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章 训斥淮西勋贵!我还驾驭不了你们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南京秦淮河岸,凉国公蓝玉府邸深处!

本来。

蓝玉的心情很不错,举着杯盏和几位侯爷饮着酒,谈笑风生。

为何心情不错?

皆因为他的外甥孙朱允熥,性情大变,居然敢争夺皇太孙的位置!

这对于他们而可是好事。

天大的好事。

谁都清楚,朱允炆背后尽是文官大族支持,若朱允炆继位的话,他们这群武将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可怕的是。

朱允炆年纪太小了,陛下很有可能会为了给朱允炆铺路,而清理掉他们。

届时,恐怕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自太子朱标薨逝以来,诸多武将勋贵就担惊受怕的,这些年朱标的两个儿子中,朱允炆一直表现的更好些。

可现在,朱允熥站出来夺嫡了,若是争夺成功,以他们和朱允熥的血脉关系,自然能落得个善终了,谁能不高兴?

蓝玉心情本来不错,可此时听着面前此人的禀告,脸色忽然阴沉,震怒。

“你确定这是真的?”

“今日乾清宫内,朝廷准备重新更改公侯勋贵的岁禄?同时这新的制度,是三皇孙殿下提出来的?”

蓝玉面前这人,不过是蓝玉府邸中的管家而已。

这些事情,他也是听别人传的。

“很多人都在传这件事情,估计假不了!”管家道。

砰!

蓝玉闻,震怒的大手直拍桌案!

此时和蓝玉共同饮酒的,还有定远侯王弼、武定侯郭英、江夏侯周德兴。

众人了解了事情的始终,也纷纷脸色难看了几分。

“莫非三皇孙殿下不知晓,我等勋贵是支持他的?凉国公可是三皇孙殿下的亲舅公啊!”

定远侯王弼紧皱眉头,他感到不解。

朱允熥既然能提出来新的公候岁禄制度,很明显是一位聪慧的皇孙,他怎么可能看不清楚,淮西武将是和他同一阵营的呢?

提出这种制度,就是在得罪他们淮西武将!

而他们还在思索,该如何支持朱允熥登上那皇太孙之位!

“我等商讨着如何支持三皇孙,三皇孙反倒是削减我们的岁俸!”

“真是让人寒心!”

武定侯郭英脸色发红,他喝了不少酒,此时说话毫无顾忌。

“允熥,太不懂事了。”

“既然选择在陛下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才能,用来争夺皇太孙的位置,可为何要削减我们的岁俸呢?这势必会得罪很多人啊。”

“就算我们几个,不介意此事,但终究会有人介意的。”

江夏侯周德兴叹了口气。

他猜测,很有可能是朱允熥为了在陛下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才提出新的岁俸制度的。

可这得罪了太多人了。

或许,凉国公这种和朱允熥有着血缘关系的国公,不会介意。

但并非是所有武将,都不会介意的。

最终必然会有不少武将不满!

他们会认为,站错了队,跟错了人!

“明日朝会上,会谈起这件事情,并且三皇孙殿下也会参加早朝,是吧?”

蓝玉看向那名管家,询问道。

这是管家告诉他的,他准备确认一下。

“是。”管家道。

“下去吧。”蓝玉挥了挥手,感到心情烦躁。

这种事情,怎么流传出来的?

乾清宫内的事情,按照管家所说的,当时只有陛下、朱允炆、朱允熥、户部尚书郁新在场,那么流传出来,也只能是这四个人。

可是他们都没有流传出来的必要啊。

“想来,应该是二皇孙朱允炆殿下故意命人,把这件事情流传出来的。”

“目的就是让我等勋贵知晓新的岁俸制度,同时对朱允熥感到寒心,甚至明日朝会上反对这件事情。”

王弼倒是此时并没有喝多少。

他依旧清醒,进行着分析。

武将们只是鲁莽、冲动、脾气暴躁,但并非全部都是傻子,也不愚蠢,相反他们能从普通人做到今天这个位置,相较于寻常百姓而,智慧并不低。

同时身处于朝堂这么多年,他们也能看出来其中的猫腻。

“就算是二皇孙殿下故意的,我们也只能照做。”

“我们也拦不住其他武将们反对。”

蓝玉淡声道,随即想了想,叹息道:“明日朝会上,反对新的岁俸制度,我等全部都要反对,知道吗?”

“不然的话,这新的岁俸制度一旦确定,允熥就彻底寒了所有开国功臣的心!”

