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月黑风高夜漫长,夫君你想往哪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6章 白玉腰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既然纪景轩不回去,人家就要叫他去上班了。

在家休息了几天,官服送到了,次日早上的五更天,方思贤就赶着马车将人送到宫门口。

临走的时候,纪父拿了一块白玉雕刻的腰牌,给他挂在腰上,说是送他第一天上任的礼物。

在马车上,纪景轩翻看着腰牌,中间刻了一个轩字,边上一圈鱼鳞,看着没什么特别的,也挺新的。

以为是他爹才请工匠打磨的,也没放在心上。

在宣德门前下了马车,方思贤便将马车驾到边上,等着他下朝一起回家。

他来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官员等在门口,正三三两两的站成一堆聊天。

凤家父子与文家人站在一堆讲话,纪景轩也只认识这两家人。

明知道凤家人不喜欢他,但他还不能装作没看见。

何况太傅对他有恩,不管怎么样,都要与老人家打声招呼。

他走过去,对着两家人拱手作揖。

太傅满意的点点头,摸着自己的小胡子,一脸的赞赏。

凤家人虽然还是不待见他,但也没那么明显的甩脸子,只是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

众人见纪景轩与文家还有凤家打招呼,心里又开始噼里啪啦的扒拉着算盘珠子。

猜测这新科状元,与这两家人是什么关系。

好在没一会儿,宣德门开了,众官员们陆陆续续的往里走,去参加朝会。

漓国是七品以上的官员,每天都必须参加朝会,七品以下的官员,不定期参加。

纪景轩是从六品,探花和榜眼是七品,这两人都是皇城官宦子弟,所以都得参加朝会。

春天开会,自然讲的就是春耕的问题。

去年北河县一个庄子,养活了镇守北境的三十万战士,整个朝堂都有所耳闻。

户部有人建议,直接将那庄子买下,让人去庄子上学习,将技术全国推广。

纪景轩知道他们说的是自家的庄子,但并没有站出来说什么。

这只是个提议,卖不卖那还得看他媳妇儿的意思。

“那庄子人家不卖!

至于技术,文家小辈已经在东南西三处购买了庄子。

开始复刻北河县那庄子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专门供给东南西三边境的军需。

人家那北河县庄子的东家说了,每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营养的都不同,适合种植的粮食种类也不同。

确定这技术在当地适用,才能推广。

不然依葫芦画瓢,不仅不能增收,还得减产。”

纪景轩没说话,凤大将军却站出来争辩。

他可不得出来争辩吗?

初小七的那几百亩庄子,说是养活了边境三十万战士,真的毫不夸张。

她那土地利用率极高,产量也高,肉畜蛋根本就没有断过。

不仅供给军营,她还要往北境周边县城售卖。

而且,她那庄子,现在成了很多伤残老兵的容身之处。

若庄子落到朝廷的手里,一层一层剥削下来,他们北境的战士还得挨饿。

所以坚决不能卖出去。

包括文家的庄子,他也提前在朝堂上定好了位。

先就说好,文家的庄子,只供东南西三边境的军需。

免得后面一个两个,又虎视眈眈的盯着人家那几个庄子的产出,克扣边境的军需物资。

文子昂的爹,户部尚书,对凤大将军的这话,并没有反驳。

自家在东南西三洲各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的面积比侄女的庄子大了两三倍。

东南西三边境的士兵,还没有北境那边多。

供给他们之后,都还有大把的结余可以对外售卖。

再加上,他是户部的老大,付款还不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朝堂众人今个儿觉得稀奇,这事儿是他们文官的工作,关大将军一个武将什么事儿?

不过他这说得头头是道的,居然让他们文官哑口无言。

春耕的事情最后也没多大的变动,还像往年那样子执行。

总之今年想要普及初小七的技术,是不现实的。

退朝,皇帝将一甲的三人留下,叫到了御书房。

其实他只想叫纪景轩,但那实在是太过于明显。

皇帝此举,其他大臣倒是没啥,可魏丞相的心里却开始各种猜测了。

传胪典礼的时候,皇帝明明一直盯着第六名在看,他去查了,这第六名没有丝毫的背景。

今日皇帝将一甲三人留下,难道那天他看的不是第六,而是第一?

今早,新科状元又在与文家和凤家打招呼,看样子好像很熟悉。

这么想着,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有迹可循了。

难道,纪景轩才是皇帝安插进来的人?

看来要找机会试探一下。

退朝后,他便去了六部闲逛,说是视察工作。实际在拖延时间,等纪景轩几人从御书房出来。

人家是丞相,视察工作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