今天周循不跟她们一起去赶集,出发前,周循叮嘱儿子:“你妈没睡好,你老实点儿别惹她,否则后果自负。”

周亮亮鼓着脸,他也没睡好,怎么就不说别惹他呢?

但也只是腹诽,根本不敢张口,惹到他妈像踢到铁板,惹到他,就像惹到棉花。

赶集的地方在最近的镇上一条街道,镇政府特意空出来的地盘,平时没什么人,但一到赶集日,就人山人海。

从薛皎老家的村子去镇上,走路要四十多分钟,不算很远,奶奶跟薛皎说过,以前她年轻的时候去赶集,半夜就要出发,一走走两三个小时去集市上,都不觉得累。

现在不行了,她还走得动,年轻人们走不动。

好在有车,家里的车开出来,每辆车上都坐满了人,深冬天冷风大,等车的一会儿都觉得冷得不行,透过车窗,外头的夜色似乎也蒙着一层霜。

薛珍从没有半夜出行的经历,这个时间对她来说,跟半夜也没有区别了,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窗外,乡村小路两旁树影婆娑,在夜幕里有些诡异的惊悚感,但她身旁紧贴着的就是妈妈,车厢里阿婆和姑婆正在低声聊天说笑,寒风被牢牢挡在车外,车厢里有点闷,她倚靠着妈妈,有点儿昏昏欲睡,于是这一幕便似梦似醒,多年后依旧难忘。

[好早,这才寅时。]

[头一次看到天幕这么早亮起来,没几个人醒着吧。]

[在上朝路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竟然还是位大人!大人怎么没昵称啊,是没通过考试吗?]

[别开玩笑了,天幕考试难,咱们的科举考试也不简单,大人们虽然眼睛瞎了点儿,耳朵聋了点儿,办事慢了点儿,脑子可不坏,谁会傻到固定昵称。]

[你们看见除了河源县方大人,还有哪个老爷敢在天幕上表明身份的吗?]

普通人可以借天幕这个渠道发声,反而是那些有身份的,不敢在天幕上多说什么。

多说多错,最上头那位是个小心眼,指不定就说了什么让他不高兴的话,回头找个理由收拾一顿,不说贬官了,像对付齐王一样,安排人打他们一顿,那也很丢人啊!

准确的说,比被贬还丢人,贬谪还有个合理理由,当皇帝的安排人动手打下臣泄愤,这丢的是君臣二人的脸面。

皇帝丢得起这个脸,他们丢不起。

况且,不光上头的难应付,下头的现在也不好惹了。

没看见三天两头就有人在天幕上把陛下拉出来遛遛,他们陛下连声都不敢吱一下,为何?因为一旦他在天幕上以天子的身份发言,但又无法弹压这些逆民,瞬间就会威严扫地,皇权受损。

他们这些为官者也是同理,一旦表明身份又在天幕上被逆民们攻讦打压,损伤的是现实中的声名,因此更不能表明身份。

即便他们通过了考试,可以取昵称,有的大人宁愿等到可以取昵称的时间过去,继续匿名,也要藏着掖着,以免身份暴露上下不讨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说,河源县后来怎么样了?方春霖还活着吗?]

[选我当主刀:活着。]

[我记得不是死了个当官的,不是方春霖吗?]

[当然不是他,是陛下派的钦差大臣,听说还是个勋贵子弟呢,客死他乡,连尸体都没找回来,真够倒霉的。]

[河源县的百姓听说进山了,现在恐怕都沦为山匪了吧。]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这算不算官逼民反?]

[……你是真敢说啊。]

[山野客:贵人作孽,百姓何辜。]

[您说得真含蓄。]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盲猜一个山野客非山野人,恰恰相反,还是个朝堂之人,否则不会不敢直呼‘贵人’身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有毛病吧,扒人家身份做什么,显着你了是吧。]

[天女教右护法:‘九个字’买赎罪券吗?教主大人说了,口业也是罪。]

……

步行需要四十多分钟的路程,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大集人多,地方却没那么大,车子只能停在镇政府规划的另外一个停车点,下车后还要步行几分钟过去。

下了车,冷风扑面,裹得再严实也能感觉到那股冷意。

好在这两天没下雪,干冷,薛皎抱着女儿,身边是牵着孩子的姐姐、大堂嫂,妈妈、奶奶还有其他长辈们,把她们夹在中间,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两个大人看着。