“这对于我们也是好事,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岁俸被削减。”

蓝玉思索良久,给出了眼下最正确的决定。

王弼、周德兴、郭英三人颔首。

众人又小饮片刻,随即三人离开,陆陆续续前往其他公侯府邸,通知此事。

第二日,清晨!

奉天殿!

今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日,偌大的奉天殿显得气氛格外压抑,暗流涌动,很多人昨日都听说了三皇孙殿下提出的岁俸之事。

结合三皇孙殿下与淮西武将的关系,以及三皇孙殿下准备夺嫡,还有其今日要参加早朝。

怎么看。

今日的朝会上,都要发生大事!

皇帝朱元璋,高坐于上方,他身披玄衣黄裳,上衣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合称‘十二章纹’,头戴冕冠,冠冕前后各垂十二旒白玉珠,象征天子威仪。

朱元璋虽然已经很老了,可天子威势仍然慑人。

下方,文武百官依次站好,其中文官列于御道东侧,武官列于西侧。

文官按照一品至九品,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顺序排列。

武官按照国公、侯爷、五军都督府,各卫指挥使顺序排列。

两位皇孙今日也都来了,朱允炆位于东侧,朱允熥位于西侧,正好对应了朱允炆所代表的‘文官集体’,朱允熥所代表的‘武官集体’。

整个大明朝,每日的各种事务格外的多,自然不可能上来就商议‘公侯岁禄’之事,依旧如往常那般,文武百官上奏着大事小情。

随着各种事情上奏,朱元璋一一做出批示决定后,本来朱允熥认为要开始正事了,可今日琉球的使者到了南京,正在奉天殿外等候。

“陛下,目前琉球等诸国使臣觐见大明,航路困难,海路船舶问题严重,还请陛下赐予我们琉球船舶制造技术,海路通行技术。”

琉球使者操着生疏的中原话,向着高坐于上方的朱元璋行了琉球最为尊贵的礼节。

对此。

朱元璋略微颔首:“你在京师等候一段时日,咱会安排人手,传给你们技术的。”

琉球、倭国等国几乎隔个两三年,就会派遣使者来到大明,求取各种先进的技术。

昭昭大明,天朝上国,自然不会吝啬这些小国的请求。

琉球使者随即退下。

终于,朱元璋提起了‘公侯岁禄’的事情,他注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眼神特意在凉国公蓝玉、定远侯王弼等淮西勋贵的身上停留了一会,然后道:

“允熥,给他们讲讲,这新的‘公侯岁禄制度’吧。”

制度是朱允熥提出来的。

自然要由朱允熥讲。

然后若是文武百官皆没有什么意见,再让户部这边进行各种细节上的补充,最终敲定新的制度的执行。

面对文武百官,朱允熥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惧场,他出来将自己所创出的新的公候岁俸制度,清晰的讲述了一番。

“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待朱允熥结束完后,朱元璋注视着下方群臣,道。

终于提起来这件事情了。

武将勋贵们,早就憋不住了!

他们也确定了,这新的制度就是朱允熥提出来的,不然的话陛下不会让朱允熥提出来此事。

凉国公蓝玉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躬身道:

“臣认为,三皇孙殿下这制度并不合适。”

“我等功臣毕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岁俸早已经定下了,二十五年来未曾改过。”

“为何突然要改?并且削减的如此之严重?”

随着凉国公蓝玉站了出来。

其他武将勋贵也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定远侯王弼、武定侯郭英等人。

文官们沉默不语,这个时候已经准备好看戏了。

特别是黄子澄、齐泰等人,心中不禁暗笑,他们制定的谋划果然成功了,现在武将们已经对朱允熥产生不满了。

狗咬狗!

始终面色平静的朱允炆,此刻见到这一幕的发生,心中也感到高兴,还是,老师们厉害啊,让他从逆风立刻变为顺风了。

失去了武将集体的支持,朱允熥拿什么和自己斗?

至于朱元璋,则没有回应,就看着武将们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什么态度表示,谁也不清楚这个时候朱元璋在想什么。

“放肆!这新的岁禄制度,已经对尔等仁至义尽了,却还感到不知足!”

“你们哪里来的脸,说出来这些话?”

就在此时。

朱允熥忽然厉声指责蓝玉等人,面色冰冷!

这群武将勋贵一个个气势凌人,可朱允熥面对朱元璋都不会有惧意,更何况蓝玉等人了。

这番指责,让众多武将脸色顿时阴沉了起来,非常难看。

除了陛下来,这么多来还是头一次有人训斥他们。

况且,朱允熥还是他们的后辈!

