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1977大时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88章 又上新闻了,「灯塔」方言(二合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金黄麦田收割机作业场景,农民笑容满面。

主播画外音:“今年夏粮產量再创新高,各地秋收工作有序推进。农业部门號召確保颗粒归仓……“

这时候老爹指著电视机说道:

“快看!老三上电视了。”

老丈人也说道:

“真上新闻了!这下全中国都知道你们干成大事了!”

朱霖悄悄在桌下握紧方言的手,眼底满是骄傲。

老胡则拍桌大笑:“值了!这免费比投十个报纸都有用!”

接著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討论起今天事儿。

就在新闻快要结束的时候,新闻里又出现了方言讲话的录像,是今天他讲述古籍时候的发言。

画外音同步解说:

“中方代表方言特別指出,日本现存大量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专家表示,这些距今千年的珍贵文献中,可能蕴藏著尚未发掘的医学智慧……”

“这怎么没有一起放出来啊?”眾人明显是看出来,这个新闻和之前的新闻是一个场合,反倒是分开放。

一旁的小姨子对著他们解释道:

“將古籍追索和商业签约捆绑播出,可能会被解读为用贸易施压,分割出来处理,是留了缓衝空间的,前面的新闻主要就是说,中医现代化获得国际认可,后半段剔除的文化诉求只是学术倡议,新闻学还是很严谨的。”

听到人家专门学新闻学得大学生讲解,方言也像是醍醐灌顶一样长知识了。

……

新闻放完过后,方言他们家的晚饭也吃完了,接著方言和老胡把楚乔南送了出去,然后又去医院里看了下王慧媛阿姨。

她现在的情况正在稳定向好,很多身体上的问题现在都减少了,逐步適应了老陶同志的治疗节奏。

当然方言那个药方也是帮了不少忙,一攻一守表现的相当不错。

看望了王慧媛之后,方言回到家里,现在老陶的任务已经不用那么麻烦了,可以开始研究所的任务了。

接下来还有一些西南西北的顶尖人才要到位,研究所的团队基本上就算是配备齐全了,至於大五的毕业的学生,方言也想要一部分,特別是玉川教授的那几个学生,方言是都想收下来,第一就是大家都熟悉,第二嘛,有玉川教授这份关係在里面,好多事情也比较好办。

学校里需要配合的时候,都不用自己开口,让他们去找玉川教授就能把事情给搞定下来。

所以接下来在开学前的任务,就是问学校要人,分配给老胡的厂,也要分配给自己的研究所。

等时间到了九月二號,方言查完了房就来到了学校。

直接找到了王玉川教授的办公室。

看到方言来了,玉川教授对著他说道:

“昨天谈判谈完了,不是该开始抓生產了嘛?怎么跑到我这来了?”

“不会是小林一雅又给你挖新坑了吧?”

方言反手带上门,也没废话:

“坑填平了,今天来是跟您要人。”

“要人?”玉川教授有些诧异。

“研究所团队快配齐了,西南西北的专家月底到位,现在就差一批能干活的『自己人』。”方言说道。

玉川教授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他说道:

“你是说大五的学生?”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最好是您的学生。”

“我就知道你得打我学生的主意。”王玉川他拉开抽屉,拿出一迭用曲別针別著的纸,上面是大五学生的“毕业实习志愿表”——1978年的大学生毕业分配由学校统筹,但实习单位可以自主联繫:

“你自己看,这些学生的志愿我都標了,想进医院的、留学校的、愿意去基层的,分得清清楚楚。”

方言凑过去翻看,很快就看到了玉川教授最看好的吉祥三宝,这三人填写的都是进协和中医科,他们其实也可以写进研究院,但是研究院下面分配给谁就是研究院说了算了,但是进协和中医科就是进方言的队伍。

这三人的档案方言直接抽出来放在了一旁,然后又发现好几个要进研究院的,方言也顺道抽了出来。

不过这些人明显不够,方言直接又开始按照资料筛选,特別是学过中药的,方言特意给老胡留意起来。

七七八八的方言选了二十几號人。

然后直接递给了王玉川教授。

王玉川接过后看了看,说道:

“你倒是会选,这里面好些都是我最看好的。不过我得跟你说清楚,他们是来实习的,不是给你当工人用的,得让他们跟著学真本事,不能光干杂活。”

方言无语的说道:

“您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让您学生干了杂活啊?”

“这些人不管是去我的研究所还是老胡的厂里,那都是核心骨干,都是自己人,会好好的培养的!”

“待遇方面肯定比去其他单位高的多。”

“这点我可以给他们保证。”

玉川教授说道:

“刚拿了日本东京湾的工厂,知道你不差钱!”

方言说道:

“嗐,那抵押填的都是研究院的,又不是给我的。”

王玉川教授说道:

“我明天就跟系里说一声,让他们下周一去报到。不过有个条件……”

方言听到后说道:

“什么条件?”

玉川教授说道:

“我的学生去你研究所和工厂实习可以,但你不能白用学校的资源!”

方言点了点头:

“这个当然……”

玉川把志愿表拍回桌上:“所以你每半个月来学校开一次课,专门给研究生讲怎么把古籍药方变成实际產品。”

他点了点桌面:“从实验室到生產线,从专利註册到海外渠道打通,这些实战经验学校里根本学不到!”

方言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半个月讲一次课,好说好说,以前每天都讲课他也没说啥呢。

所以方言当即就答应到:

“行,没问题!不光讲理论,还带他们看生產线的操作流程。”

王玉川教授点了点头说道:

“那好,学生的事你放心,我会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好好跟著你干。”

方言赶忙感谢到:

“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支持,我这研究所还真开不起来。”

“谢什么?”王玉川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期许,“咱们搞中医的,不就是盼著有年轻人能接上茬,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发扬光大吗?你现在做的事,比我们这些老头子厉害多了——好好干,別让我们失望。”

方言用力的点了点头,现在他的出现確实已经让中医在原来歷史上地位提高的很大一截了。

等到方言从玉川教授的办公室走出来,刚好遇到外边下课。

他本来想著去国际班看看霍苏埃他们回来没有,结果刚一走出办公室没多远,就有人叫他。

“方言?”

方言转过头去一看,是个年轻的姑娘,而且他发现自己並不就认识对方。

“哇,真是方言!”对方很惊喜的说道。

然后招呼其他人:

“快看,方言!”

话音一落,周围立马好多目光朝著方言看了过来。

然后有男有女的纷纷朝著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我们是 78级中药系的,报志愿的时候,就是因为看了您的报导,才下定决心学中医的!”

方言愣了愣,正想开口,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已经递过笔记本和钢笔:

“方老师,能不能给我们签个名?我们还有好些同学都把您当偶像!之前您想办法治疗苏联远东大流感的事儿,激励我们成为了中医!!”

“方老师,我之前是部队卫生员,本来想退伍復员后去医院当护士,后来看到您推动中药中医进入部队新闻,就重新复习考了咱们学校,我想跟著您学,把中药建设投入咱们军队中去!”

方言看著围在身边的年轻面孔,心里突然有些感动。

1978年刚恢復高考不久,很多学生对专业选择还带著迷茫,而自己的一点努力,竟然能成为他们选择中医的“灯塔”,这比任何荣誉都让他开心。

他接过男生递来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传承中医,造福人类”八个字,笑著说:“谢谢大家的认可,谢谢……”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