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十三年过去了。
    十三年的时间,北羌在小天宝的治理之下,飞快的发展着。
    沈荣给出的选种方法非常的有效果,在不断地选择优良的种子后,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
    甚至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就算是部分草场被开垦成了耕地,畜牧业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还发展得更好了。
    近几年,北羌都要朝着苍泰输送不少战马和肉食的猪、牛、羊。
    这让原本基本吃不到牛肉的苍泰老百姓,也可以偶尔吃一顿牛肉解解颤了。
    说道吃,就不得不说说沈荣的迎凤楼。
    因为食材越来越丰富,沈荣的菜谱也越来越厚,收的徒弟也越来越多。
    将手艺发扬光大的梦想,算是实现了一半儿了。
    而虎王和雪狼的族群也越来越大,真正地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
    这就忙坏了季大夫。
    不仅要给人看病,有的时候,还得给这些猛兽们解决健康问题。
    就这样,原本季大夫只是想要支一个小小的义诊摊子而已,到最后,小天宝小手一挥,直接给他盖了一个大大的医馆。
    季大夫忙得要死,可是赵三狗却高兴坏了。
    原本他还以为要和季大夫学好久才能独自坐诊。
    但是因为有大量的病例可以练手,他飞快地进步着。
    直到五年前,赵三狗就已经可以独立坐诊,不需要季大夫再在旁边跟着他了。
    直到如今,赵三狗收的两个徒弟,也快要出徒了。
    赵三狗有了自己的营生,赵大狗和赵二狗也没有闲着。
    两人和徐家两兄弟一起和竹九学了两年功夫,然后合伙开了一个镖局。
    让小天宝给起了名字,就叫疾风镖局,牌匾照例是糊糊给挠出来的,非常的有特点。
    不仅他们兄弟四个,大金率领的鸟儿军团的后代的一些小小鸟儿们也都加入了进去。
    直接抢了信鸽的活儿。
    当然了,大金自己和小金他们要留在虎狼军团当值的。
    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疾风镖局在北羌各个城镇都设立了据点,最近正想着,朝着苍泰那边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最近正在徐三柳的帮助下,恶补苍泰地图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毕竟,苍泰地域广大,如果到了什么地方,犯了人家的忌讳,惹出麻烦就不好了。
    这都是在北羌得到的教训。
    然而徐大柱、徐二柱、赵大狗和赵二狗四兄弟实在是没有什么读书的天赋,听着徐三柳给他们讲课,一个个的直打瞌睡。
    气的徐三柳一人塞了一本有关苍泰各地风土人情的游记,便将人赶出了学堂。
    教这四个木头脑袋,还不如多教孩子们读两页《论语》。
    十年前,为了给北羌的老百姓普及苍泰的法律和文化,小天宝印制了不少的启蒙书。
    然而有那个本事和耐心给孩子们当夫子的人却不多。
    那个时候,徐三柳便主动请缨,想要试一试。
    要说徐三柳嫁给那人渣前夫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跟着他的那几年,认识了不少字。
    只是以徐三柳的能力,教孩子们还是有点儿吃力的。
    于是徐虎就被抓了壮丁,带着徐三柳一起,给孩子们启蒙。
    徐三柳是能静得下心来的人。
    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可以很好地胜任夫子的角色。
    虽然还是不能教导太过深奥的知识,但是给孩子们启蒙是没有问题了。
    五年前,柳太傅告老还乡。
    在慕云哲的怂恿之下,还来北羌住了两年。
    那两年,徐三柳和徐虎就像-->>两块干涸的海绵被扔进了汪洋大海。
    疯狂地往自己的脑子里吸收着知识。
    等柳太傅回京的时候,原本是想将徐三柳和徐虎一起带回去的。
    但是徐三柳舍不得孩子们,便留下了。
    倒是徐虎,跟着柳太傅回了京都,用了镇北王府的名额,进了国子监。
    北羌发展得越来越好,苍泰自然自然也越来越强盛。
    原本对苍泰虎视眈眈的西夷、东漓和南兆,自从小天宝把北羌灭掉以后也老实了下来。
    不仅苍泰签署了百年停战条约,还主动派出了公主与苍泰缔结秦晋之好。
    只是那时候各位皇子的年岁还小,所以三位公主便只能都进了慕谨的后宫。
    如今十年过去了,西夷和南兆来的两位公主也相继诞下了十公主和十三公主。
    而东漓来的公主,现在的苍泰慧妃,则在今年慕谨六十岁万寿节前三个月诞下了十五皇子。
    也正因为十几年过去了,镇北王始终老老实实的待在北羌,当年震惊世人的猛兽军团的威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口中。
    只能偶尔在说书先生的口中,听闻一二。
    于是,某些不甘于苍泰继续安稳的人便逐渐活跃了起来。
    万寿节加上又有皇子诞生,在此大喜之日,便有大臣上奏,想要趁此机会将各地藩王都召回京都,好好庆祝一番。
    大朝会上,众大臣看着已经升任工部尚书的柳建安,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按理说筹备万寿节主要是礼部的活儿,可是这工部尚书倒是先站出来了。
    藩王入京可不是小事儿,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所有人都悄默默地看着龙椅上的那位,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只是皇帝陛下距离他们实在是太远,而贝公公只是冷着脸,像是个假人一样的站在一边,让他们一点儿提示都收不到。
    最后只能将视线看向了章辛易、沈溪林和袁康等几位朝中重臣。
    希望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一点点端倪。
    然而这几人也都冷着脸,完全看不出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于是,一个个地躬着身子,冷汗都快要下来了。
    最近的一段时间,朝堂内外忽然涌出一些流。
    不少人说镇北王靠着当年收服北羌的功劳,居功自傲,目无皇室。
    甚至有意在北羌建立新的政权,意图脱离苍泰,自立为王。
    而此时作为永盛帝亲信的柳建安提出让藩王入京的提议,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永盛帝专门为了将镇北王合理召回京都而找的借口。
    一时之间殿中没有人说话,没一会儿,慕谨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哈哈,好!难得皇家双喜临门,诸卿一起庆贺一番,也是好事。至于藩王入京,朕也准了。”
    最后的一个议题也说完了,小贝子上前一步宣布退朝,然后快步走到慕谨的身边,伺候着他走下龙椅。
    一手扶着小贝子的手,慕谨笑呵呵地开了口。
    “说起来,镇北王自从去往北羌,朕也有十来年没见过那丫头了。如今该是长成大姑娘了。是到了该议亲的年龄了吧?朕还真是十分想念那丫头呢!”
    说着,慕谨便带着小贝子离开了。
    人走了,话却一字不落地都落进了依旧留在朝堂上的众位大臣的耳中,让某些人觉得自己的猜测被证实了。
    等慕谨的身影彻底的消失,章辛易作为接替了柳太傅的首辅大臣,从地上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其余大臣这才开始起身,朝宫门口走去。
    到了宫门口,刚刚要上自家的马车,柳建安便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转回身,看见叫住了自己的陆静思,眸光一闪。
    “陆大人?特意在此处叫住本官,可是有事?”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