就算朱允熥是皇家子嗣,但也终究是个后辈,辈分低了两三辈,怎么能如此无礼?

“三皇孙!”

蓝玉对着朱允熥拱了拱手,道:“我,可是你的亲舅公!”

“你怎能对我这般如此无礼?”

他面色发红,情绪没有掩饰,显得很愤怒,伸出手指了指王弼等武将:“他们更是你的长辈们,你却辱骂他们!”

朱允炆这个时候心中已经乐坏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竟然如此蠢,竟然直接骂上权贵们了,这是真的没脑子啊。

原本他们单纯只是想挑拨一下武将们和朱允熥的关系,但未必能确定能成功,可朱允熥这么一骂,不成功是不可能的了。

这对手若是没脑子的话,有时候胜利就是这么轻松。

就这点脑子,也敢参加夺嫡之战?

黄子澄、齐泰以及大量的文官,此刻心中想法也差不多,在他们看来这场夺嫡之争,可谓是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自己人最先开始产生裂隙,朱允熥他们怎么赢?

而高坐于上方的朱元璋,此刻双眼却微微亮了几分,此时正认真的凝视着下方,朱允熥的一举一动。

似乎,他现在很关心朱允熥的下一步动作。

“亲舅公?长辈?”

朱允熥不禁冷笑,随即淡声道:

“若论亲的话,诸位确实是我朱允熥的长辈。”

“可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先!”

“我先是皇嫡长孙,然后才是你们的晚辈。”

“我是君,你们是臣!莫非我这个君,不能训斥你们这些臣?”

朱允熥一字一句道,丝毫没有任何惧意,就这么注视着蓝玉,气势格外凌厉。

凉国公蓝玉等人,脸色顿了顿。

可这还没算完。

就见朱允熥继续道:

“君斥臣,臣却心中不满,请问刑部尚书,此犯下何种律法?”

闻,文官中的刑部尚书杨靖,脸色顿了顿,他没有犹豫,立刻道:

“按我大明律法,臣子若因不满君王指责而公开反驳,则触犯‘大不敬’或‘欺君罔上’之罪,此罪位列《大明律》中的‘十恶’重罪。”

“依我朝《大明律·刑律》:‘凡对皇帝之令有违者,杖一百;若诈为制书及增减者,绞’,当廷反驳皇帝,可视为‘制书有违’,最高可处绞刑。”

绞刑!

文武百官连心头一顿,凉国公蓝玉等人更是懵了,他们就站出来反驳了一下制度,回应了朱允熥两句话而已,就要被处以绞刑了?

“不过...”

刑部尚书杨靖犹豫片刻,再次道:

“不过这是臣子面对君王时,才会犯下的罪行;而若是臣子面对皇孙,我大明朝并未记载具体刑法...”

朱允熥立刻道:“杨尚书此,莫不是认为我并非是皇嫡长孙?”

杨靖脸色颤了颤,摇头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虽说陛下想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朱允熥才是皇嫡长孙。

“那么敢问杨尚书,根据法统是否皇嫡长子、皇嫡长孙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君’?”

杨靖冷汗直冒,他该怎么回答?他可是朱允炆这一派文官系的官员啊,但朱允熥说的话没有半点毛病,朱允熥是皇嫡长孙,就是真正法统上的继承人,也确实是‘君’。

“是。”

杨靖只能这般回答。

“既然我是皇嫡长孙,根据法统是‘君’,那么按照我大明朝的律法,凉国公蓝玉等人犯下的,就是大不敬和欺君罔上之罪!”

“请皇爷爷惩治这群不敬君主的骄横勋贵!”

朱允熥转身,对着高坐于上方的皇帝朱元璋大拜。

朱元璋此时此刻,也顺势道:

“蓝玉,王弼,郭英...你们,可知罪?”

轰隆!

这些开国勋贵感觉脑袋轰隆轰隆巨响,陛下这是真的要问他们的罪?

没有任何人迟疑,纷纷跪了下来,后背冷汗直冒。

“臣,臣知罪,请陛下恕罪!”

“陛下,臣并非是有心之举!”

“臣也没有对三皇孙殿下产生过不敬的想法啊,完全是觉得新的岁俸制度太过于苛刻了...”

面对这些勋贵跪下认罪求饶,朱元璋看了一眼下方的朱允熥,想了想,道:“你们求咱作甚?又不是咱给你们定的罪。”

这番话立刻让凉国公蓝玉等人反应了过来,他们纷纷看向朱允熥,请求道:

“三皇孙殿下恕罪!”

