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1977大时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5章 老孟的危机感,方言的骚操作(二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哎呀,现在人越来越多,你说的也是事实,我这个副主任管人事还管不好,那真是白瞎你这么看重了。”孟济民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对着他竖起大拇指:

“可以啊老孟,你觉悟上来了!现在越来越像是我的副主任了。”

孟济民听到方言的打趣,说道:

“去去去,我本来就是!”

方言这么打岔,孟济民顿时轻松不少。

虽然师父说了,他们现在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起码现在还是更加像是朋友。

只要他自己把事儿给方言做好,不出什么岔子,两个人的关系其实还是能够保持下去的,至少不会变成那种单纯的上下级。

这种事情其实他还是见的挺多的,原来好好的朋友,在单位里成了上下级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相处起来就没有那么自在了。

这方面只有自己师父还算是做的挺好,他招揽的那些人,目前都还和他保持着朋友的关系,上下级方面的感觉并不是那么清晰。

孟济民从里面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自己本身的能力足够强,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这样上下级的关系才没有那么清晰。

这方面其实方言就做的很好,他就是因为能力优秀,用他的领导都知道他靠谱,而且他也确实有能力很好的完成任务,所有很多情况下,方言和领导们相处的更像是朋友。

所以孟济民现在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把方言交待的事情干好,这就是他的目标。

方言他们来到办公室的时候,这边确实是没有人。

“看来我猜的没错,他们这会儿还在外边吃饭,咱们先等一等吧!”方言一边招呼大家坐下,一边拿起水壶倒水。

“师父我来!”安东非常有助理秘书的觉悟,立马接过了方言手里的水壶,给他和孟济民都倒了一杯。

倒是他自己没有喝的打算,方言问他:

“你不喝?”

“不渴。”安东摇摇头说道。

方言也懒得管他的,自顾自的开始喝了起来,同时看起了桌子放着的报纸。

通栏标题《加快选拔中青年干部是重大战略任务》,详细的解读三批汇报会精神,同时还强调各省市需在年底前完成首批青年干部梯队名单。

方言还看到了“科技专业干部比例不低于30%”的条款。

他定了定神,对着老孟问道:

“老孟,你瞧这新闻……你怎么看这个年轻中青年干部的选吧?”

孟济民一怔,说道:

“咱们不就是嘛!”

“你瞧瞧这研究院里面,也就我们这研究所的年轻人是最多的。”

“我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还听领导说,上头表扬了咱们研究院,拿的就是我们这个研究所说事儿。”

“还有这回事?!”方言呆了呆。

不能这历史上的事件,还有自己的影响吧?

老孟说道:

“当然了,我们这地方就是被拿出来当典型的,大会上都说了,要学习我们研究院敢于用新人的精神。”

“创汇的事儿都被拿出来狠狠表扬了,不光是研究院,协和那边,还有中侨办,只要是用了你的,都受到表扬了。”

“……”方言无语了,合着就自己不知道呗?

接着往下看,看到二版的经济动态新闻,里面有外贸体制改革试点《京津沪三市试点扩大企业外贸自主权》的报道(1978年4月已启动试点)。

方言注意到“试点企业可直接申报出口创汇项目”条款,这里面好像有关联合资企业出口业务。

仔细一看,还有他们公司的名字。

好家伙!

这还是和自己有关系?

等等!这报纸好像是特意这么筛选过的。

方言继续往下翻越,看到了医药卫生版《健康报》夹页。

里面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开始,头条上就是《启动新华夏最大规模中药资源摸底》,列出了长白山、云贵高原等20个重点区域。

看到这里方言就明白了,这些报纸确实被人筛选过留在这里的。

“这都是谁在弄报纸的?”方言对着孟济民问道。

“苏悦吧,她没事儿就在这里干杂活儿。”孟济民说道。

方言恍然大悟,接着往下看去,看到影评《黄飞鸿》,还有《便利侨胞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出台,提及“归国侨胞可申请外汇账户”。

当然了还有一些市政方面的嗯东西,比如市局公告《集中整顿非法持械行为》(史实:1978年8月全国治安整治)。

方言联想到廖主任催促办持枪证的要求。

好家伙,苏悦是个人才啊……

之前有点小瞧她了,怎么说也是能被王玉川教授选中的学生,应该确实有点东西才对。

方言自我检讨了一下,想着是不是给苏悦调整个岗位,让她做点什么合适的工作。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门口传来脚步声,曾路泉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他身后就是苏悦。

看到方言在这里,曾路泉连忙招呼:

“方主任,你们等多久了?”

方言说道:

“刚来一会儿!东北那些专家呢?”

曾路泉说道:

“他们去下边参观去了,我还以为你没来……我马上去叫人。”

“我去吧!”苏悦说道。

曾路泉点了点头,让苏悦赶紧去。

等到苏悦走了,方言对着曾路泉说道:

“你说他们带的秘方呢?”

