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绩效之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部、星火传承:51章:遗产寻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父亲最后的研究所坐标指向西伯利亚荒原深处,一个在任何地图上都找不到标记的地点。刘明辉站在寒风凛冽的冻土上,难以相信这片荒芜之地隐藏着父亲最后的秘密。

"探测显示地下有大型结构,"林小雨操作着地质扫描仪,"深度约30米,入口可能被积雪覆盖。"

赵刚用军用铁锹清除着积雪,突然铁锹碰到金属声。一小时后,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冰封的升降平台。令人惊讶的是,平台控制系统仍有微弱电力。

"能源来自地热,"王明检查后说,"自维持系统,至少运行了二十年。"

升降机下降时的吱嘎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门开后,眼前景象让所有人震惊——不是预想中的废弃实验室,而是一个完好运行的先进研究基地,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旧纸的味道。

中心实验室内,全息投影依然活跃,展示着复杂的神经网络图谱。工作台上散落着笔记和图纸,仿佛主人刚刚离开。

"看这个,"林小雨唤道,"实时数据传输,来自...春风学校?"

刘明辉拿起工作台上一本皮革日记。翻开第一页,是父亲的笔迹:"如果未来技术失控,这里藏着最后的答案。——给明辉"

日记详细记录了他对神经编程技术的担忧和突破性发现:人类意识中存在某种"固有频率",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无法被标准化编程改变。

"父亲发现,每个人的意识都有自我保护机制,"刘明辉激动地说,"只要找到并激活这个机制,就能抵抗任何外部编程!"

马建国的视频连接突然接入:"明辉,这解释了很多事!先知系统之所以需要持续校准,就是因为人类意识会自然抵抗标准化编程!"

希望重燃。如果能够大规模激活这种天然防御机制,就能一劳永逸地保护人类免受神经编程的影响。

然而,当他们尝试访问实验室主计算机时,系统要求生物特征认证——需要张淑芬的视网膜和指纹。

"母亲知道这个地方,"刘明辉恍然大悟,"她不仅是守护者,还是合作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