这是她们的经验,大集人多且人流量大,各个村镇的大集,往年可没少听过丢孩子的,有一年隔壁村的大集丢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是姐弟俩,家里就这两个娃,全丢了,提起来就让人痛心,为此那个集市也停了好长一段时间。

“警察叔叔。”薛珍裹得像个毛绒汤圆,窝在妈妈怀里,戴着手套伸不出手指,只能伸出一个小拳头,“妈妈,舅舅。”

“是舅舅同事。”薛皎好笑道。

珍儿被亮亮感染,将顾冬阳视为偶像,看见穿制服的都要多看两眼。

这些警察也是辛苦,一大早跑来执勤,里头好几个都是协警,冻得脸都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集市是绵延的两条街,整体呈倒y字形,薛皎他们停车的地方离其中一个岔口比较近,直接从那里进去了。

还没进入集市,已经感受到人潮汹涌,薛皎抱紧了女儿,跟着人流涌入集市中。

此时天还黑着,但集市上已经热闹极了,有政府提供的大灯,许多小摊上还自己挂着灯盏,一处灯光笼罩的光亮下,就有一个小摊。

这个时间卖吃的摊位最多,许多赶早集的,就是来买吃的。

薛皎打眼一看,比她记忆中的摊位又多了许多,围巾都挡不住种种食物的香气,抬眼就看到一家卖油条炸货的,胖滚滚的大油条在油锅里翻腾着,一根油条比珍儿手臂还粗,这么一根大油条才一块钱。

同一个摊位上还有卖麻团的,原味的、豆沙的都有,外头裹满了芝麻,芝麻的香气热油一激,尤其抓人。

卖油条的摊位旁边就是卖豆浆豆腐脑的,两家产品定位不同,待在一块儿却能互相搭配,摊位前的小桌子也是两家客人混着坐。

“妈妈,吃油条吗?”薛珍挺喜欢吃油条的,尤其是油条泡豆浆,好吃。

薛皎轻声哄:“前面还有好吃的,吃了油条可能就吃不下了哦。”

她记得集市上有一家羊肉泡馍堪称一绝,不知道跟人家正宗的羊肉泡馍一样不一样,但确实好吃,羊肉鲜嫩,那个馍是有点儿半死面的口感,不会轻易泡浮囊,外软里糯,特别好吃。

她小时候每回跟奶奶来赶集,都要吃上一大碗,比她脸还大两圈的一大碗,吃得撑得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经奶奶带她品尝过的美食,薛皎也想带女儿尝尝。

“想吃就吃。”奶奶大手一挥,“咱这么多人,少买点儿,一人尝一口。”

大堂哥去跑腿,买了两根油条和两个麻团回来,一人分一点儿,也就一口。

这家卖油条的生意好不是没原因的,刚出锅的油条外脆里软,一股咸香混着面香,还有炸物特有的香气。

一人一口,吃得不过瘾,越发勾起大家肚子里的馋虫,一大早起来赶集,可都还没吃早饭呢。

于是接下来,他们又吃了热腾腾的米糕、粽子,吃了糯米饭,香草饭——这个新出现的摊位,奶奶也是头一回吃,说是南边的小吃。

喝了豆腐脑,蛋酒、酒酿小汤圆,顺了顺食,又继续吃。

水煎包、酿豆腐,还有一家超香的糯米鸡,他们本来买了一只分着吃,太好吃了,又买了一只。

这些是现吃的,还买了炸撒子、麻叶,一买一大包,在手腕上挂着,拿回家去慢慢吃,这东西不但可以当零嘴,薛皎记得自己小时候不是饭点喊饿,奶奶就给她煮碗糖水荷包蛋,再泡点儿撒子、麻叶给她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高油高糖,但是好吃。

她们还买了烤猪蹄,一大早吃猪蹄似乎油了点,但是太香了,路过的时候,被香气勾得根本走不动,猪蹄先卤后烤,完全入味儿,烤过之后不是完全的软糯,那个口感绝了。

上面还撒了一点加了辣椒粉的撒料去腻,但是根本不会腻,因为还是一人只尝了一口,要不是后面还有美食勾引,真想啃一整个。

薛皎还看见卖冰糖葫芦和棉花糖的,集市老npc了,几乎每个大集都有卖这些东西的,尤其吸引小朋友。

逛大集给孩子买糖葫芦好像是什么仪式,家里孩子一人给买一串,薛皎、冯飒和大堂嫂也有,奶奶在一边付钱,一边嘀咕着:“这价涨得也太快了,前几年才两块。”