可朱允熥却并未立刻放过他们,而是很认真的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功臣,也是允熥的长辈,可我却不能饶恕你们。”

“现在你们对我不敬,对我不尊,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毕竟皇爷爷还在,能压得住你们。”

“可我若是继位了呢?主少臣强,恐怕我难以压得住你们啊,换而之就算是二哥朱允炆继位了,也压不住你们。”

“这让我如何饶恕你们?”

“不如,按照我大明朝的律法,处死吧。”

说到这里,朱允熥摇了摇头道:

“其实,我也想让你们活着。”

“可你们这群淮西勋贵骄横跋扈习惯了,在大明朝无法无天,若是父亲还在也就罢了,能压得住你们,可父亲已经薨了。”

“等到皇爷爷百年之后,谁能压得住你们?你们这些年触犯了不少律法,皇爷爷都忍了下来,但眼下大明王朝已经没有人能压得住你们了,那皇爷爷终究,也会把你们全部杀了的。”

“皇爷爷和父亲都走了,你们还活着的话,我大明朝是否会出现昔日宋朝时期那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亦或者司马懿之举?”

这话让蓝玉、王弼等人已经彻底感到害怕了,纷纷惶恐起来。

他们其实早就察觉到了,陛下可能不会留下他们。

陛下现在这般岁数,其实也没有多少年头可活了。

而他们骄横跋扈习惯了,陛下真的可能会在临死前把他们全部清理了。

原本他们想的是,若是朱允熥能成为皇太孙的话,那么他们就能活下来。

现在听了朱允熥这番话,他们才明白过来。

决定自己这些人最终结局的,并非是谁继位。

而是新的储君,能否像朱元璋、朱标那般能驾驭住他们!

不然的话。

就算再有才能、再贤明的储君继位,无法驾驭手底下的骄兵悍将,那又有什么意义?

朱允熥没有理会蓝玉等人心中的惶恐,他看向了朱元璋,道:

“孙儿不想让皇爷爷,背负屠杀功臣的污名,留于史书上。”

“皇爷爷始终是要清理掉凉国公等人的。”

“不如让孙儿下令,把他们全部杀了,这样皇爷爷也就不用背负这污名了,同时我大明朝未来也不用担心勋贵干政了!”

朱允熥再三请命!

这让朱元璋感到动容!

他不知道,朱允熥这番话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可朱允熥却愿意自行清理掉骄横的勋贵,而非让他的这位皇爷爷来清理,避免留下污名。

这,就已经让朱元璋心中很是满意了。

同时,今日朱允熥搞出来的这些事情,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这番驭下的手段,估计日后能让蓝玉等人服服帖帖的啊。

雄主!

朱元璋心中浮现出了这样的两个字。

蓝玉等人他早就准备清理了,自从太子朱标薨后,他就已经命令锦衣卫私底下搜集蓝玉等武将们的各种犯罪证据,等到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就开始着手清理这群武将。

并非是这群人跋扈嚣张,他才清理的。

洪武建国已经二十五年了,蓝玉等人嚣张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能容忍二十五年,还不能在容忍几年?

是因为这群人肆无忌惮惯了,再加上他们所掌握的权力,以及新的储君年幼,这就导致未来大明王朝的江山并不会很稳固,很容易出现权臣篡位的景象,这导致他不得不大开杀戒!

而现在。

朱允熥的表现,已经足够压制住这群骄横的武将了!

朱允炆虽然仁善孝顺。

可却未必,有这般本事啊。

“允熥,他们毕竟是我大明朝的功臣,轻些处罚吧。”

朱元璋缓声道。

他自然是不可能就这么随意把蓝玉等人杀了的,这太过儿戏了,真的那么简单的话他就不会命令锦衣卫暗中搜集各种勋贵不法证据了。

既然朱允熥现在表现出了这股不俗的驭下之能,他就顺水推舟,帮帮朱允熥。

打一棒子,在给一颗甜枣。

这种手段,自古以来就很好用。

听着朱元璋这么说了,朱允熥也明白火候差不多了,他怎么可能傻到真的杀了蓝玉等人,所做的这一切完全就是为了让蓝玉等人臣服自己而已。

自己先表现出绝对的强势,让蓝玉等人知晓哪怕自己年幼,也不是你们这群臣子可以随便反驳的。

接着,强势态度贯彻到底,请命杀死蓝玉等人。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能看出来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了,而自己表现出的这种驭下能力,朱元璋是绝对满意的,那么朱元璋顺水推舟帮助自己,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朱允熥思索片刻,随即道:

“既然这样,那就从轻处置吧。”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