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印度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惧生死的,因为死了就可以去下辈子过好日子,而不用在这辈子继续受折磨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聪明的人能够看透这套体系,于是在印度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变化成了上百种不同的分支,而佛教就是这些分支中最强大的一支,由佛祖创造。
在佛祖之前,印度教授有苦行僧的概念,其意义是通过今生刻意折磨自己的肉体,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神的赐福,下辈子也可以更进一步。佛祖一开始非常向往成为苦行僧,然后在苦行的过程中见到了大量印度平民百姓的痛苦生活,然后开始思考,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人人平等为主的独立的思想体系。
最终脱离了印度教的桎梏,佛教应运而生了。
但佛教和印度教终究还是一朵并蒂之莲,双方的各种经典也有交叉重合之处,相互学习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在这5年的时间里面,唐僧不但将自己的佛学造诣登峰造极,甚至连印度婆罗门教的造诣也一同登峰造极了,毕竟这是一通百通的事情。
之后唐僧决定继续游历天竺诸国,收集那些自己还没有见过的佛教经典,将最完整的天竺佛法带回大唐。于是在这过程中,唐僧又游历了许多国家,其中就有一个西女国。
这西女国在拂棱国附近,位于一座海岛之上,岛上全是女子,没有男人,国内产出许多珍贵的宝物,依附在拂棱国而存在。因为这个国家独特的风俗习惯,拂棱国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派遣男子上岛,和岛上的女子交配。
而交配之后产下的孩子,女婴全部留下成为西女国的国民,男婴则直接丢弃到海中,所以整个西女国只有女人,没有男人。
不过唐僧并没有亲自登上过西女国一探究竟,他只是路过了拂棱国,得知了这么一个国家而已。
在离开了大唐十四年后,唐僧终于游遍了整个天竺,重新返回了那烂陀寺。
此时的唐僧他已经准备要返回大唐,却不曾想佛教和印度婆罗门教之间爆发出了大规模的争斗,婆罗门教的大师甚至直接打到了那烂陀寺,要和佛教辩论。
这位大师宣称他有40条大义,任何一个和尚有能耐驳倒其中的任何一条大义,他就直接斩首自尽,结果一个月的时间都无人能够达成。
直到唐僧返回,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四十条大义全数反驳,至于这个婆罗门教的大师倒也没有真的斩首,而是被唐僧折服,同样成为了唐僧的弟子,转入了大乘佛教的怀抱。
】<p>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25shuwu.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p>',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