现在涨到三块钱一串了。

薛皎不敢吱声,她觉得三块钱已经很便宜了,在城里,三块钱别想买糖葫芦,还是这么大串的糖葫芦。

当然,对比一下其他食物,确实算贵的,她们还买了米花棒,就是一种黄黄的粗筒状零食,老板车子拉来一个机器现做,五块钱超级大一包。

咬着糖葫芦,薛珍彻底不困了,干饭宝宝快乐地看着周围一切,赶集真好,难怪哥哥要来,这么多好吃的。

虽然每样东西吃得不多,架不住品种多,赶在吃饱之前,终于找到了那家让薛皎念念不忘魂牵梦萦的羊肉泡馍。

不光她爱吃,大堂嫂也爱吃,吃过了就惦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家羊肉泡馍只有开大集的时候才来,一般的小集都不来,人气超高,这一大早,小小的摊位几乎坐满了。

这家不光买羊肉泡馍,还卖羊杂汤、羊血粉丝汤,都很好吃,一样点了几份。

好在人虽然多,翻台也快,而且还比较早,相对而言没那么多,薛皎他们等了一会儿,等到了位置,点的餐也上了,老板看他们分餐也不奇怪,还给他们多拿了筷子和碗让他们好分。

一口鲜美的羊汤下肚,整个人都舒服了,胃口再次被打开。

冯飒吃了一大口浸满羊汤的泡馍,满足地叹气:“我算是知道,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来吃一碗这个了。”

是真好吃啊,本地羊肉肉质好,本来就有加成,这家煮羊的手艺也好,她属于不怎么喜欢吃羊肉的,嫌膻味重,薛皎奶奶炖得羊肉已经几乎没什么膻味了,她还是不太喜欢,这是口味问题。

但这家的羊汤,吃得出来是羊肉,甚至旁边还在现煮,偏偏一点儿羊膻味都没有,只余肉香。

“周循没口福。”冯飒摇头感叹。

“可以给姐夫打包一份。”薛皎吸溜了一口粉丝,羊血粉丝汤也好吃,人多真好,什么都能尝一口。

冯飒想了想:“两份吧,我怕我跟他抢。”

薛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扭头:“妈妈,姐姐说打包三份羊肉泡馍!”

[通感时长不够用:痛心疾首!再次重申我的昵称。]

[蹭吃蹭喝:+1]

[天天干饭:真的想哭了,十分钟够干什么啊,这么多好吃的,我只敢尝一口,都没尝出什么味儿。]

[草莓是最好吃的水果:我不一样,我敢尝两口,所以根本没尝到羊肉泡馍什么味儿,哈哈哈哈哈呜呜呜……]

[砂糖橘才是最好吃的:竟然还有串了砂糖橘的糖葫芦,这是什么仙品!丰朝卖糖葫芦的能学学吗?创新一下。]

[草莓是最好吃的水果:天女娘娘没有要带草莓的糖葫芦,跪地大哭。]

[尝遍天下美食:但求下次天幕考试,能增加通感时长。]

……

[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带食物的昵称,你们的人生只有吃吗?]

[尝遍天下美食:人生没了美食,索然无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当自强:不是一次冒出来的,每次天女娘娘吃好吃的,他们就会出来嚎两声,今天一起嚎,嚎得声音有点大。]

[自强少年郎:还我名字……]

[通感时长不够用:是的,我的人生只有吃,不喜欢吃的可以把通感时长转给我吗?]

[四方书坊收题人:收天幕二次考试猪蹄,带昵称的来。]

[收题人虽迟但到。]

[猛踹瘸子的好腿: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什么猪蹄。]

[笑死,烤猪蹄,考试题。]

[逢考必过:你们别光顾着笑,说不定下次天幕考试就考到了。]

[四方书坊收题人:。]

……

在羊汤摊子填饱肚子,分出两个人把买的东西和打包的羊汤、烤饼先送到车上去,其他人继续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会儿天色微明,摊贩更多了,来赶集的人也更多,她们刚吃完的那家羊肉泡馍,已经被人潮淹没,现在排队都挤不进去了。

“幸好咱们来得早。”大堂嫂感叹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