曾路泉连忙走到一旁的文件柜:

“这里这里,我锁在柜子里面了。”

说话间他已经打开了柜子的锁,然后从里面找出了三个文件袋递到了方言手里:

“三个文件袋,分别是沈阳,哈尔滨,长春的三个研究所的收藏款,您看看……”

方言一看还挺厚,他打开后开始看了起来。

确实和之前曾路泉说的一样,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方子,就是大部人容易得的那些病症,这里面的秘方就是针对里面病症的。

老胡之前说的话还真是被印证了,确实是奔着搭配药材来的。

背后有高人指点啊!

粗略的看了下,三个省基本上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只是侧重点稍微有点不一样而已,估计是也怕重复人家地方的,都选的是他们本地道地药材来选的秘方。

看的出来应该是了一些心思。

方言还真看上几个。

沈阳研究所献方,乌须黑发丹,针对的适用人群是早白发、脱发的中青年群体。

还有长春研究所献方的祛痹灵贴膏,适用病症是风寒湿痹,也就是关节炎老寒腿这块儿。

最后还有个哈尔滨研究所献方的益母调经饮,针对是调整女性月经不调,这块儿后世的产品证明也有很大的利润。

方言正在看着呢,苏悦就带着人来了。

“方主任,新来的同志们到了。”苏悦对着方言招呼。

听到声音,方言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从门外走进来的九个人,这些人里面年龄大的五十多岁,年龄小的也有四十出头的样子。

方言在打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看着方言。

应该是早就知道方言是个年轻人,或者已经看过他的照片了,这些人倒是没有显得太过于惊讶。

方言目光停留在年龄最大的那个人身上,这应该就赫连璋的师父了。

徒弟被自己赶走了,现在师父来了。

上次和沈阳那边的研究所领导聊……方言记得眼前这位姓周,手里是有些本事的。

很快,方言站起身,对着众人笑着招呼到: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单位!”

在场的九个人不愧是搞研究的,一时间居然没有表示。

直到曾路泉接过话茬,对着其他人介绍:

“这位就是方言方主任!我们秘方研究所的负责人。”

听到这话后,所有人才回过神来似的。

一个个操着东北口音对着方言招呼,方言看过他们的资料,有些人不是东北人,但是东北话这玩意儿只要身边人有一个东北人,口音绝对会被传染。

“方主任,久仰大名!我是沈阳研究所的周寿长,现在过来报道!”那赫连璋的师父对着方言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方言笑着点头答应,然后说道:

“欢迎欢迎!我这里盼了你们好久了。”

当然了其他人,方言也同样表示了热情的欢迎,没有冷落任何一个人。

这认识过后大家就熟络了起来,他们九个人,分别来自三个地方。

手里的技术和研究方向也不太一样,不过很显然他们都是被精心挑选过的,都是在研发中药这块儿擅长的人,没有什么像是老陶这种专攻疑难杂症的。

简单的一句话,这些人身上的技能点都是奔着赚外汇加的。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秘方研究所,以后我们就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了,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解决。”

“以前你们在原来单位有什么恩恩怨怨的,到这里我希望就停止了,希望大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方言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沉稳的力量,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最后落在周寿长身上时,特意多停顿了两秒。

这话他就是说给周寿长听的,暗含着化解“赫连璋事件”芥蒂的意思。

当然了,这里面的人要是真有什么过节,方言也不意外。

同事之间有点摩擦可太正常了。

“咱们先不说客套话,”方言他走到办公桌前,把刚才挑出的三份秘方清单平铺在桌面上,指尖依次点过“乌须黑发丹”“祛痹灵贴膏”“益母调经饮”的标题。

他说道:

“各位来之前,肯定也听说了,咱们研究所的核心目标,是把中医秘方做成能走出国门的产品……既得符合国际标准,还得让外国人认可。你们带来的方子,我刚才粗看了一遍,这三个最有潜力,也是咱们接下来要重点攻关的。”

听到方言的话,众人都往前凑了凑。

周寿长玳瑁眼镜滑到鼻尖,他抬手推了推,指着“乌须黑发丹”的方子问:“方主任,这方子我知道,是我们沈阳研究所压箱底的,用的是辽宁本溪的何首乌和吉林的女贞子,就是炮制手法有点复杂,你们这儿有能上手的人吗?”

“所以才把您老请过来啊。”方言笑着应道,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众人,“我打算把咱们九位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个方子的研发,但有个要求,组里的人不能全是原方子所在研究所的。”

方言这话一出,直接给现场几个人干愣住了。

这会儿方言可不管他们的反应,直接说道:

“比如沈阳的同志,不能只研究‘乌须黑发丹’,得掺到其他组里去;长春和哈尔滨的也一样。这么做不是信不过大家,是想让你们互相取长补短,毕竟每个研究所的炮制手法、药材鉴别经验都不一样,多交流才能把方子打磨得更完善。”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稍后还有加更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